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美国海军尼米兹号航母打击群离开了南海,通过圣贝纳迪诺海峡进入西太平洋。
这是美军从琉球群岛撤离堤丰中导系统后,美军再度从亚洲,南海,撤出重要的军事利器,而美国海军尼米兹号航母战斗群,是目前美军可以在亚洲调动的,唯一一艘航母,唯一一个航母战斗群,在中日局势如此紧张之下,美国海军尼米兹号航母战斗群离开南海,远离中国,意义不小于美军从琉球群岛撤离堤丰中导系统。
![]()
中方军方严正警告
尼米兹号航母撤离前两日,11月16日《解放军报》刊发的评论文章《叫嚣武力介入台海局势只会把日本引向不归歧途》,成为引爆局势的关键节点。这篇由军方权威媒体发布的文章,首次明确指出日本若武力介入台海,其全境将面临沦为战场的风险,这种直接且严厉的警告在近三十年的中日军事互动中极为罕见。
文章揭露了日本近年来强军扩武的真实指向。2015年新安保法案通过后,日本和平宪法在制度上被架空,允许自卫队与外军联合作战;2022年《国家安全保障战略》等“安保三文件”落地,更是让日本突破“专守防卫”原则,开始构建大规模进攻性军力。
![]()
据披露,日本2022年版军力建设规划的核心依据,正是基于武力介入台海的推演结果,目前其正同步研发或列装10余种射程最远达3000公里的导弹,并在全国翻新数十处军民两用机场、港口,今年10月的综合演习中,自卫队已动用39处这类设施进行战机起降和军事运输。
高市早苗此前在国会答辩中,公然宣称“台湾有事可能触发日本存亡危机事态”,暗示可援引“集体自卫权”介入,这是日本在任首相首次明确表态可能武力介入台海。《解放军报》的文章直指这种言论背后的风险:日本若将自卫队投入台海冲突,其遍布全国的军事设施将成为合法打击目标,而军民两用的基建布局会让普通民众直接暴露在战火之下,“将全国民众绑上自毁的战车”。
![]()
中方的警告并非空穴来风。日本当前的军力建设已呈现明显的进攻性特征,海上自卫队“加贺”号直升机母舰完成改造后,已可搭载4架F-35B隐形舰载机,具备初步航母作战能力;陆上自卫队则在西南诸岛部署了新型反舰导弹部队,试图构建所谓“第一岛链封锁线”。但这些部署在中方的区域拒止体系面前,反而成为增加日本本土风险的“诱饵”。
美军不愿为日本当“炮灰”
尼米兹号航母的撤离轨迹清晰展现了美军的战略考量。该航母打击群自11月初进入南海后,始终处于中国海军的严密监控之下,多艘055型万吨驱逐舰以伴随航行的方式,全程掌握其动向。
![]()
作为一艘1975年服役的老旧航母,尼米兹号已接近50年的设计服役年限,其防空反导系统对中国的高超音速反舰导弹缺乏有效拦截能力,在南海这样的“反舰导弹覆盖区”活动,被军事专家评估为“高风险部署”。
更关键的是美军的整体战略收缩态势。就在尼米兹号撤离前一周,部署在琉球群岛的“堤丰”中程导弹系统已悄然撤走,这套射程达1600公里的装备曾被视为美国在亚太的“威慑核心”。短短数日内部署两大关键军事力量,暴露了美军不愿被日本拖入冲突的核心诉求。
![]()
美国《外交政策》杂志援引五角大楼匿名官员的话称,“我们不会为盟友的冒险言论付出航母被击沉的代价,尤其是在对手具备区域拒止能力的情况下”。
美军的行动彻底打破了高市早苗政府的幻想。高市在发表涉台言论后,曾多次强调“美日安保条约是坚实后盾”,试图借盟友之力向中方施压。但现实是,美日安保条约中“共同防御”条款存在明确的模糊空间,美国历史上多次以“不符合自身利益”为由规避条约义务。
![]()
此次美军在局势紧张时撤走核心战力,更印证了这种同盟关系的“利己本质”——11月初中美刚刚就关税问题达成阶段性协议,美国深知若卷入与中国的军事冲突,不仅会失去巨大的经贸利益,中方若实施稀土出口管制,还将重创美国的高科技产业和军工体系。
军力对比逆转
美军的谨慎源于中日乃至中美在西太平洋军力对比的深刻变化。中国海军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已构建起覆盖第一、二岛链的区域拒止体系,其中反舰弹道导弹和高超音速武器构成了核心威慑。东风-21D、东风-26等型号导弹已多次在实弹演习中展示打击移动航母的能力,而东风-17等高超音速武器因具备“打水漂”式的不规则弹道,让美军现有反导系统难以拦截。
![]()
航母对峙的胜负天平早已倾斜。尼米兹号搭载的F/A-18E/F舰载机作战半径约700公里,而中国海军辽宁舰、山东舰搭载的歼-15舰载机虽航程相近,但中方可依托沿海机场部署的歼-20、歼-35隐形战机提供支援,其中歼-35作为第五代舰载机,在隐身性能和航电系统上对F/A-18E/F形成代际优势。
更重要的是,中方在南海部署的岸基雷达、卫星监测系统可实现对航母的实时追踪,让尼米兹号的每一次移动都处于监控之下。日本自身的军力短板也十分明显。尽管海上自卫队拥有“加贺”号等改装航母,但目前仅能搭载4架F-35B,且缺乏固定翼预警机支持,作战半径和态势感知能力远逊于中方航母编队。
![]()
航空自卫队现有F-35A战机数量不足30架,且部署分散,难以应对中方大规模机群的协同作战。《解放军报》的文章指出,日本妄图以这样的军力挑战战后国际秩序,“无疑是螳臂当车”。
美国的“离岸平衡”
尼米兹号的撤离并非美军放弃亚太战略,而是回归其传统的“离岸平衡”策略。美国海军作战部部长考德尔此前访日时,曾要求日本将防务预算提升至GDP的5%,同时却撤走核心战力,这种“既要又要”的操作,本质是希望日本成为牵制中国的“前沿棋子”,自己则避免直接冲突。
![]()
美军太平洋司令部的内部推演显示,若在南海与中国发生海战,即使投入3个航母打击群,也可能面临重大损失,这与美国“以最小代价维持霸权”的诉求完全相悖。
高市早苗政府的冒进言论已让日本陷入被动。中方除军方警告外,还在黄海南部举行实弹演练,同时加强对日本的经贸反制,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谨慎赴日旅游”提示已导致日本旅游业预订量骤降。
![]()
而美军的撤离让日本国内舆论哗然,《朝日新闻》的民调显示,高市早苗的支持率在一周内下跌8个百分点,超过60%的受访者认为“首相的言论让日本面临更大安全风险”。
这场局势的转折印证了一个关键事实:战后国际秩序和地区和平稳定,已不再能被单一国家的挑衅言论所动摇。中方的严正警告和军力展示,美军基于利益考量的战略收缩,共同避免了冲突升级,也给试图借台海问题谋取政治资本的日本政客上了深刻一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