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页岛位于亚洲东北部,黑龙江入海口的对面,历史上曾经是中国最大的岛屿,面积达到7.6万平方公里。如今这是俄罗斯的领土,被称为萨哈林岛,是源自满语的音译。库页岛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历史上,曾在中、日、俄之间多次易手,库页岛主权的变迁也是数百年来东北亚地区霸权变迁的直接反映,而日本更是至今也没有完全放弃对库页岛的领土野心。
![]()
一:中国与库页岛的关系
在俄罗斯殖民远东之前,库页岛上主要生活着阿伊努族、尼夫赫族、赫哲族等渔猎民族,由于气温原因,在现代农业诞生前,汉族这样的农耕民族很难自发的向东北地区发展,在历史上,中原王朝可以通过屯田驻军的方式逐步控制西域地区,但是对于东北地区的开发最多止步于辽河平原。在靠北的地区生活着以女真人为代表半渔猎半农耕民族,而到了更高纬度的库页岛,当地生活的民族更多的就是纯渔猎民族。
![]()
不过,这并不代表着库页岛在历史上就与中国无关,从考古发现来看,库页岛上出土过隋唐乃至宋代的文物,证明外东北地区与中原之间的贸易往来至少存在千年以上。唐朝时期,曾在黑龙江流域设置黑水都护府,辖地包括黑龙江中下游南北、乌苏里江以东至海以及库页,都护府长官由当地部落首领担任,唐朝为其配属文官,并接受周边各民族的朝贡,算是中原王朝以羁縻方式对库页岛进行管理。
![]()
唐代之后,由于唐王朝对外开放的政策,中原周边少数民族受到汉文化辐射文明水平快速提升,也为后来辽金元的崛起创造了条件。辽国承袭唐制,在东北地区设置五部节度使,库页岛也在其管辖范围内,不过辽国并没有直接控制库页岛。金朝建立后对于库页岛管理沿袭辽国制度,只是让那里的民族朝贡臣服。到了元代,随着行省制度的建立,元朝在东北设立辽阳行省,又在黑龙江下游奴儿干地区设立征东元帅府,由于当时库页岛的骨嵬族进犯东北地区,元朝军队曾多次渡海进攻库页岛,最终正式将库页岛变为元朝领土。
![]()
明朝成立后,明军曾多次出兵打击北元,盘踞在东北地区的元朝势力也向明朝归降,公元1411年,明永乐9年,朱棣下令在东北成立奴儿干都司,明朝在库页岛上建立了卫所制度,留有驻军。不过,明朝在东北的统治没有持续太长时间,在明朝中后期,随着国力下降加之小冰期的到来,明朝无力维持在辽河以北的统治,自然也失去了对库页岛的控制。努尔哈赤起兵建立后金后,曾派兵数百前往黑龙江流域以及库页岛,当地部族大量归附,最终皇太极在建立清朝后彻底控制了整个外东北与库页岛。
二:中、日、俄对库页岛的争夺
由于地理位置靠得更近,日本很早便对库页岛抱有领土野心,上文谈到的元朝出兵库页岛征服当地的骨嵬族其背后还有着更深层的原因。忽必烈在建立元朝征服四方之后,对海对岸的日本发动战争,日本在“神风”的帮助的下抵挡住了蒙古的进攻,而库页岛原住民进犯东北背后也有着日本的参与。日本第一次试图占领库页岛是在战国时代后期,丰臣秀吉统一日本后,派军队占领库页岛南部。随后德川幕府时期,日本奉行闭关锁国的政策,暂时放下了对库页岛的觊觎。
![]()
而随着俄罗斯不断向远东地区殖民,俄罗斯在外东北与清朝直接爆发战争,俄罗斯一开始趁着清朝入主中原,于是沿着黑龙江顺流而下,在黑龙江两岸建立多个据点。彼时清朝刚刚入关与大顺军和南明的交战无力顾他,等到康熙朝平定三藩收复台湾后,北上与沙俄开战,在雅克萨之战后,沙俄明白,面对当时清朝的体量,尚未工业化的西方国家无法征服,清朝与俄罗斯签订《尼布楚条约》,规定以外兴安岭作为中俄东部边界,而库页岛自然属于清朝。
![]()
不过,清朝对于库页岛的管辖十分松散,岛上几乎没有清兵驻守,俄罗斯即使在《尼布楚条约》签订后依然继续向南扩张,还派兵力登上库页岛残杀原住民,也就是在俄罗斯的扩张下,库页岛的原住民人口损失惨重。到了18世纪初,库页岛这个名义上的中国领土逐步被日俄两国蚕食瓜分。鸦片战争之后,清王朝与西方列强之间的差距以及充分暴露,俄罗斯便再度打起了外东北和库页岛的主意,于是便有了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俄罗斯假借调停名义先后逼迫清朝签订《瑷珲条约》与《北京条约》,将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40多万平方公里中国领土鲸吞。
![]()
此后,便是日俄之间围绕库页岛的激烈争斗。其实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前,1855年日本与俄罗斯便签订《日俄下田条约》,将库页岛南北瓜分,该条约还规定了日俄两国关于千岛群岛的领土划分。俄罗斯从中国割走整个外东北后,又拿控制下的千岛群岛与日本交换,得到全部的库页岛。而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在甲午战争击败清朝后,便将俄罗斯视为了最大的敌人,日俄战争俄罗斯战败后,日本一度占领库页岛全岛,之后与日俄两国沿北纬50度再次将库页岛瓜分。日本还趁机向库页岛移民,时至今日,仍有极少数的日裔居民生活在库页岛上。后来,俄罗斯一战战败爆发十月革命,日本又一次北上控制库页岛全境,直到1925年,撤军回到北纬50度线以南。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苏联宣布对日作战,强大的苏联红军横扫日本关东军,库页岛从此彻底成为俄罗斯的领土。
三:库页岛的战略资源与价值
通过上文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对于古代的中国来说,库页岛无疑是所谓的“苦寒之地”,中原王朝对其实际管辖的收益远大于支出。但是,在近现代以来,随着在库页岛北部海域发现石油资源,这里立即成为日俄之间争夺的焦点。日本在一战曾短暂出兵西伯利亚包括库页岛北部,抢占石油资源便是一个重要原因。即使在1925年,日本撤军之后,依旧向当时的苏联政府请求开采库页岛的石油。对于掌握巴库油田的苏联来说,可能很难体会到日本对石油的迫切需要,苏联最终同意向日本出租库页岛北部部分油田45年的开采权,日本在二战太平洋战争爆发前,除了从美国进口石油之外,库页岛的油田几乎就是日本控制下的唯一石油资源。
![]()
二战后期,苏联对日宣战,苏联红军将日本在库页岛的势力全部逐出,岛上的大量日裔战后被遣返。苏联随即向库页岛大批移民,彻底改变了当地的人口结构,如今库页岛上生活的大部分人都是斯拉夫裔。俄罗斯在二战后对库页岛的石油资源进行了大规模开发,还在岛的北部形成一座石油城市奥哈,如今,库页岛上油气田几乎被开采殆尽,俄罗斯更多时候要依靠钻井平台前往远海探索石油资源。除了石油之外,库页岛上还有丰富的煤炭资源、林业资源、以及渔业资源等,苏联还利用日本在库页岛的留下的轻工业设施开办造纸厂等轻工业工厂。然而,当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开发远东的能力大大下降,如今的库页岛人口流失严重,逐步缺乏大规模开发的能力,库页岛与大陆之间的鞑靼海峡最短处只有7.3公里,苏联时期也没有修建一座跨海大桥,严重影响到库页岛今天的发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