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短短两天的高密度会议日程中,来自全球25个国家和地区的时尚精英、企业家、设计师与学者齐聚东莞虎门,奉献出了无数智慧交锋、理念共鸣的精彩场景。
回首2025世界服装大会,其深刻的议程设置,为我们系统解析服装产业未来格局,提供了一幅清晰的“认知图谱”。
在这场跨越地域与文化的时尚盛会中,我们提炼出十大关键词——它们不仅是当下的行业热词,更为我们揭示了驱动下一个十年服装产业变革的核心方向与关键动能。
![]()
2025世界服装大会带来最根本的变革,在于其核心叙事的升维。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会长孙瑞哲在题为“和合共生 并秀并美”的主旨发布中,以充满东方智慧的哲思,为陷入不确定性的全球产业指明了方向: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全球服装产业作为世界繁荣与文明共生的基石,其竞争本质将不再是单一要素的比拼,而是系统能力的构建与生态位的选择。他进一步指出,面对地缘冲突、贸易壁垒加剧的“格局之变”,以及人工智能重塑产业逻辑的“范式之变”,唯有秉持“韧性共生”思维,共建开放包容的时尚发展体系、公正合理的时尚治理体系,才能平稳穿越周期。
这一“共生逻辑”也在“2025世界服装合作发展虎门愿景”环节上,凝结为坚实的全球共识。国际纺织制造商联合会主席、西班牙纺织与时尚产业观察委员会主席Juan Pares在发言中切中肯綮地指出:“在当前波动性、不确定性加剧的市场环境中,协作不应是战略选项,而必须是核心应对。我们需要通过产业链的紧密合作推动可持续发展,建立企业、机构、政策方等全球多元伙伴关系。”
意大利手工艺部门和中小型企业国家联盟主席Marco Landi、哈萨克斯坦轻工业协会副主席Natalya Akhshabayeva、越南纺织服装协会副会长Than Duc Viet、英国时尚协会政策与关系拓展副总监David Leigh-Pemberton等多国商协会代表,也表达了相似观点,共同见证着从“效率至上(Just in Time)”到“韧性优先(Just in Case)”的全球时尚供应链思维变迁。
这标志着产业共识从局部的、交易性的“融和”,迈向系统的、价值观驱动的“共生”,为应对共同挑战提供了可操作的协同路径。
![]()
设计环节,无疑是本届大会中最能生动体现“多元共生”理念的领域之一。在这里,各国设计师相互激发,认同的不再是浅层的文化符号混搭或元素拼贴,而是形成了一个能够持续激发新创意、彼此滋养的跨文化“灵感共同体”。
会上,四位背景迥异的设计大师同台论道。TOD’S男装设计总监Fabio Del Bianco认为,跨国时尚的关键在于“以开放姿态倾听与观察”,在不同文化的交融中汲取灵感,将多元要素创造性结合。Karl Lagerfeld、Lanvin前设计师Christophe Blondin-Péchabrier强调,需要“积极拥抱多样性”,这不仅体现在合作对象上,更在于形式上的大胆创新,融合多元文化、亚文化及颠覆性思维。Gieves & Hawkes设计总监Joshua Scacheri和CHENPENG品牌创始人陈鹏也分享了各自在传承与创新、包容与独特之间的平衡之道。
![]()
这种基于差异的相互启发与生成,在随后的对接会上也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马来西亚华裔设计师Dr. Kenny Loh带来的南洋“峇峇娘惹文化”;中国澳门设计师陈慧珍致力于让服装成为“文化信使”;法国设计师Mossi Traoré借由多重身份带来的多元设计灵感……无不在活动中激荡出时尚的涟漪。广州市汇美时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裁曲晶表示:“今天能够与这么多国设计师建立联系,碰撞未来合作的可能性,让我非常激动。”
全球设计界,正因为这种深度的、互信的互动,成为一个能够持续产生新灵感的、充满活力的有机网络。
![]()
会上,关于人工智能的讨论已超越工具应用层面,进入“人机关系”的哲学思辨与产业化实践深水区。南方科技大学工学院/商学院双聘教授、英国物理学会会士马兆远带来了发人深省的冷思考。他认为,AI在可预见的未来并不会主导社会,其发展的关键不在于取代,而在于“人机融合”。并提出“云端AI+本地机器人+人类决策”的三位一体系统,为中国产业提供了一条规避技术泡沫、依托现有基础设施的务实发展路径。
这一前瞻性思考,在东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执行院长、纺织工业人工智能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张洁的系统化陈述中,得到了全面而震撼的产业化解构。她从智能装备、智能软件、智能服务和智能产品四个层面,勾勒出一幅“中国服装行业已走在数字化全链路上”的壮阔图景。她强调,AI正在彻底消融人、货、场的传统边界,催生出一个全链路智能、实时响应的新产业生态。
飞书消费行业解决方案负责人杰森则从组织管理的微观层面提出了一个关键命题:“提示词能力是驾驭AI的‘方向盘’。管理者应该具备把管理要求转化为AI指令的能力。”与此同时,Fashable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Orlando Daniel da Cunha Ribas Fernandes展示了生成式AI如何根据品牌DNA进行“无限设计”并实现个性化定制;柯镂软件开发(上海)有限公司商务总监杨莹通过CLO数字生态,展现了从3D建模到AI面料生成的全流程效率革命;NuvaTech创始人&CEO邓彦恒则定位“多模态AI+智能体”,旨在打造一个以消费者为核心的未来时尚操作系统。AI,正从一个提升效率的工具,演进为与人类直觉、常识和创造力协同进化、驱动整个产业价值重构的“外脑”与核心基础设施。
![]()
可持续发展正褪去其公益与道德的外衣,显露出作为“新贸易硬通货”的内核与规则刚性。2025世界服装大会上,一场关于未来贸易规则与产业门槛的深刻讨论正在上演。
全球标准非盈利公司首任CEO、政策与法律顾问Herbert Landwig直言不讳:“绿色标准已成为连接全球市场的‘通用语言’。”他以全球有机纺织品标准(GOTS)为例,阐明一套严谨、可追溯的认证体系,这不仅是服装服饰进入欧美等关键市场的“通行证”,更是将抽象的可持续性转化为切实商业价值的核心工具。
![]()
Global Textile Scheme Initiative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Andreas R. Schneider与中国纺织信息中心可持续发展合作部LCA研究总监孙丽蓉则共同勾勒了下一代绿色规则——“产品数字护照(DPP)”的清晰未来图景。Andreas R. Schneider阐释道,“DPP通过赋予每一件产品唯一的数字身份,并关联其材料成分、碳足迹、供应链路径、回收指南等全方位数据,让产品的‘终点’变为循环再生的‘起点’,为规模化回收再利用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撑。”孙丽蓉对此也高度认同并强调:“产品数字护照涵盖信息更广、要求更细,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可真正实现纺织品价值链信息全贯通,这是一场划时代的变革。”
这意味着,“绿色”已不可逆转地成为与成本、质量、交期并列的,决定市场准入、资本偏好与品牌声誉的核心生产要素与价值锚点。
![]()
本土文化与工艺传统如何在全球语境中避免成为猎奇的符号或僵化的标本,而能转化为被广泛理解、认同乃至追随的时尚语言?本届大会给出了“创造性转译”这一充满智慧的答案。
Gieves & Hawkes设计总监Joshua Scacheri分享了品牌如何在254年的历史中保持活力,避免设计过时。“工艺与信誉是根基,每个系列都承载与品牌历史相连的叙事。”他透露,品牌将高定细节融入成衣,以一种当代的、甚至带有互动趣味的编码方式,持续传递着久远的品牌故事。与之呼应,中国的实践者们也在深耕东方沃土,进行着同样深刻的“转译”工作。雷迪波尔服饰股份公司副总裁卢山表示,每个品牌都需要延续自己国家的文化。舞水云台旅游商品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龙宇则分享了通过数字化制版、激光切割等技术,使苗绣实现标准化与规模化生产的实践经验。MOSSI品牌创始人Mossi Traoré则提供了一个更具社会维度的视角,他将时尚视为“传递价值、驱动社会改变的媒介”,这本身就是对传统材料观的卓越“转译”。
同样,中国澳门设计师欧阳煦将祖籍地的香云纱融入其黑色美学,同样来自澳门的设计师陈慧珍也从澳门城市文化中汲取灵感。
他们的实践共同表明,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关键在于将其精神内核与工艺哲学,创造性转化为能被全球时尚语系所接纳和欣赏的“新语法”。
![]()
这里不仅有思想互通,中国制造也向世界展示了其超越成本与规模优势的、更具魅力与竞争力的新面孔:基于深度产业集群生态的“精准响应”能力。会上,中国服装供应链企业以其完备的供应链体系,展示了无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佐证中国制造具备的“小单快返”精准供应能力,能够快速响应国际市场需求。
这一能力赢得了海内外采购商的一致认可。哈萨克斯坦轻工业协会副主席Natalya Akhshabayeva率领十余家哈萨克斯坦企业及设计师代表团前来,明确表达了“与中国的企业开展合作”的迫切愿望。阿根廷B.H.S.D公司采购总监RICHARD PAUL SANTANA则感慨道:“这次大会非常棒……以往参加类似活动,有时会让人觉得产品同质化严重,但今天我遇到了很多专注于特定服装品类的工厂,产品的多样性正是我最喜欢的部分。”
![]()
特步集团帕拉丁供应链中心总监桑飞也寻找到了心仪的供应链企业。而必利服饰有限公司供应链中心负责人左超、东莞市嘉羽服饰有限公司外贸经理王泽鑫等供应商代表,也展现了本土制造企业主动对接国际标准与需求、积极拓展跨境合作的自信与活力。
中国供应链,正以其无与伦比的“柔性”特质与协同网络,在全球产业格局中进行一次深刻的价值重估。
![]()
在信息过载、选择爆炸的时代,品牌竞争的焦点已从基础功能转向情感意义,从“货架空间”的争夺转向“生活场景”的定义。
会上,森马集团儿童运动事业部高级商品总监戴静精准切入“儿童运动出汗后易受风寒”“户外运动易受紫外线伤害”等具体而微的育儿痛点,生动展示了品牌如何通过科技面料与创新设计,从“生产产品”转向“定义场景”,构建起连接专业运动与日常生活的新产品矩阵。小红书商业女装鞋靴行业商业经理千户则从平台视角,提出了“好定位、好时尚、好视觉、好种收、好供应、好私域”女装商家经营六部曲,并将“好定位”置于首位,倡导打开“当代女大、社会新鲜人、职业进阶选手、自在生活”四大核心着装场景下的多种细分场景,以此解锁增长新路径。
赢家时尚集团副总裁袁琼则以自家品牌为例,分享了如何获得鲜明风格定位和核心视觉意象,最终在目标消费者心智中成功“定义”了一个专属于她的情感与审美场景。
丰富的分享证明着,品牌正日益超越一个生产组织,成为一个特定生活方式的“首席提案官”与意义创造者。
![]()
从2025世界服装大会的议程中,我们可以窥得,中国品牌的出海征程,正经历一场从“战术”到“战略”、从“边缘”到“核心”的深刻变迁。来自平台、政府与品牌的多方观点交织,共同指向一个结论:出海不再是简单的销售渠道延伸,而是具备原生动力与系统优势的“模式输出”。
会上,抖音电商综合业务华南女装行业总监唐波、淘宝服饰行业运营专家朝九、SHEIN高级渠道经理邵晨等平台方代表分别从流量策略、品牌打造和供应链模式等维度,勾勒出出海的技术路径与发展前景。其中,邵晨所阐述的“按需供应”模式尤为引人注目。他表示:SHEIN通过追求技术革新与效率提升,基于行业领先的按需供应能力,可以帮助卖家更好地将供给与市场需求高效匹配。
![]()
东莞市虎门镇党委委员陈浩华也指出:“跨境电商已不再是企业拓展品牌的‘可选项’,而是打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实现‘品牌出海’的‘必由之路’。”他希望虎门企业也能抓住机遇,借助平台对接优质渠道,把“虎门设计”的特色、“虎门制造”的品质,通过跨境电商传递给全球消费者。
对于出海渠道的多元阐释,标志着中国产业优势正以更高维度的“模式原力”——一种基于数字技术、以精准匹配和减少浪费为核心的可持续时尚商业模式参与全球竞争,这远比单纯的产品输出更具生命力和竞争力。
![]()
以虎门为代表的中国服装产业集群,其内涵、结构与影响力,已发生一场深刻的进化。它不再是一个封闭的、基于地理临近性的生产单元,而是进化为一个能向全球持续辐射产业动能的“开放性网络节点”和价值交换中心。
“协会推动、集群助力、企业参与”的协同模式,让产业集群从“个体成长”转向“集体跃升”,真正发挥了“雁阵效应”的引领作用。虎门的实践,在于系统性地构建了一个强大的“赋能平台”。这个平台既包括各类硬件基础设施与技术服务支撑,也涵盖软性资源对接与品牌孵化服务。
大会的虎门产业合作动向发布环节,两大重点项目的顺利签约,标志着虎门服装产业在融合发展与转型升级方面迈出坚实步伐。这使得虎门集群能够对外高效输出其“小单快返”的精准供应能力,成为全球品牌可靠的“供应链枢纽”;同时,它又能向内吸引和整合全球的设计、科技、资本等高端要素,催生和孵化本土品牌与创新模式,成为活力澎湃的“创新策源地”。
集群的物理边界因数字化和全球化战略而被无限拓展,其影响力与动能,也从内部循环优化,升级为向全球服装产业的广泛辐射与深层赋能。
![]()
中国在全球时尚格局中的角色与权重,正在发生一场静默却根本性的转变:从最大的“市场腹地”与“制造车间”,向具有强大原创力与话语权的“创意高地”与“价值源头”攀升。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会长孙瑞哲用“中国年产服装超700亿件”、“2023年出口额就占全球30.1%”的宏大规模与体系实力,为话语权的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CHENPENG品牌创始人、中国美术学院服装设计系主任/副教授陈鹏也提出了“平均时尚主义”,倡导创造无种族、性别、年龄差异的服装,这一设计哲学本身就在参与和定义全球时尚未来的价值取向。会上,马来西亚国际时尚协会会长Jay Ishak携五位本国优秀设计师前来寻求合作,也是中国产业所形成强大“创意向心力”的最佳例证。此外,还有多位国际设计师在言谈中表示出对中国文化的好奇与喜爱,以及对中国服装产业从规模扩张到意象表达的认可。
中国,正以其独特的文化底蕴、科技创新的活力以及成熟的商业生态,从全球时尚语境的“学习者”与“追随者”,转变为不可或缺的“共创者”与“定义者”,开始作出文明级的贡献。
![]()
2025世界服装大会已落下帷幕,但《2025世界服装大会虎门愿景》所描绘的“共商合作、共享成果、共谋发展”的蓝图正徐徐展开。这十大关键词,如同一张错综复杂又彼此关联的神经网络,精准捕捉了全球服装产业在科技、文化、绿色、合作四大维度上的深刻脉动。它们共同指向一个未来:一个不再是零和博弈的竞争场,而是一个所有参与者都能在其中找到自身生态位,并通过协同合作实现价值共生的“时尚命运共同体”。
更多内容丨尽在《中国纺织》杂志
![]()
![]()
![]()
![]()
![]()
![]()
![]()
![]()
![]()
![]()
![]()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