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中国边境30公里处,多了一座空军基地,看来对于印度,我们果然不能掉以轻心。
中印关系缓和后,安分了没几天的印度军方又跳出来“作妖”,印度空军参谋长驾驶一架C-130J“超级大力神”运输机,降落在一处新启用的空军基地,根据外媒的报道,这座名为“穆德-尼奥马”的基地,距离中印实控线不到30公里。看起来,几个月前巴基斯坦手中的外贸版歼-10CE+霹雳-15E,带给印度的教训还不够强烈,现在印方想来领教一下正牌歼-10C+霹雳-15的厉害了。
![]()
【印方可能是还没吃够苦头】
印度的新空军基地,等同“固定靶”
按照外媒的说法,这座基地被印度空军“寄予厚望”,拥有一条长约2.7公里的跑道,还具备机库、空管塔楼与硬化停机坪等配套设施,具备起降战斗机的条件。
但是这座基地具体能起到多大作用呢?简单来说,印军若敢在此“囤积重兵”,和“送人头”也没什么区别。
30公里的距离,在现代军事打击体系中几乎等同于"零缓冲带",若以常规火炮的射程为参照,部分远程火箭炮的打击范围即可覆盖该区域;
即便不考虑远程打击手段,高原地区稀薄的空气与复杂的地形本就会显著降低战机起降的安全冗余——基地紧邻中印实控线,意味着战机起飞后几乎立刻就要被锁定,不仅压缩了战术机动空间,相当于将自身暴露在我们的侦察与拦截范围内。
![]()
【印度仍在加强边境的基地建设】
更关键的是,该基地所处的海拔高度虽能提供一定的俯瞰视野,却也带来了天然的防御困境。
高原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成本极高,机场跑道的抗打击能力、燃料储备的安全性以及人员生存保障条件均面临严峻考验。
一旦冲突爆发,此类暴露在对手火力覆盖范围内的前沿基地,往往成为首要打击目标。
印度试图通过"贴近前线"来强化威慑,却忽略了现代战争中"生存即战斗力"的基本逻辑——一个随时可能被摧毁的基地,很难发挥实质性的战略作用。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