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社区养老服务中心里传来老人们的欢声笑语;午间,热乎可口的饭菜被准时送到行动不便的老人家中;傍晚,护理员为家庭养老床位的老人进行专业康复按摩……这些温馨场景,正是“十四五”时期临夏县加快构建养老服务体系、推进“老有所养”的生动写照。
面对全县约5.8万的老年群体,临夏县坚持以“全心全意为老人服务”为宗旨,积极构建覆盖县、乡、村的三级养老服务网络,持续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现在好了,走几步路就到日间照料中心,吃饭、下棋、锻炼都有人陪,日子再也不孤单了”。正在韩集镇万惠社区老年人活动中心阅读的李双喜感慨地说。
目前,全县已形成“县有公办养老机构、乡镇有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村有日间照料中心和幸福院”的服务格局,共有养老床位2002张,平均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36张。从总投资超4000万元、主体已完工的东区养老院,到运营良好的土桥养老院,从年投资428万元建设的先锋乡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到遍布社区的各类活动场所——一个个民生项目的落地,为养老服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年,全县还完成716户家庭的适老化改造,让老年群体居家养老更安全、更舒心。同时,临夏县积极引入专业力量,探索“服务上门”新模式。通过严格筛选,引进了2家专业养老服务公司,按片区为经济困难老年人、分散特困人员等群体提供个性化照护。
“服务人员每周都来,不仅帮忙打扫、洗衣做饭,还会陪我聊天,就像自己孩子一样亲。”享受到上门服务的王桂英满意地说。
目前,全县已有788名分散供养特困人员享受到此类“私人定制”的专业服务。为确保服务质量,该县建立“线下走访+线上监督”机制,开通服务热线,定期听取老人意见反馈,切实做好服务保障工作。
家庭养老床位让老人在家即可享受专业照护,医疗绿色通道提供便捷就医保障,每月举办的集体生日会、观影游园等活动,则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临夏县不断拓展服务内涵,推动养老从“有”到“优”。
“在这里过节格外热闹,工作人员特别用心,让我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土桥养老院入住老人任学礼说。
从“基本养老”到“品质养老”,从“物质供养”到“精神滋养”,临夏县正通过“资金+物资+服务”的新型养老模式,持续提升服务水平,用实际行动诠释“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的深刻内涵,让温情守护绘就临夏最美“夕阳红”。(崔皎)
来源:临夏县委宣传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