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末冬初的风已经带着明显的凉意,吹得路边的树叶簌簌作响,
![]()
转眼间农历九月就到了收尾的日子,明天就是十月初一了。俗话说“秋收冬藏,顺时而为”,这个时节既是秋天的终点,也是冬天的起点,
![]()
白天越来越短,黑夜渐渐拉长,天地间的寒气一天比一天浓重,农人们早已把地里的庄稼收仓,就等着过冬了。咱们老祖宗对节气日子向来重视,尤其是十月初一,更是被赋予了多重含义,还流传着“十月怕初一”的说法,这背后藏着千百年的生活智慧和气候密码,难道不值得咱们好好琢磨琢磨吗?
![]()
十月初一可不是普通的日子,它既是“朔日”,又是“破日”,更重要的是,它还是咱们常说的“寒衣节”。先说朔日,这是农历每个月的第一天,此时月亮跑到了地球和太阳中间,咱们在地上根本看不到月亮的影子,自古就有“朔,月一日始苏也”的说法,象征着新周期的开启,周代的时候甚至把十月初一当作岁首,相当于现在的新年,可见其重要性。
![]()
再说说破日,这是“建除十二神”里的说法,和天上的星宿、北斗七星的方位变化都有关系,寓意着破旧布新,到了冬藏的时节,古人最怕的就是粮仓“破”了——这里的破可不是指粮仓漏了,而是怕粮仓没装满,农谚里早就提醒过“十月初一仓不满,寒冬难过春更难”,这是老辈人用经验告诉咱们,到了这个时候就得查漏补缺,把过冬的粮食备足。而寒衣节更是重头戏,
![]()
早在2000多年前的周代就有相关活动了,它和清明节、中元节并称为三大“鬼节”,核心就是“十月天寒,祭祖怀念”,这天大家会给先人送寒衣、烧纸钱,其实都是孝道和思念的实在体现,
![]()
想着先人在另一个世界也能暖暖和和过冬。说到结局也挺有意思,我老家邻居张大爷是个老庄稼人,昨天就拉着我念叨,说明天要先去给父母送寒衣,回来再检查粮仓,还非要拉着我家一起囤点白菜萝卜,说照着老规矩来,冬天心里才踏实,这不,今天一早他就扛着锄头去菜地了,嘴里还哼着“十月初一阴,柴炭贵如金”的农谚,那认真劲儿,仿佛照着老规矩做了,整个冬天就顺风顺水了。
![]()
这些老说法、老习俗,可不是封建迷信,而是古人用千年时光观察总结的生活宝典,就像一本老版的“天气预报+生活指南”。它们藏着顺应自然的智慧,也裹着对生活的敬畏和对先人的思念。生活就像节气流转,顺着规律来,日子才能过得有滋有味,而这些代代相传的智慧,就是咱们过日子的“定盘星”,值得一直好好传承下去。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