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剧,刚开播的时候,你真是满心期待,追到半夜都不想睡;可一旦剧情和现实“割裂”得太狠,观众心里那根弦一下就崩了。最近,《新闻女王2》就是这么个典型例子——一边热播、一边被吐槽,戏里戏外火药味都挺足。
![]()
事情的“导火索”,是香港资深制作人萧定一的两条视频。别看他一副文人气质,说起话来刀刀见血。第一条视频一开头,他就掰着手指头数槽点,态度那叫一个笃定。比如首集里,记者能同时放几十架无人机——这画面,刚看时我还以为是科幻大片的预告,结果居然是新闻记者的日常操作?更绝的是,有关部门一句通知都没有,直接干扰信号,搞得无人机集体坠落。萧定一眉头一皱:“这在现实里,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甚至可能涉嫌损坏私人财物。”说实话,这段我看得满头问号,脑子里全是“这导演是拍爽剧呢还是拍现实题材?”
![]()
第二个点,他说的是“非本地学生力挽狂澜”这事。一个刚毕业的外地学生,在剧里连着解决了电视台的几次重大危机,简直是“拯救地球”级别的设定。萧定一用词很谨慎,说这种安排像是“过度拔高”,容易让一些本地观众觉得情节脱离现实。我看剧的时候也有这种感觉——戏里这个新人,能耐比老牌主播还稳,危机处理比总监还快,虽然很燃,但三集下来我已经开始怀疑:这是新闻女王,还是超级英雄片
![]()
第三个槽点是广告植入。萧定一直接吐槽《新闻女王2》广告出现得太频繁,而且很多品牌在香港本地甚至没见过。作为观众,确实容易出戏——刚被剧情带入,镜头一转,哐当一个陌生品牌logo占满屏幕,那种体验,就像在悬疑片高潮处突然插播一条卖化妆品的广告。好几次我都忍不住往弹幕里刷:“广告又来了,快进快进。”
![]()
第四个点,说的是剧组“打灯”方式。他提到所谓“世界灯”,意思就是场景里不管日夜、不管地点,灯光都要特别亮。比如酒吧,本来应该是昏暗、氛围感满满,剧里却灯火通明,像开了婚宴。这种一刀切的灯光效果,确实很影响真实感。看着演员在刺眼的光下喝酒,氛围直接崩塌。
不过话说回来,萧定一也不是全盘否定。他承认《新闻女王2》有不少亮点——场景布置精致、黄宗泽饰演的亦正亦邪角色很拿手,其他演员演技也基本在线。只是他觉得,这些优点掩不住剧本和整体制作的问题。“TVB的剧,总爱搞吵吵闹闹那套,三个人一言不合就大吵一架,老毛病了。”他最后的总结很直白:“制作和剧本能不能稍微做好一点?”
![]()
其实,有些网友是站萧定一的,说他这次点评很客观,指到点子上。可也有人觉得,他的批评可能带了点私人情绪——毕竟2016年的那桩旧事,圈里人都知道。当时佘诗曼还在TVB合约期内,接了他公司制作的电影,本应拿187万港元片酬,结果只拿到一半。TVB后来还打官司追剩下的钱,并禁止他旗下艺人张继聪参与台庆剧宣传。从那之后,双方就彻底没合作了。所以一部分观众觉得,这次发视频吐槽,多少有点“旧账翻新”的味道。
![]()
我在看评论区的时候,能明显感觉到大家挺分裂的。有网友说:“我就是爱看吵架戏,真实!”“无人机那段虽然夸张,但视觉效果好啊。”还有人反驳:“拍成这样不如直接改成偶像剧,别挂新闻题材的牌子。”弹幕更是热闹——有人边吐槽边追剧,有人直接说弃剧了。
![]()
说实话,我对《新闻女王2》的感受,就是既爱又恨。爱它的节奏紧凑、职场对抗戏拍得带劲;恨它的脱离现实和频繁广告植入。尤其是那种“一集三次广告亮相”的操作,真的很容易让人出戏。至于萧定一的点评,我觉得他是在用行业人的眼光看问题,挑的都是专业上的硬伤,但观众看剧更多是看爽感,所以才会出现这种分化。
那问题来了——一部剧到底应该更贴近现实,还是为了剧情爽感、视觉冲击去夸张?特别是像《新闻女王2》这种职场题材,本身就有一定真实感的要求。你是愿意在剧情里看到更真实的新闻环境,还是能接受导演为了好看而“飞无人机”“新人封神”?
感谢大家的阅读,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想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