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国有独资企业,成立于1993年9月,总部位于湖北武汉。作为全球最大清洁能源集团,长江三峡集团的前身为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2017年改制更名为现在的名称。该公司的业务范围涵盖水电、风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开发,拥有长江干流6座梯级水电站,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清洁能源走廊,2024年可控装机1.58亿千瓦,清洁能源占比达到了96% 。三峡集团不仅经营国内清洁能源项目,还主导了巴西帕尔梅拉风电项目,并在秘鲁、俄罗斯等地拓展水电资源 ,自主研发了百万千瓦水电机组等核心技术,累计申请专利超4800项。
长江三峡集团的成长过程是这样的:1993年9月27日:三峡集团前身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在湖北省宜昌市成立,其总部就位于宜昌市(葛洲坝大型水电枢纽工程的所在地) 。2009年9月27日: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更名为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注册地变更为北京市 。2011年2月21日:该公司对外宣布了同时在北京、宜昌、成都三地设立总部,北京成为战略管理中心 。2021年9月26日:长江三峡集团总部正式从北京迁至武汉,成为当前总部所在地 。长江三峡集团总部回迁武汉主要基于武汉的区位优势,同时湖北与三峡集团存在深厚历史渊源与地理联系 。
![]()
长江三峡集团总部回迁武汉主要基于以下这些原因:战略定位与区域协调发展;长江三峡集团的回迁是国家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符合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的发展定位,其举措有利于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和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协同发展 。同时,长江三峡集团的回迁与该集团的业务和地域契合度的高匹配能显著提升市场竞争力,并能精准定位目标用户和优化本地化策略。三峡集团80%以上资产和业务集中在湖北,包括中国长江电力、湖北能源集团等核心企业 。湖北作为长江经济带核心区域,与集团清洁能源、水电开发等主业高度匹配 。
还有一个关键性的原因,就是支持武汉市的疫后经济复苏。2020年武汉受众所周知的疫情影响,经济承压,集团回迁有助于带动当地能源产业投资(计划超3000亿元),促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和中部地区经济复苏 。长江三峡集团总部回迁武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北京的非首都功能疏解,当时北京正推进非首都功能的疏解,央企总部回迁符合政策导向,三峡集团作为清洁能源企业,回迁武汉更利于聚焦主责主业 。另外还有历史渊源与地方支持:三峡集团诞生于湖北,与湖北形成“命运共同体”,回迁后地方提供了全方位保障(如办公场地、教育医疗等),助力集团可持续发展 。
![]()
三峡集团总部回迁武汉对其经济发展、产业升级、科技创新和城市形象提升等方面带来显著利好,包括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在直接贡献方面;三峡集团年利润超600亿元,2024年可控装机容量达1.58亿千瓦,其营业收入和利润将直接带动武汉GDP增长及地方税收增加。三峡集团驻地的投资规模:湖北、武汉、宜昌三地与三峡集团合作项目总投资超过了5638亿元,其中武汉谋划合作项目1500亿元,涵盖总部建设、清洁能源、科创基地等。产业升级与绿色转型;清洁能源布局:三峡集团在武汉布局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项目,推动武汉实现“双碳”目标,补齐绿色转型短板。
产业集群:通过长江经济带技术中枢建设,带动智慧能源、智慧水务等5条产业链发展,预计年产值达2530亿元。科技创新与人才集聚:科创基地;三峡东湖科学城基地投资68.6亿元,计划2025年底前转化100项科技成果,引入3000名科研人员,形成“15分钟生活圈”。产学研合作:与武汉高校、科研机构共建长江流域的数据联盟,整合水利、气象、能源等领域数据,推动流域综合治理。城市形象与基础设施提升;重大项目:长江之冠、未来之窗等高端商务区及台北央玺微缩城市项目,提升武汉商业价值和城市形象, 沿江形成“一江两岸”科创走廊,促进城市更新。
![]()
长江三峡集团回迁武汉,武汉为其回迁贡献了什么呢?在服务保障方面:武汉为三峡集团提供“央企主导+地方配套”的模式,包括土地审批、人才公寓、医疗教育等全流程服务。在产业协同方面:依托三峡集团优势,武汉推动长江系、长航系企业延链补链,吸引上下游企业集聚。那么,长江三峡集团总部回迁武汉对其自身发展又具有哪些方面的利好呢?其利好包括强化区域战略地位、推动产业升级、促进科技创新等。区域战略地位提升:总部回迁武汉有助于集团更高效地统筹长江经济带资源,强化在华中地区的产业布局,进一步巩固其作为全球最大水电开发运营商的地位。
在产业升级与产业链完善方面:武汉作为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为集团提供了更完善的产业链配套。例如,集团在武汉布局清洁能源、生态环保等领域,推动智慧能源、智慧水务等5条产业链协同发展,预计带动合作单位年产值达2530亿元。在科技创新与人才集聚方面:武汉拥有光谷科创城等创新平台,集团在此设立三峡东湖科学城基地,并计划转化100项科技成果、引入3000名科研人员。同时,武汉的高校资源和人才储备为集团技术研发提供支撑。武汉地方政府还通过优化审批流程、提供土地和人才配套服务(如江岸区专班支持),助力集团项目多快好省的落地运行。
![]()
长江三峡集团总部回迁武汉对于长江三峡集团与武汉市是双赢的结果。长江三峡集团总部回迁武汉实现了双方的互利共赢,其共赢具体体现在总部经济带动、科技创新协同、生态环保合作等方面。总部经济带动方面:2021年9月总部迁至武汉后,湖北省政府与三峡集团签署协议,谋划新增投资项目超3000亿元,武汉市与三峡集团合作项目达1500亿元,宜昌市合作项目1138亿元,总规模超5638亿元 。武汉市通过《总部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计划到2025年总部企业数量突破400家,三峡集团的回迁利用其庞大的规模效应可助力武汉达成自己的目标 。
科技创新协同方面:三峡集团在武汉布局三峡东湖科学城基地,设立百亿科创基金,计划2025年底前转化100项科技成果,引入3000名科研人员 。 与武汉高校合作成立院士工作站,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如光谷生态大走廊等项目 。在生态环保合作方面:三峡集团在武汉实施200亿元生态环保项目,整治汤逊湖、梁子湖等水域,提升城市环境质量 。并承担长江流域数据联盟枢纽功能,整合水利、气象等数据,支持长江大保护 。在区域协同发展方面:三峡集团总部回迁被定位为长江经济带战略支点,是助力武汉打造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增长极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