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11月20日报道 据法国《回声报》网站11月18日报道,美国绕开中国,欧盟绕开俄罗斯,中东红海航道受阻迫使商船绕道南非,中国的贸易正向亚洲、拉美和非洲的新兴经济体转移……
近年来,全球化转型持续加速。美国总统特朗普加征关税加剧了国际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并使中国对美出口部分转向其他国家。武装冲突与气候变化带来的干旱、洪水和飓风也在重塑贸易路线。传统通道依然存在,但新路线不断涌现。
安联贸易公司的研究指出,当前全球50%至60%的货物贸易仍集中在少数几个战略通道。研究作者指出,但“这些至关重要的通道日益脆弱且运营成本攀升”。苏伊士运河、霍尔木兹海峡、巴拿马运河与马六甲海峡等战略通道风险变高。
也门胡塞武装对商船的袭击导致苏伊士运河(占全球贸易12%)过境量自2023年底以来下降70%。马六甲海峡承担全球30%至40%贸易过境量,对亚洲制造业和印太地区经济体至关重要,但如今面临拥堵、地缘摩擦、海盗和南海潜在冲突等问题。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贸发会议)最新年度海运报告确认:“随着全球供应链的多元化发展和新兴消费中心的崛起,海运航线在区域层面变得更加互联互通,在全球层面则呈现出更加分散的布局,这使得海运航线变得更复杂。”
2024年,集装箱贸易的增长确实通过主要贸易路线实现,无论是从东亚到北美、从东亚到欧洲,还是从欧洲到北美。这些航线仍然是全球货物流通的骨干通道。例如,安联贸易公司指出,2014年至2024年间,中国与欧洲之间的海运出口增长了近40%。
但贸发会议发现,这些主要航线之外的贸易流量正在不断增长。2024年,由于东亚与拉美、非洲与东亚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南南贸易表现最为活跃。东亚至北美的跨太平洋贸易以及东亚与欧洲之间的贸易仍然保持强劲势头,一年间分别增长了14.7%和10.2%。
俄乌战争催生了中国与欧洲经哈萨克斯坦的陆路贸易走廊的繁荣,十年间货运量增长86%。相反,受俄乌战争及对俄制裁影响,经西伯利亚连接中俄的北方走廊同期商业货运量跌逾30%。
穿越伊朗的印度与俄罗斯贸易路线货运量十年间暴跌93.5%。安联贸易公司强调说:“这种形势很可能是对俄罗斯和伊朗的制裁以及物流中断造成的。”
不过,印度与欧洲间的海运贸易路线实现了约60%的流量增长。
南美地区正迎来蓬勃发展。以中国投资的秘鲁钱凯港为标志的太平洋-拉美贸易通道日益重要。在北美大陆,产业回迁促进墨西哥与美国物流平台的陆路连接,部分取代了昔日跨太平洋供应链的货流。
牛津经济研究院贸易经济学家哈里·墨菲·克鲁斯预测,中国将继续在全球供应链中扮演关键角色。他认为:“中国与波兰、沙特和越南之间的贸易路线将成为未来五年增长最快的出口通道。”
未来十年内,亚洲(不含中国)将成为全球海运贸易增长引擎。他指出:“到2035年,该区域将实现全球集装箱出口增长的三分之一。这反映了供应链重组与东南亚作为全球生产中心日益重要的地位。”(编译/赵可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