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小川
![]()
《雨花台》剧照。 常小川供图
故事要从10年前说起。
2015年仲夏,南京话剧团排练厅的灯光为话剧《雨花台》亮起。初读剧本,许包野与叶雁萍的故事便抓住了我的心。这对革命伴侣一生相聚仅10天,此后便是天人永隔与无尽的等待。叶雁萍在潮汕老家苦苦等待50多年,直至病重才得知丈夫早已牺牲。
叶雁萍跨越半世纪的寻夫信字字泣血,藏着一个女子对丈夫此生不渝的爱情,更映照着革命家属深明大义的坚韧。
为贴近叶雁萍这个角色,我无数次走进雨花台烈士陵园,在史料馆泛黄的信笺前驻足,深深震撼于共产党员的信仰与坚守。在许包野写给妻子的信中,有这样一段深情告白:“我虽有一管笔,但我写不出字。我虽有一张纸,但我想不出话。可爱的雁儿,你若到了南边,见了我的爱人,你可对她说道:祝你平安。”这位留洋归来的学者,被捕后遭受敌人的酷刑却始终毫不妥协,直至牺牲。
在剧中,我还饰演了一位无名烈士。当我衣衫褴褛、锁链缠身地站上舞台,哪怕铝制锁链做了防护,一场排演下来仍磨破了皮肤。这份痛感让我穿越时空,真切感受到英烈们的痛楚与不屈。每到烈士们面对熊熊大火慷慨赴死的段落,每当众人激昂念出“国不可以不救,他人不去救,则唯靠我自己”时,山鸣谷应,天地低昂,台上台下无不肃然。
“荆棘丛中落足易,月明帘下转身难。”他们那样年轻,最小的年仅16岁;他们多数出身优渥,本可享受安逸生活,却毅然选择了最艰险的革命之路!
《雨花台》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巡演近200场,每场谢幕时观众掌声久久不息。在高校巡演中,许多学生看完后和我交流,直言“‘守住秘密就是守住信仰’这句台词直击人心”,“回去就递交入党申请书”。这让我真切体会到信仰跨越时空的感召力。
10年间,我的每一场演出,不仅把历史呈现给观众,也用信仰淬炼着自身。渐渐,我的身份从演员转变为团长,如何让历史“活”起来、让英雄“站”起来、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这不仅是艺术问题,更是信仰赋予的使命。
在将经典IP《人间正道是沧桑》搬上话剧舞台时,我们没有简单复刻剧情,而是以杨瞿两家的命运为脉络,将重大历史事件转化为可感的人物情感,让恢弘历史落进人间烟火。该剧全国巡演,走过67个城市。有90后观众留言:“原来革命历史里,藏着这么多滚烫的人生”。
2024年推出的原创话剧《南京有个小西湖》将镜头对准城市更新中的民生故事。为还原真实的市井烟火气,我带领主创扎根小西湖街区采风调研,与居民同吃同住,最终处成了邻居、亲人。这部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引发观众强烈共鸣:“从街坊故事里,看懂了新时代的担当”。这让我更加确信:以信仰为底色的创作,永远能打动人心。而这种确信,始于10年前的话剧《雨花台》。
好的主旋律作品,能让观众在情感共鸣中与历史对话,在精神洗礼中汲取前行的力量。作为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我们当以舞台为卷,以信仰为笔,创作有筋骨、有思想、有温度的作品。
十年风雨,十年成长。雨花英烈的精神是那道光,一直照亮着我前行的路。
(作者为江苏省南京市话剧团团长、一级演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