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人社服务暖民心 多点发力保民生——陕西山阳县人社局“十四五”成就综述

0
分享至

来源:环球网

“十四五”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县人社局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积极推进就业服务提质增效、社会保险惠企利民、劳动关系和谐守护三大工程,以一项项硬核举措、一组组亮眼数据,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人社动能,交出了一份群众满意的民生答卷。

就业优先“出实招”,稳住民生“压舱石”

就业一头牵着千家万户,一头连着国计民生。“十四五”期间,县人社局始终把就业工作摆在突出位置,通过机制创新、政策落实、服务升级,让更多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稳定就业”,全县就业形势稳中有进。

创新工作机制促就业。组建“一个专班”、完善“三个数据库”、实施“四项举措”的“134”就业帮扶模式获省乡村振兴局主要领导肯定,被省乡村振兴局微信公众号报道;“三分一站一平台”稳岗就业案例先后在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网、陕西省乡村振兴局官网、陕西省乡村振兴局官方微信公众号刊载;“五强化五促进”扎实推进高质量就业工作机制被《商洛信息》刊发、陕西乡村振兴公众号报道;山阳县就近就地就业工作被新华社深度报道;“山阳建筑工”“山阳机械操作工”两个劳务品牌达到市级认定标准,“山阳建筑工”劳务品牌培育各类建筑企业36家,建筑从业人员达到7万人以上,占全县转移就业的46%,人均年收入达到6万元以上。“山阳机械操作”劳务品牌通过“技能培训+就业”的模式,实现劳务输出4200余人,劳务收入1700万元,产生经济效益7500万元以上。

聚焦重点群体稳就业。“十四五”期间,围绕“稳就业、保就业”核心目标,聚焦农民工、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需求,打出政策扶持、技能培训、岗位对接、创业带动“组合拳”,以精准服务破解就业难题。全县累计新增城镇就业1.49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牢牢守住了就业基本盘;年均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10万人以上,年创经济收入超67亿元,让“打工经济”成为群众增收的重要支撑;脱贫劳动力累计就业创业24.1万人次,易地扶贫搬迁脱贫劳动力累计就业创业12.3万人次,实现了“有劳动能力且有就业意愿的脱贫家庭、易地搬迁户至少1人就业”的目标。同时,扎实落实创业担保贷款各项政策,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65亿元,扶持726名创业者成功创业,带动就业6224人,创业带动就业效应进一步突显。

推动平台升级优服务。山阳依托“掌上大厅”建设高效就业服务平台,持续升级优化“山阳掌上服务大厅”功能和作用,全力打造“数字化+便捷化”就业服务,建成标准化山阳县零工市场、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实现镇(街)全覆盖,配备230名就业服务信息员,“县-镇-村”三级就业服务网络已形成并发挥作用。全市人社系统“三个年”活动暨“人社工作进园区”现场观摩推进会在山阳县召开;省人社厅主要领导调研山阳县“家门口”就业服务驿站和“秦云就业·山阳掌上服务大厅”并给予充分肯定;山阳依托“掌上大厅”打造高效就业服务平台被《商洛信息》刊发,全县公共服务能力不断提质,就业渠道持续拓宽。

社保惠民“增温度”,织密民生“保障网”

“以前担心老了没依靠,现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按时缴、待遇年年涨,心里踏实多了!”这是山阳县群众对社保工作的真实感受。“十四五”以来,山阳县持续推进社保征缴扩面,优化待遇调整,让社保政策红利直达每一位参保群众。

参保扩面实现“应保尽保”。通过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政策宣讲会等方式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的参保意识,推动参保扩面工作。全县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34.3万人,其中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万余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7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88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04万人,参保扩面质效逐年提高。

待遇提升彰显“民生温度”。按照国家和省、市统一部署,连续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金待遇。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从“十四五”初期的2363.86元提高到现在的2575.29元,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从每人每月115.5元提高到185元,失业保险金、工伤保险待遇按时足额发放,未出现拖欠情况。山阳县“集体经济补助社会养老保险”的创新做法获省社保局肯定,并在全省范围内推广,为社保筹资模式探索提供了“山阳经验”。

增强应用拓宽“服务版图”。积极推进居民服务“一卡通”建设,以场景拓展为核心,持续升级社保卡服务能力,推动社保卡功能向就医购药、文化体验等高频领域延伸,逐步打破场景壁垒,实现社保待遇通过社保卡精准发放,医院落地社保卡就医结算“一卡通用”,让“一卡多用、全域通办”的服务版图逐步成型,全县社保卡发卡量达40万张,基本实现常住人口全覆盖,切实提升了群众用卡便捷度。

强化监管筑牢“安全底线”。不断健全社保基金监管制度,加强内部控制,通过加强与公安、民政、法院、检察院、卫健局等部门的数据共享和比对,建立了多部门协同监管机制,提高了基金监管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十四五”期间,共核查疑点数据290余条,追回违规领取社保待遇资金222.9万元,有效维护了社保基金安全。

劳动关系“守底线”,筑牢民生“安全盾”

“欠薪问题解决了,我们能安心回家过年了!”这是农民工拿到工资后最朴实的心声。“十四五”以来,山阳县人社局聚焦劳动者权益保障,以“根治欠薪”为核心,持续优化劳动关系治理,让劳动者“劳有所得、权有所护”。

专项行动护权益。围绕农民工工资支付等重点,扎实落实“根治欠薪”八项制度,先后开展劳动用工暨人力资源市场秩序清理整顿、高温天气劳动者权益保障、“安薪行动”等专项检查,累计检查用人单位825家次,涉及职工4.3万人,下发《责令改正决定书》187份;紧盯线上投诉平台,做到“线索清查、案件清理、欠薪清零”,共解决线上投诉线索1933件,为5103名劳动者追回工资6934.84万元,全县未发生30人以上群体讨薪事件及重大舆情,守住了社会稳定底线。

争议调解提效能。高效处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累计立案受理220件,结案率达100%,调解成功率超80%,涉案资金中劳动报酬类75.31万元,其他经济补偿、违约金等超1350万元,切实平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权益。其中,山阳县仲裁委作出的“山劳仲案字〔2024〕第14号”裁决书,获评全市唯一、全省优秀裁决书,成为劳动关系争议处理的“标杆案例”。

完善机制促和谐。加强劳动关系法律法规宣传,提高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法律意识。用好“欠薪线索核处管理平台”、“陕西省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控预警平台”等线上平台,实现投诉扫码受理、案件全程追溯,通过数据共享将纠纷处置周期进一步压缩,以“数字赋能”推动劳动关系治理从“被动响应”向“主动预防”转型,为劳动关系长效稳定提供坚实保障。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十四五”以来,山阳县人社局以实干担当破解民生难题,以创新举措提升服务质效。下一步,县人社局将继续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持续深化就业、社保、劳动关系领域改革,让人社服务更有温度、民生保障更有力度,为山阳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人社力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环球网资讯 incentive-icons
环球网资讯
环球网,了解世界,融入世界
1280796文章数 270639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