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
是第12个“中国心梗救治日”
这几天
福州降温,心梗患者增多
福建省人民医院心血管科副主任医师林培森提醒:每当听到“断崖式降温”,心血管疾病人群就要警惕,因为寒潮来袭不仅仅是“冻手冻脚”,还会直接“冻”出心梗。一旦发生急性心梗,牢记两个“120”:应立即拨打120,争取在黄金120分钟内得到救治,从而降低死亡和残疾风险。
气温骤降 已有人“冻”出心梗
“最近胸痛中心接收的心梗病人明显增多。”林培森介绍,尤其是这几天降温明显,患者更多,仅18日当天,就接诊了两名心梗患者。其中一位中年男性阿强(化名)送来时,发病已超过48小时,令医生们深感惋惜,“血管里血栓很多,就像被淤泥填满的泥沟,预后肯定不理想”。
![]()
手术前
![]()
手术后
比起阿强,47岁的福州男子阿明(化名)则稍显幸运。同样是一个降温天的下午,有着高血压病史的“老烟枪”阿明突然出现持续性胸痛,感觉胸口被压榨,并伴有大汗淋漓、四肢乏力。起初他还想“忍一忍”,后来实在无法忍受,才在家人的帮助下前往省人民医院急诊科。急诊医生检查后,初步判断为下壁心梗,立即给予心梗急救药物,并通知胸痛中心开通绿色通道,将患者送入导管室。
时间就是生命。导管室内,林培森副主任医师团队为阿明进行造影检查,发现其冠状动脉远端完全闭塞,随即施行介入手术,开通血管并植入支架。血管打通后,阿明胸痛明显缓解。
“患者到急诊时已经是晚上7点,距离发病3小时,这意味着心肌损伤达到50%。幸运的是,经过手术及术后进一步治疗,康复情况还算理想。”林培森表示,上述两名患者都曾“忍一忍”,这万万不可。如果患者警觉性更高,一发病就拨打120,预后将会更好。
天气一冷,当心“心梗”
值得注意的是
两名患者发病都发生在降温天
为什么低温容易诱发心梗?
林培森副主任医师解释,低温会刺激血管收缩,原本通畅的血管通道被骤然“挤压”变窄。加上天气冷代谢减慢,人也不爱活动,流感、感冒等“趁火打劫”,血管中的“杂质”(如胆固醇)增多,最终可能造成血管完全堵塞,引发心梗。
不过,降温只是心梗发作的诱因。他举例说,像冠心病患者,血管本来就因“垃圾”长期堆积而狭窄,低温刺激就像“压垮心脏的最后一根稻草”。
“研究显示,气温每下降1℃,心梗风险累计增加2%;每下降10℃,冠心病死亡率增加11%,复发事件甚至可能升至26%。气温在15~20℃时,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最低。”林培森指出,除了气温骤降,过度劳累、情绪激动、暴饮暴食、便秘等也是心梗高发诱因。
所以,如果出现胸闷、胸痛、乏力或恶心等症状,别犹豫,尽早就医明确病因,不要误以为是感冒。
![]()
林培森副主任医师(右)。
心梗牢记“120”
留意心脏求救信号
“大家知道为什么把11月20日定为心梗救治日吗?”林培森与中老年朋友互动时解释道,“1120”有两层含义:一是“有胸痛,我要拨120”;二是“心梗救治,争取黄金120分钟”。今年中国心梗救治日主题就是——“心梗拨打120,胸痛中心快救命”。
林培森介绍,心梗就像是心脏血管的“大堵车”,一旦堵塞,心脏、大脑、肾脏都可能受损。因此“发生急性心梗时,时间就是生命”,心梗的危害程度与心肌坏死的面积有关——血管堵塞20分钟,坏死面积约为缺血总面积的30%;堵塞6小时,坏死面积升至70%。
![]()
林培森提醒,一旦怀疑心梗
千万别学上述患者“忍一忍”
而应牢记以下步骤
第一步:立即拨打120,原地等待救援,不要移动和拍打患者,也不要开私家车送医;第二步,确保呼吸通畅,有条件可以吸氧,切记用力咳嗽或者捶打胸口;第三步,监测生命体征,不乱用药和心肺复苏(出现心跳和呼吸骤停则要心肺复苏);第四步,选择就近有资质的医院送医,入院后第一时间走心梗急救绿色通道。
此外,心梗发生前,身体常会发出信号。典型症状是胸部有窒息感、压榨性疼痛,但还有一些容易被忽略的表现,如嗓子疼、牙疼、头痛、脖子疼、左肩或上臂疼、上腹痛等。
预防重于治疗
做好“三个尽早”
林培森指出,预防心梗,应做到“三个尽早”:尽早养成健康生活习惯,预防血管“早衰”;尽早降压降脂,减少血管损伤;尽早逆转斑块,延缓血管堵塞。
随着冬季来临,寒潮越加频繁
他提醒心脑血管疾病患者
做好以下三件事,安稳过冬
管理好血脂:
长期控制血脂水平达标,是一年四季都要坚持的事。血脂不像外来入侵的病毒,可以服药“赶走”。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会在体内源源不断生成,因此对于血管已经狭窄的冠心病、心梗人群,一定要更严格地控制血脂,遵医嘱治疗,坚持服药,实现长期降脂达标。
保持血压稳定:
血压易随气温波动,影响血液流动稳定性。建议长期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理想值为130/80mmHg以内,具体请遵医嘱。
科学保暖,远离误区:
有些人靠喝酒御寒,其实酒后体表发热只是暂时的,酒精会加速散热,导致身体更冷,心血管患者尤其不宜饮酒。穿衣也不是越厚越好,推荐“洋葱式穿衣法”:内层排汗、中层保暖、外层防风防水。另外,不要过度依赖电热毯或暖气,否则易导致身体脱水、血液黏稠,增加血栓和心梗风险。
心梗五问五答
1. 年轻人不会得心梗?
林培森:不对。现在很多年轻人生活习惯不良、生活节奏快,心梗已逐渐“年轻化”,不再是“老年病”。
2. 心梗一定会胸痛吗?
林培森:不一定。除了胸痛,还可能表现为手臂痛、腹痛、牙痛、背痛、恶心呕吐等,容易被忽略。
3. 心梗一定要去大医院吗?
林培森:不是。心梗发作应第一时间拨打120,送至就近有资质做血路疏通的医院救治。不要仰慕大医院而耽误时间。
4. 心梗发作时,可以捶胸或拍打胳膊缓解吗?
林培森:不可以。这样会加快心率,加重心脏负担,甚至导致心跳骤停。
5. 可以自己或让家人开车去医院吗?
林培森:不建议。怀疑心梗应立即拨打120,乘救护车前往医院。
记者 陈丹/ 石美祥/摄
来源: 福州晚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