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说真的,我这几年看娱乐圈的瓜看得多了,能让我眼前一亮的真不多,但这次于谦的事儿,还真让我停下了手里的瓜子,仔仔细细地啃完了整个瓜。
![]()
事情是这么个事儿——前阵子,网上突然炸出一个热搜,说的是“于谦被执行111万”。这几个字眼一出来,网友们立马坐不住了,评论区直接变成了“吃瓜广场”:
“啊?于老师也缺钱?”
“不会吧,这可是相声界的活招牌啊。”
![]()
还有人直接甩出个问号表情包:“于谦成老赖了?”
我当时第一反应也是一脸懵,毕竟这位大爷在我心里就是那种“舞台稳如泰山、生活潇洒自在、马棚比我房子都大”的人,怎么可能跟“欠债不还”扯上关系。后来才发现,这事儿其实就是个大乌龙——是他持股的公司有债务问题,需要提前履行认缴资金,跟他个人债务半毛钱关系没有。法律上,人家根本不算老赖,只是被舆论裹挟进了风波里。
说实话,于谦这人啊,真是娱乐圈里的一股清流。大家对他的印象基本就俩关键词——郭德纲的黄金搭档、舞台上的捧哏天花板。
![]()
你可能不知道,他们第一次合作是在2000年的北京郊区,露天广场,观众稀稀拉拉,舞台条件简陋到不行——风能把台词吹跑那种。但就是在那场看似随意的配合里,这俩人碰撞出了火花。台下人虽少,但笑声不断,掌声真心热烈。那一刻,我觉得他们可能自己都没想到,以后的二十多年会绑在一起走。
后来参加北京相声小品邀请赛,带着《你好北京》直接拿了奖,从那以后,他们的专场观众从几十人到几万人,票价从几十涨到一票难求。还挺神奇的,两个人的默契是那种不用眼神交流都知道对方下一句要说啥的程度。网友调侃得好:“不羡鸳鸯不羡仙,只羡郭德纲有于谦。”
但我更佩服的是,于谦从来没把自己框死在“相声演员”这个标签里。
![]()
2014年,他跑去主持辽宁卫视《大谦世界》,一上来就不按套路来,讲奇人异事、调侃世界百态,跟观众唠嗑一样自然,结果反而圈粉无数。
演戏更是溜得飞起,从小配角慢慢磨,到《老师·好》里演的苗宛秋,那股子真诚和倔劲儿直接拿了奖,网友说他是“被相声耽误的影帝”,一点不夸张。
别忘了,他还有个烧钱的爱好——养马。在北京有个占地60亩的马场,十几匹荷兰进口迷你马,每匹十万起步。普通人想想都肉疼,他倒好,还能把这事儿玩成生意:开放门票、骑马体验、会员制,靠马场也能回血,这商业脑子,绝了。
![]()
可商场和舞台一样,有起有落。
墨客行影业投过不少热门电影,《银河补习班》《雄狮少年》都有它的身影。但投资嘛,哪有稳赚的。公司遇到资金问题,于谦作为股东被执行,这才有了前面的“111万”风波。
有意思的是,他自己没急着出来解释,像是心里有数:清者自清。大概他觉得,比起在微博上打字说明,不如在舞台上用作品说话。
没隔多久,他的新短剧《大爷与有爱》就上线了。
![]()
这可把不少观众惊到了——“56岁的于谦去拍短剧了?!”
剧情又搞笑又接地气,还混搭了脱口秀、戏中戏的玩法,节奏快到停不下来。我看弹幕全是“哈哈哈哈哈”“这老头有意思”“谦哥太会演了”,甚至有人感慨:“真没想到短剧还能拍得这么细致。”
说实话,我一点也不意外他会去拍短剧。你仔细想想,于谦这人最大的特点就是不设限。
![]()
别人可能觉得短剧是新兴赛道,没电影电视剧“高级”,可他不在乎这些,他在乎的是舞台、观众和作品。能让人笑、能让人感动,那就是好舞台,不管它是在春晚还是在手机屏里。
而且啊,这个反差特别有意思——前一个月大家还在疑惑他是不是财务有问题,下个月他就用一个短剧把大家逗得哈哈直笑。就这种从容劲儿,比任何辟谣都硬气。
我觉得,于谦的故事最打动我的地方是:他从不被外界定义。
![]()
别人说你是相声演员,他就去演戏;说你是影帝,他去养马;说你养马是玩票,他把它变成盈利生意;说你短剧不适合,他直接交出一部爆梗作品。
他的人生哲学,大概就是——走自己的路,爱咋咋地。
所以啊,看完这事儿我突然觉得,那些被风波绊住的人,其实可以学学于谦的心态。被质疑了没关系,别急着吵回去,用作品、用行动慢慢打脸才是最妙的办法。
那么问题来了——你觉得,于谦这种“不设限”的活法,在娱乐圈算是聪明还是太冒险?
感谢大家的阅读,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想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