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人前显贵,就要背后受罪!
聚光灯下,女运动员身披国旗笑靥如花,每一次冲线都赢得满堂喝彩。
可谁见过她们退场后弯腰扯泳衣的龇牙咧嘴?
荣耀背后,是太多不为人知的辛酸……
![]()
赛服
先说说那让运动员又爱又恨的竞速泳衣。
咱们平时穿的泳衣,舒服合身就行。
可专业女运动员的泳衣,简直是为“折磨人”设计的。
就拿1米6的选手来说,她们穿的泳衣按尺寸算,也就1米高的小孩能穿得合身。
![]()
穿这泳衣有多费劲?听外国选手说,得找两个人帮忙,折腾二十到三十分钟才能穿上。
独自一个人,根本别想穿上身,穿上后更难受,胸口被勒得发闷,呼吸都不顺畅,血液流通也受影响。
就算是身材再好的姑娘,穿上也得被勒平,身上全是一道一道的勒痕,就像被关进了个紧身牢笼。
![]()
为啥要穿这么反人类的衣服?还不是为了成绩。
水里的阻力哪怕小一点,都可能影响最终排名。
这紧身设计就是为了把身体裹得更流线型,最大限度减少阻力。
![]()
所以运动员们赛前赛后总在扯泳衣,不是不讲究,是实在勒得难受,想稍微调整一下缓解疼痛。
说真的,为了那零点几秒的提升,她们遭的罪真不是常人能忍的。
![]()
赛前必修课
看游泳比赛时,不少人会好奇:这些女运动员身上怎么没一点体毛?
难道是天生就不长?其实哪有什么天生的,全是赛前一遍遍地刮出来的。
这事儿说出来不算丢人,但确实是很多女运动员不愿多提的细节。
有人可能觉得没必要,刮毛能有啥用?还真别小看这一步。
![]()
首先是美观问题,比赛的摄像机拍得特别清晰,体毛在镜头下会很明显,不仅不好看,还容易让运动员尴尬。
更关键的是减少阻力,对顶尖运动员来说,哪怕是几根体毛带来的阻力,都可能让她们与奖牌失之交臂。
尤其是体毛偏浓密的欧美选手,刮毛对成绩的影响更明显。
虽然刮毛麻烦,还可能刮伤皮肤,但运动员们都挺乐意做。
![]()
毕竟既能让自己在镜头前更得体,又能为成绩加把劲,算是一举两得的事。
可咱们想想,每次赛前都要仔仔细细刮一遍,这反复的折腾,也是种隐形的付出啊。
![]()
最无奈的考验
如果说赛服和刮毛是可以主动准备的苦,那生理期的困扰,就是女运动员最无奈的难题。
这事儿没法提前精准控制,可比赛时间不会因为谁来生理期就推迟。
激素变化带来的烦躁、肚子的绞痛,每一样都在拉低比赛状态。
尤其是水上项目的运动员,更是雪上加霜。
![]()
有人问,不能吃药推迟吗?说真的,吃药的副作用太大了,头晕、恶心是常事,还可能影响后续训练。
更关键的是,很多药物过不了药检,万一因为这个丢了成绩甚至被禁赛,得不偿失。
所以多数女运动员都会选择用卫生棉条,硬扛着比赛。
游泳名将张雨霏就曾说过,自己总在大赛时赶上生理期,后期症状一加重,游完三十分钟就难受到没法动弹,成绩肯定受影响。
![]()
2021年全运会时,篮球运动员杨舒予痛经到脸色发白,还是坚持打完了比赛。
![]()
羽毛球选手陈雨菲更惨,赛前特意吃药预防,结果没成功,比赛时疼得都站不稳,还是咬着牙打完了。
还有马拉松选手李美珍,衡水湖马拉松赛上,生理期突然来了,血顺着大腿往下流,她却没放弃,为了团队荣誉坚持跑到了终点。
这些姑娘们,真的是把眼泪咽进肚子里在拼啊。
![]()
结语
运动本该是享受健康的过程,可一旦和竞技挂钩,就多了太多残酷。
女运动员们顶着各种生理和心理的压力,在赛场上拼尽全力。
她们的荣誉,从来都不是轻松得来的。
希望咱们以后看比赛时,能多给她们一份理解和尊重,因为她们值得。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