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曝光!高中学历骗成高校副院长,学术圈"包装骗局"震碎三观…
11月19日,央视一则通报将江苏科技大学推上舆论风口浪尖:一名仅有高中学历的男子郭伟,竟在这所一本高校潜伏两年,不仅担任副院长,还手握博士生导师资格,主讲硬核专业课。这般离谱剧情并非电视剧杜撰,而是真实发生的学术圈丑闻,狠狠戳破了高校人才引进的虚假泡沫。
![]()
郭伟的履历堪称"完美到不真实":1994年陕西省高考状元(685分)、西安交大本硕连读、日本九州大学博士、德国国家科学院高级研究员、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手握170多篇SCI论文,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拿到手软。这份光鲜履历足以让任何高校心动,却藏着一戳就破的破绽——1994年陕西高考状元另有其人,SCI论文在数据库中查无踪迹,获奖名单与他毫无关联,德国科研机构更是否认其任职经历,哪怕发封邮件就能核实的信息,竟无人查证。
![]()
最终,江苏科技大学将其作为高端人才引进,给予副院长待遇,让他站上讲台主讲《位错理论》《晶体塑性强化机制》等专业课程。一个高中毕业生教博士生材料学,这般荒诞画面的背后,是郭伟精心设计的"商业式骗局"。
![]()
天眼查显示,他身为7家企业的法定代表人,丽水市汉宝科技、上海叁健新材料等公司的业务方向,与他在学校的研究领域高度重合。
![]()
他深谙"降维打击"之道,凭借对行业市场的了解,用商业领袖的演讲技巧替代专业知识,课堂上满是"攻克卡脖子技术""为深渊科考装备铸筋骨"的宏大叙事,听得学生热血沸腾、同事交口称赞。
![]()
他一边用高校"首席科学家"头衔为企业背书,一边用企业"研发成果"佐证学术能力,形成完美闭环;遇到专业追问便用"战略高维视角"岔开话题,成功掩盖知识短板,两年间骗过了全校师生。
![]()
这场骗局的得逞,本质是高校审核机制的系统性溃败。江苏科技大学通报中"材料审核把关不严"的表述轻描淡写,实则暴露了人才引进的致命漏洞。
![]()
引进副院长级人才,学历核验、论文检索、荣誉核实本是基础流程,却因学术功利主义沦为形式——海外名校学历成免检标签,外籍院士头衔被盲目追捧,SCI论文数量只看数字不辨真伪。学校为冲排名、争经费、撑门面,对光鲜标签趋之若鹜,却忽视了学术人才最核心的专业素养。
![]()
更令人担忧的是,郭伟并非个例。西北大学曾有高中学历的龚伟伪造复旦博士学位任职多所高校,近年"水博士""假院士"丑闻屡见不鲜。每次曝光后,往往以学校辞退当事人草草收场,人才评价体系的畸形、审核流程的形式主义从未得到根本改善。如今被郭伟指导两年的博士生,学术方向是否跑偏?国家投入的科研经费去向何方?审核失职的责任谁来承担?这些关键问题亟待解答。
![]()
学术圈本应是求真务实的高地,却沦为"包装至上"的骗局温床,这般荒诞景象引人深思。若不能破除对头衔光环的迷信,不建立严格的人才审核机制,不摒弃急功近利的学术功利主义,未来还会有更多"郭伟"混入高校。
解决问题的核心,在于回归学术本质,让真才实学成为人才评价的唯一标准。唯有筑牢制度防线,才能守住学术尊严,避免类似闹剧重演,还教育与科研一片净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