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百姓关注)
02:06
今天,“成都27岁女子家门口被害案”一审开庭。那位“一夜白头”的母亲,戴着女儿生前最爱的雏菊走进了法庭。她说,这朵小花,代表了520多个日夜的思念。她家户口本上,27岁女儿的名字至今未销——要等到自己离开那天,才肯办理注销。
这个细节,击中了无数人心中最柔软的地方。它无声地诉说着:这起案件,从来不是一个冰冷的卷宗号,而是一个家庭被彻底碾碎的悲剧。五百多个日夜的煎熬,都写在了母亲花白的头发上。
这起发生在自家门口的惨案,之所以引发广泛关注,是因为它击穿了我们对于“家”这个最后安全防线的信任。回顾案发经过,女孩已经做了她能做的一切:发现异常没有直接冲突,而是联系母亲、呼叫物业保安。等到保安到场后,她才开门质问。这本该是标准的自我保护流程,却成了她人生最后的轨迹。
问题出在哪里?出在罪恶的不可预测,更出在安全防线的脆弱。当一个守法的公民用尽所有正确的方式自我保护,却依然无法阻止悲剧发生时,我们不得不追问:我们的安全网到底在哪里出现了漏洞?
此刻,所有的目光都聚焦于法庭的判决。法律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必须明确,“部分刑事责任”不等于“无责任”。在给予特定群体人道关怀的同时,绝不能以牺牲公共安全和无辜者的生命权为代价。案件背后,一系列问题亟待厘清:案发时嫌疑人的真实精神状况如何?其家属是否尽到了应尽的监护责任?小区管理又是否存在缺失?
我们期待,正义的判决能为那扇没能守住的家门,装上法律的“安全锁”。这不仅是对一位母亲500多天等待的交代,更是对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的每个人的庄严承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