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班迭棉吉省普雷昌村的枪声,打破了10月以来柬泰边境的平静,周三这天,一场枪战让当地村民DyNai失去生命,还有三人受伤。
250个家庭只能收拾简单行李,撤离到30公里外的一座佛教寺庙避难。
这不是这个村庄第一次陷入紧张,9月份这里就曾发生过泰国安全人员与柬埔寨村民的暴力冲突,只是那次幸运地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这场枪战不是突然发生的,背后藏着近期一系列的摩擦,就在枪战发生前两天,一名泰国士兵在边境另一区域巡逻时触雷,失去了一只脚。
![]()
泰国方面直接将矛头指向柬埔寨,声称是对方埋设了新地雷,这一指控成为导火索,让本就紧张的边境局势彻底失控。
停火协议下的枪声与争议
冲突爆发后,柬泰双方各执一词,把责任全推给了对方,柬埔寨首相洪玛奈说,枪击事件发生前,泰国军队已经连续多日采取挑衅行动,目的就是挑起冲突。
但他也明确表示,柬埔寨会继续遵守之前达成的停火条款,泰国军方的说法则完全相反,他们声称是柬埔寨士兵先向泰国东部沙缴府的一个地区开火,泰方只是“鸣枪示警予以回击”。
泰国陆军温泰・苏瓦里少将还在声明中指责柬埔寨,说对方利用平民区作为掩护射击,是在使用人盾,既违反人道主义原则,也漠视柬埔寨平民的生命。
![]()
如此看来,双方的分歧根本无法调和,柬埔寨国防部在冲突后很快行动,率领一支包含东盟官员的观察团前往边境地区,目的是监督停火情况。
洪玛奈还呼吁对这起事件进行独立调查,给受害者一个交代,而泰国那边,直接宣布暂停履行部分停火协议条款,还要求柬埔寨道歉、彻底调查并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本来想这场10月份达成的停火协议能让边境安稳一阵,但后来发现,没有解决根本问题的协议,终究难以持久。
7月下旬,柬泰就曾因为领土争端爆发过为期五天的武装冲突,造成数十名军民丧生。
![]()
那次冲突后,双方才坐下来签署了更详细的停火协议,可实际上很多条款都没有真正落实,这次的枪声,不过是协议脆弱性的再次暴露。
殖民地图与寺庙裁决的遗留心结
当下的冲突看似是偶然,实则是柬泰两国数百年恩怨的再次爆发,两国的敌对历史能追溯到几个世纪前,当时它们还是交战的帝国。
而现在领土争夺的核心,竟然和一张百年前的地图有关,1907年,柬埔寨还处于法国殖民统治之下,当年绘制的边界地图,泰国一直认为不准确,这成为两国领土争端的起点。
最让泰国人耿耿于怀的,是1962年国际法院的一项裁决,当时法院将拥有1000年历史的柏威夏寺及周边区域的主权判给了柬埔寨。
![]()
这座寺庙不仅是文化遗产,更关乎两国的民族情感和历史认同,裁决结果出来后,很多泰国人心泰国人心,这也为后续的边境摩擦埋下了伏笔。
历史上类似的边境冲突还有不少,2008年,柏威夏寺周边就曾爆发过柬泰双方的武装对峙,当时的紧张局势和现在不相上下。
这些冲突一次次证明,领土争端的根本问题不解决,临时的停火协议只能起到暂时的缓冲作用。
10月份达成的停战协议,确实没有明确提出解决争端根本原因的途径,这就好比给伤口贴了块创可贴,却没处理伤口本身。
![]()
殖民时期的边界划分,本来就没充分考虑当地的族群分布和地理实际,这种不负责任的划分,给殖民地独立后的国家留下了无数麻烦。
柬泰两国的边境线漫长,资源争夺、巡逻路线重叠等现实问题,再加上历史上的恩怨心结,让边境局势始终处于不稳定状态。
毫无疑问,边境冲突受伤最深的永远是平民,普雷昌村的村民们,一次次因为两国的争端被迫离开家园,他们想要的不过是安稳的生活。
而柬泰两国,长期的对峙也影响着各自的发展,消耗着大量的人力物力,东盟作为地区组织,虽然派出了观察团,但缺乏强制执行力,很难真正约束双方的行为。
![]()
要想实现边境的长期稳定,柬泰双方不能只停留在互相指责的层面,或许应该坐下来,正视历史遗留问题,在国际社会的协调下,通过平等对话明确边界划分。
同时,停火协议的条款需要真正落实,不能成为一纸空文,只有解决了根本问题,才能打破“停火-冲突-再停火”的循环。
对于东南亚地区来说,柬泰边境的稳定也关乎整个区域的安全与发展,希望两国能以平民的安全和利益为重,放下历史心结,找到和平解决争端的途径。
毕竟,和平发展才是符合两国人民根本利益的选择,持续的冲突只会让双方陷入两败俱伤的境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