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员工,为什么敢群嘲俞敏洪?
![]()
文/董狐笔
1、
俞敏洪,又又又又被群嘲了。
这次群嘲老俞的,并不是董宇辉的丈母娘粉,而是新东方的员工。
这些新东方员工一边吃着新东方的饭,一边砸着老俞家的锅。
![]()
其实老俞是个负责任的老总,一没有拖欠他们的薪资,二没有少给他们交社保,这些员工要啥自行车呢?
原来,就因为俞敏洪在南极喝着小酒,给所有员工发了一篇凡尔赛小作文,勉励大家好好工作,共祝新东方成立32周年。
![]()
然而身为新东方在职员工,就算心中不满老俞瞒着他们去旅游,这样公然嘲讽自己的老总,礼貌吗?
还有王法吗?还有法律吗?
不怕被穿小鞋子吗?
我觉得他们大概率不怕,料定了俞敏洪是一只心慈手软的纸老虎。
还好这些新东方员工,遇到的不是宗馥莉。
扪心自问,在现在这个经济环境下,对于按时给我发薪水,缴纳社保的人,我是没有嘲讽人家的勇气。
老总有闲钱和闲工夫出去旅游,说明公司运转情况还不错,不用他每天守着摊子焦头烂额,我巴不得老总一年到头不在,只要公司没克扣我们,把所有管理人员都带走更好。
建议老俞把那些嘲讽他的员工,都送到我们山西来体验下生活,让他们下两天煤窑,感受一下人性险恶。
至于新东方空出来的位置,可以让我们山西的应届大学生顶上,保证任劳任怨,闲话少。
2、
这世界变化太快,即使头脑灵活如俞敏洪,也快跟不上时代了。
被员工群嘲,表面上看来是老总与员工之间产生了隔阂,实际上是老Dener与新锐之间有了思想的代沟。
一个董宇辉离职的时候,我们还可以说双方都有原因。
一群有能力的年轻人先后离去,那就可以肯定是俞敏洪自己出现问题了。
这个问题,不是人品问题----我相信老俞的人品,就像相信我的保暖背心。
我甚至因为相信俞敏洪,对蛐蛐老俞的罗永浩抱有成见。
既不是人品问题,也不是能力问题,那就是理念问题。
道不同,不相为谋。
新东方这样总站在时代前沿的弄潮儿,到底不同于我们山西的煤窑。
煤窑只需要维护好机器,安排好人,保障好安全,把煤挖出来卖掉就行了,几十年的工作都千篇一律。
而对于新东方来说,天天都得思变,思新,天天都得换脑子,理念比人品重要,点子比能力重要,影响力比金子重要。
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即使强如俞敏洪,也难以包揽所有。
何况,老俞今年已经六十三岁了,和郑智化是同龄人。
3、
遥想敏洪当年,桂青初嫁了,小夫妻用麻袋收学费的时节,小俞头脑里的知识,的确是被铁栅栏围住的伊甸园。
那个时候,俞敏洪抡起锤头砸开裂缝,让很多寒门子弟,嗅到了洋墨水的味道。
那些贴在北大布告栏的招生简章,那些用自行车驮着的录音机,都成了新东方创业神话的注脚。
可现如今,互联网把学堂搬到了云端,人工智能已经能胜任四级六级英语考官。
俞敏洪当年想要冲破的围墙,早被时代自己,拆成了瓦砾。
一个靠英语培训起家的弄潮儿,如今在东方甄选直播间里卖农产品,这就像一代大文豪苏东坡,突然开始教人做东坡肉,虽然也算家学渊源,但总透着些黑色幽默。
新东方的潮水早已退去,露出的是船的残骸和泥泞的海滩。
而老俞,却还在试图用直播的舢板,冲过网络新时代的巨浪。
即便这舢板的质量过硬,老俞的身子骨也受不了了。
4、
电视剧《雍正王朝》中,有这么一段情节,老臣王剡当面奉承,祝老康熙万寿无疆,老康熙却摆摆手,说一个人果真万寿无疆,会阻碍后人前进的脚步。
![]()
掐指一算,康熙活了六十九,说这话的时候,也就俞敏洪这个年纪。
古往今来,有多少能力过人的强人,都想长生不老,结果无一例外,都成了时代发展的绊脚石,成了阻碍历史前进的粪堆。
可惜,俞敏洪没有这样的觉悟,前不久我还看见他秀肌肉,话里话外都觉得自己老当益壮。
老当益壮的身体,不能证明俞敏洪还有一个老当益壮的脑子。
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人不能不服老。
非要逼着自己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子,秀肱二头肌,那场景可一点都不美-----王德顺老爷子那种玩乐心态除外。
你以为俞敏洪到南极是去旅游的,实际上俞敏洪就是去南极旅游的。
鸭梨山大,不经常出去散散心,松松脑,这个人早就崩了。
可惜年轻的新东方员工,不理解老俞啊,非要看着俞老头与他们同甘共苦,才心理平衡。
5、
我们老家的庄稼人,都懂时令,清明播种、寒露收镰。
当代企业的老总们,也有自己的节气,该播种时播种,该收镰时收镰。
王石去爬珠峰了,刘永好把担子交给了闺女,比尔·盖茨离开微软去搞慈善,这不是认输,是给土地休耕的智慧。
毕竟,没有人想看见马保国七十岁还去参加扇耳光大赛,哪怕老马的闪电五连鞭大约的确厉害。
老俞所写的那本不言败的书,封面上或许该添行小字了——知进退。
![]()
我总觉着,人活到某个年岁,就该学会与自己的和解。
俞敏洪当年,在新东方的讲台上站成了一道风景,如今,这道风景该给新的靓丽风景,让一让位置了。
这次,俞敏洪只是被群嘲而已,还不至于翻车,但下次,下下次,就难说了。
趁早退场,还能给自己留个晚节。
6、
我见过执着的老树叶,直到开春之时,仍不肯主动掉落,被嫩芽强行代替,怎么看都有些不合时宜。
六十多岁的人唱摇滚,终究不如后生们来得自在。
论见识,十个董宇辉都未必是老俞的对手,可是论起在直播间卖嘴皮子,老俞显然不如董宇辉更得心应手。
从泥土里长出来的幽默,和书房里排练出来的段子,到底隔着一层肚皮。
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事情,如果比搬砖,比种地,俞敏洪和董宇辉加起来,都未必能干得过董狐笔。
俞敏洪的坚持,值得尊敬,但不值得效仿。
老俞现在,就像我们镇上的老裁缝,试图把中山装改成牛仔裤来迎合市场,结果既失去了老主顾,也没吸引来年轻人。
董宇辉这些年轻人之所以能冒出来,不是因为他们英语比老俞说得好,而是他们懂得在知识的葡萄酒里,兑上娱乐的苏打水。
7、
很久以前,我们学校里有个老教师,又认真又负责,总被大家敬着让着,占着好的课时。
后来他退休了,年轻的教师,才终于能多几节好课时。
奇怪的是,学生们的出勤率,不降而反升,用脚给年轻老师投了喜欢票。
这件事告诉我们,有时候退场只是自己失去,而对后人则有可能大有裨益。
毕竟教育的真谛,不在于永远站在讲台上,而在于培育出来的后来者,比前人在讲台上更加出彩。
一个老教师教了一辈子书,都带不出一个比自己强的后继之人,那得有多失败?
8、
俞敏洪先生现在的处境,让我想起了古代希腊的普罗米修斯。
普罗米修斯常年被锁在山崖上,每天被鹰啄食肝脏。
老俞现在,就像普罗米修斯,只不过啄食他的不是鹰,而是财报、股价、直播数据、丈母娘粉长年累月的蛐蛐,新东方的员工的群嘲......
屋漏偏逢连夜雨,不知道他的老骨头能撑到什么时候?
一片丹心照河渠,老俞这是何苦来哉?
新东方员工看不惯俞敏洪的时候,连俞敏洪吃肉吧唧嘴,都会被当成为富不仁。
所以,下次俞敏洪吃肉,得闭上嘴不要发出声音,俞敏洪旅游,得关掉朋友圈。
不改掉爱显摆的臭毛病,老俞迟早得翻车。
![]()
9、
综上综上,我建议俞敏洪,还是退休吧。
参考阿Q先生的精神胜利法,我这不是劝退,而是劝进——进到人生更开阔的阶段。
退休之后,老俞可以像罗某素那样,写写思想随笔,或者像张朝阳那样,回归英语教学,主打一个来去自在。
国人对退休有种误解,总觉得像帝王退位般悲壮。
其实,清朝早就亡了。
退休,就像吃饱肉之后放下筷子,既是对肉的尊重,也是对自己肠胃的体贴。
以后的事情,该放手时且放手,还是交给以后的人来做吧。
让后来的继承者,去应对员工的挑剔,去面对直播间里的是是非非,去习惯风口浪尖上的悲与喜,也许他们一开始做的没有俞敏洪自己好,但总要给后人留出成长的时间空间,留出成熟的过程。
就算败了,那也是后人败了,与前人没有相干,至少是少了相干。
10、
退休之后,俞敏洪想去南极,还是想去月球,都不必再理会别人的眼热。
泥土,记得每粒种子曾经的承诺,河流,懂得所有渡口内心的脾性。
黄昏时分的鸟鸣,比其他时分更加从容,因为它们飞过了整片天空。
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