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经营报
中经记者 杜丽娟 北京报道
中央财政补助资金正通过精细化投放,让老百姓的“安居梦”照进现实。
11月19日,中央财政提前下达部分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补助资金,在财政部发布的关于提前下达2026年部分中央财政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补助资金预算的通知中,今年中央财政下达的补助资金为566亿元。
《中国经营报》记者梳理发现,中央财政已经连续提前下达部分中央财政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补助资金预算,其中2025年、2026年两年的资金均为566亿元,主要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地区。
从具体分配来看,2025年东部地区为160.62亿元,中部地区为220.14亿元,西部地区为185.25亿元。2026年东部地区为142.40亿元,中部地区为218.63亿元,西部地区为204.97亿元。对比2025年和2026年补助资金规模,2026年东部和中部资金略微下调,西部地区略有增长。
一位财税人士分析称,当前西部地区存在较多老旧小区、棚户区,且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住房保障需求较大。同时,一些资源枯竭型城市和三线企业比较集中的城市也多位于西部,这些城市面临产业转型压力,居民住房改善需求迫切,保障性安居工程任务艰巨,需要更多资金投入。“在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方面,西部某些地方的财政资金也有限,中央财政资金支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资金缺口,以改善重点群体的住房条件和居住环境。”该人士说。
据悉,此次提前下达的资金均明确项目代码为10000013Z135080000028,列入对应年度政府收支分类科目1100258“住房保障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科目,待预算年度开始后按规定程序拨付使用。
从2025年资金细分领域看,其主要包含住房保障资金119亿元、城中村改造资金100亿元、老旧小区改造资金332亿元、棚户区(城市危旧房)改造资金15亿元。市场预计,2026年提前下达的补助资金可以精准匹配民生需求痛点。
一直以来,在住房保障与棚户区改造领域,补助资金发挥着“压舱石”作用。2026年,青海西宁市争取中央及省级补助资金10.5亿元,同比增长29%,叠加市级筹措的2415万元资金,累计落实10.7亿元支持安居工程。这些资金精准对接2828套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16758套老旧小区改造和576套棚户区改造项目,为不同群体的住房需求提供了分层保障。
在资金管理方面,从2025年起,财政部将此类资金已纳入转移支付预算执行常态化监督范围,各级财政部门需通过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接收登录预算指标,保持“追踪”标识不变,依托监控模块强化日常监管,确保资金使用规范高效。
对于2026年资金,财政部表示,进一步明确市、县财政部门使用时需列入“保障性安居工程支出”科目,实现收支管理闭环。该项资金待2026年预算年度开始后,按规定程序拨付使用,具体使用范围按照相关资金管理办法执行。
(编辑:吴婧 审核:朱紫云 校对:翟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