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
![]()
![]()
今年以来,桥西区将革除丧葬陋习、推行文明节俭办丧事作为移风易俗的突破口,通过创新宣传方式、丰富活动载体,引导群众逐步树立绿色、生态、低碳的殡葬新理念。
“百姓名嘴”唠家常,移风易俗入民心。“以前觉得白事就得大操大办,不然就是不孝,听了‘小西名人’宣讲团的讲解才明白,厚养薄葬才是真孝顺。”刚从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出来的居民李大姐感慨地说。该区组建百姓名嘴、老党员、先进典型等“小西名人”宣讲团,充分利用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开展“殡葬移风易俗 树立文明新风”“文明殡葬树新风 移风易俗进万家”等殡葬专题宣讲60余场,变书面语为家常话,通过聊天唠嗑的方式解说移风易俗重要性,受众群众达2000余人。
文艺舞台演新风,潜移默化润无声。“春风吹拂气象更,移风易俗树新风……”在“民星村晚”的舞台上,一支表演队正用自编自演的三句半节目,赢得观众的阵阵掌声。区里充分发挥“银龄文明使者”“红领巾文明使者”“网络文明使者”三支队伍作用,将民俗解读、诗词诵读、红歌联唱等多种文艺元素融入其中,自发组成表演队伍在百姓舞台进行表演,党员干部、退休职工、校师生、志愿者约3000余人积极参与,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创作形式杜绝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现象,在潜移默化中推动移风易俗深入人心。
线上线下齐发力,绿色祭扫成风尚。“先生,我们用鲜花换您手中的纸钱好吗?同样能表达哀思,而且更环保、更安全。”今年寒衣节,在八角台人民公墓,工作人员与市民张先生完成了纸钱和黄白菊花的交换。该区通过农村“大喇叭”、微信矩阵群、张贴海报等形式,向广大城乡居民发放材料6000余份,张贴标语海报30张。在清明节、中元节等传统节日期间,以鲜花换纸钱、发放环保袋等多种方式引导群众文明祭扫,累计服务市民达20万余人次。(赵彩芬 王润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