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刘素楠
界面新闻编辑 | 庄键
尽管尚未正式开园,但在上海松江的6G信通智谷产业园(下称信通智谷)内,每个月都会迎来十余家创新企业注册落户。
“中国‘星链’看上海,上海看两个区,闵行有火箭,松江有卫星。”11月18日,一家星载计算机初创企业负责人向界面新闻透露公司选择入驻信通智谷的关键原因。
当天举行的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松江区经济委员会主任李磊提前透露了信通智谷的战略定位:根据上海市未来产业战略布局,松江正建设上海6G未来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约2.4平方公里,聚焦“6G+卫星+AI”。
松江希望以下一个五年为期,培育规模超1000亿元的未来产业。
6G(第六代移动通信)是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制高点,我国已将6G发展纳入国家战略。
《上海市6G未来产业培育方案(2025-2030年)》明确提出,要发挥上海在人工智能、集成电路和通信领域的叠加优势,抢占“移动智联体”时代的全球先机。到2030年,上海要成为我国首批6G商用部署城市。
“6G+卫星+AI”则是松江6G产业的鲜明特色。
“松江原有的信创产业基地拥有6G产业发展的技术底座,而松江机器人产业、智能终端和模组等产业在松江有很好的基础,而卫星互联网产业需要6G的支撑。”信通智谷董事长金军对界面新闻介绍,6G产业将围绕空天一体化整个链条布局,而且要对每个关键点的上下游进行整合。
在6G领域,松江重点布局空天地一体化网络、智能终端、高端测试仪器仪表等六大领域,同时面向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智慧港航、低空经济乃至脑机接口等前沿领域,超前布局6G的先导融合应用试点。
在信通智谷,最常被提起的人是马斯克。
中国企业对标的是SpaceX公司的星链(Starlink)卫星互联网项目,这是一个由近地轨道小卫星组成的全球通信网络。
从2019年发射首批卫星以来,截至今年10月,SpaceX成功发射了314批星链卫星,累计发射量突破万颗,规模为全球之最。
低轨空间容纳的卫星数量有限,根据国际电信联盟(ITU)的规则,卫星绕地球运行采取“先登先占、先占永得”的原则申请轨道和频段资源。
时不我待,中国正在迎头追赶。据《瞭望》报道,目前我国规划了3个“万星星座”计划,分别是GW星座、千帆星座和鸿鹄-3星座。
GW星座由中国星网运营,计划打造由1.3万颗卫星组成的中国星链主体;千帆星座由垣信卫星运营,计划实现1.5万颗卫星组网;鸿鹄-3星座由蓝箭鸿擎科技主导,计划在160个轨道平面上发射共1万颗卫星。
垣信卫星便是松江卫星互联网产业的链主企业之一。该公司主导的千帆星座是中国首个进入正式组网阶段的巨型低轨商业卫星星座,分三期部署。
一期部署648颗卫星,提供区域网络覆盖;二期部署648颗卫星,提供全球网络覆盖;三期规划超过1.5万颗卫星,提供多元业务融合服务。
松江也以千帆星座为契机,打通了一整条产业链,区域内已集聚移远通信(全球通信模组龙头)、格思航天(卫星制造)、垣信卫星(巨型星座运营商)、创远信科(高端测试仪器)等链主企业,形成从地面到卫星、从模组到整机的完整卫星互联网产业链条。
![]()
摄影:界面新闻记者刘素楠
在“6G+卫星+AI”这个交叉领域,也集聚了一批创业团队。
“刚听说上海有6G产业园,我们就找过来了。”国科嘉则总经理王金龙说。该企业今年在园区孵化成立,主要从事6G移动通信系统及终端设备研发。
2024年,工信部发布《关于推动卫星通信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2030年实现卫星通信千万用户规模的目标。这也意味着,卫星通信产品将从专用转向通用。
王金龙认为,从中远期看,随着新兴终端直连,低轨卫星等技术成熟,卫星互联网将向天地一体方向演进,推动实现新兴应用场景,如野外施工、深度驴友等刚需群体,预计每年将产生120亿元的卫星流量费,个人应急通信可产生140亿年服务费,国际漫游有每年95亿元的增量空间。
除此之外,海洋牧场、泛在低空无人机和长途汽车运输等新拓展市场或将带来每年586亿元的增量规模。
据信通智谷董助、投资总监孙学伟介绍,园区的“六极星通”高质量孵化器由中科院背景的专业团队运营,推出了联合孵化、转型升级、服务换股、IP转化合作四类孵化模式。
园区设立了1亿元“6G信通智谷雏鹰培育计划”专项资金、3亿元规模6G产业孵化基金,撬动不低于20亿元的产业引导基金池。信通智谷对初创企业出手极快,在引入民航智能安检企业昊兆航科时,仅用时一个月零八天。
界面新闻在此次采访中还获悉,松江正联合全市之力,协同中国信通院、中科院系统、新微泛在等顶尖机构和区内龙头企业,建设6G概念验证与测试服务平台,该平台将打通从“核心器件-模组终端-系统设备-应用场景”的工程化验证与中试熟化通道。
“测试验证已成为影响卫星互联网产业高速发展的核心环节之一。”新微泛在执行董事金圣尧指出,2025年是中国低轨卫星互联网的关键爆发年,预计未来3-5年形成全球覆盖能力,与SpaceX星链展开竞争。然而传统测试手段依赖星地联试和在轨测试,成本高、效率低,且单设备级验证无法完整覆盖系统测试场景和性能测试要求。
为此,新微集团联合上海新一代未来通信技术与团队,共同发起成立了国内首家运营商级基于全实物的第三方开放测试服务平台新微泛在。
除了布局长三角,新微泛在也在南京、福州、深圳、川渝等地区布局合作。“我们的使命是赋能行业的创新者和应用方,将卫星互联网直连技术从试验场推广到应用场。”金圣尧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