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出去旅游,最怕撞上那种宰人的店,尤其是景点里的小店,看着不起眼,套路可不少。说白了,他们就是赌你一个游客,就算被坑了也懒得跑回来维权,可有时候啊,他们也会栽在看似普通的人手里。
前阵子听我妈说,她朋友张阿姨去海边旅游,在一家珍珠店买项链被坑了。阿姨看到店里摆着一串珍珠项链,老板凑过来吹得天花乱坠:“这是深海天然珍珠,每颗都养了五六年,两千块绝对值。”阿姨想着给儿媳妇当生日礼物,咬咬牙就买了。回家儿媳妇一看,珍珠表面光溜溜的,连点天然纹路都没有,她以前在珠宝店打过工,一眼就觉得不对,拿去鉴定,结果是塑料珠串,成本才几十块。
阿姨当时就闹心了,儿媳妇安慰她说别急,先把小票、付款记录都存好,还翻出当时拍的店铺视频。然后她直接打了当地消费者协会的电话,把情况说了,还把鉴定报告发过去。没过三天,消协就回话,说和市场监管的人一起去查了那家店。老板刚开始还嘴硬,直到拿出鉴定报告和进货单,他才蔫了——原来那些珍珠串都是从义乌批发来的塑料货,专门坑游客。最后老板不仅退了两千块,还按三倍赔了六千,店也被封了。阿姨说,后来老板私下打电话求她撤投诉,哭丧着脸说再也不敢了,真是踢到铁板了。
其实这种事挺常见的,商家总觉得游客好糊弄,可现在谁身边没几个懂行的人呢?你坑一次可能侥幸,但次数多了肯定栽。说白了,做生意还是得实在,靠坑蒙拐骗赚的钱,早晚得吐出来。游客碰到这种事也别慌,先把证据留好,该找监管找监管,该投诉投诉,总能讨回公道。毕竟现在法治社会,耍小聪明的人,迟早会被收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