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海歌
2025年11月20日,央行授权公布的最新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显示,1年期LPR维持3.0%、5年期以上LPR坚守3.5%,两大期限利率连续第6个月保持不变,与市场普遍预期一致。
![]()
作为市场资金成本的“风向标”,LPR报价不变的背后,是政策利率锚点的稳定。11月19日,央行开展3105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1.40%与此前持平,而该利率作为LPR定价基础,自5月以来未作调整,直接决定了本次LPR报价的稳定性。与此同时,市场流动性呈现结构性变化:11月13日以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多品种上行,隔夜品种累计涨21个基点至1.5250%,7天期、1个月期品种也小幅上涨,反映短期市场资金面边际收紧。
关于市场最关注的降准降息窗口,机构观点呈现明显分歧,成为当前宏观政策讨论的核心焦点:
一派谨慎:四季度“双降”概率低,政策聚焦“破梗阻”
财信金控首席经济学家伍超明明确表示,第四季度降息和调降LPR的概率较小。从基本面看,增量财政政策落地、“十五五”重大项目前置支撑下,全年5%GDP增长目标压力可控,叠加核心CPI连续6个月回升、PPI环比止跌,货币政策大幅加力的必要性不足。更关键的是,银行净息差承压、政策传导“软绳效应”等约束,制约了货币宽松的空间与效果,当前核心矛盾是解决政策效果下降的梗阻问题。
民生银行首经团队也认为,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重提“跨周期调节”,意味着政策将兼顾短期稳增长与中长期调结构,发力力度相对审慎,更聚焦重点领域与“十五五”规划方向。其预测,更大力度的“双降”或推迟至2026年第一季度落地。高盛同样将“双降”(政策利率降10基点、存款准备金率降50基点)预测从2025年四季度推迟至2026年一季度,后续降息预期也同步后移。
另一派乐观:年底或迎降准,稳增长政策将密集发力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则持不同判断,认为年底前央行有可能实施新一轮降准。在他看来,综合外部环境波动、国内经济增长动能培育、物价走势以及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迫切需求,以“两个5000亿”政策为标志,年底前稳增长政策有望密集出台,核心将是财政加力、货币宽松与房地产支持政策的协同发力。
值得注意的是,央行在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已明确“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强调保持流动性充裕与社会融资条件宽松,做好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这意味着,尽管短期降息概率较低,但货币政策仍将根据经济金融形势变化灵活调整,为经济回升向好提供持续支撑。
对于企业与投资者而言,LPR维持稳定意味着融资成本保持低位,而后续降准降息的时间窗口虽有分歧,但宽松基调未改。未来需重点关注财政政策落地效果、房地产市场变化以及海外货币政策动向,这些因素都将影响后续货币政策的调整节奏。
(综合自中国人民银行官方网站、中国财富网、中新经纬、新浪财经等)
(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