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正热播的《唐朝诡事录之长安》第二篇章《成佛寺的哭声》里,炸出了一件“硬核级”文物,它不仅造型自带盛唐气场,还和“哭声谜案”的真相紧密相连。

![]()
没错,就是武则天金简,也是这位铁血女帝晚年最直白的“内心独白”。
随着剧情的推进,金简所蕴含的历史价值也被网友们知晓。剧里的金简是悬疑剧情的“命门”,而现实中藏在河南博物院的那枚,才是真正的“千年硬核文物”。今天咱们就一起来看看,这枚“金简”的故事。
“武则天金简”现藏于河南博物院
这件文物原型藏于河南博物院,目前在2楼7展厅展出。金简长度为36.2厘米,宽8厘米,重223.5克,90%高纯度黄金制作而成,上面主要内容为武则天祈福苍生。
这不仅是中国目前发现的唯一一枚金简,更是迄今发现的武则天所遗留的唯一一件与她本人有关的可移动文物。
![]()
影视剧中,金简被投掷于嵩山,与它的真实命运高度吻合。卖炭翁“意外捡到”金简,恰好和现实中文物的发现过程形成呼应。

1982年5月21日,登封市唐庄乡王河村农民屈西怀在嵩山太室山峻极峰的一处石缝中发现了一个金质的长条片。最初,他以为这是一张包果子的黄纸片;后来,他发现它不是纸片,又将其误认为铜片;最终,村里识字的人认为这可能是一件文物。于是,屈西怀将这件文物上交给了登封人民政府。千年金简,得以面世。
作为河南博物院的九大镇院之宝之一,武则天金简的周围,总是围绕着无数围观游客,小小一片金简,诉说悠悠历史往事。
![]()
武则天投龙金简,刻下她晚年的心愿
在金简正面,錾刻了双钩楷书铭文3行63字:
“大周国主武瞾,好乐真道、长生神仙。谨旨中岳嵩高山门,投金简一通,乞三官九府,除武瞾罪名,太岁庚子七月甲申朔七日甲寅,小使臣胡超稽首,谨奏。”
大意就是:我大周皇帝武曌,虔诚信奉道教,希望长生不老,投金简乞求三官九府诸位神仙,免去我在人间的罪过吧。太岁庚子七月庚子七日甲寅,也就是公元700年的七月初七。
![]()
“大周国主武曌”点明了投简人的身份。从简文“好乐真道,长生神仙”中可以看出武则天的信仰。“除武曌罪名”是请求解除灾祸、获得长生的用语。可以看出武后的晚年,追求道教精神世界以及对自己做过的事情有过深刻反思。根据内容,可以认定这是武则天所制的投龙简。
“简”也叫作“简牍”,是古人的一种书写材料,主要用狭长的竹片或木片削制而成,用于记录各类事项、书写各类典章等。目前我们发现的有铜简、银简、玉简等,金简则为首次发现。
![]()
“投龙”是古代帝王为祈求平安、免除灾祸举行的活动,往往会在三个简上书写祈愿内容,奏告三官,即投龙简。三个投龙简分别是:山简——投于高山之中,土简——埋于地底之下,水简——投于潭洞水府。而这枚发现于嵩山的金简,也就是武则天投下的山简。
为何武则天偏偏选在嵩山投递金简呢?这就要从她与嵩山的不解之缘说起,女皇一生曾多次至嵩山一带巡游、祭祀,并亲临嵩山封禅。在中国历史中七位举行过封禅的帝王,有六位都将地点选在了泰山,唯有武则天于嵩山封禅。
公元696年,武则天改嵩阳县为登封县,阳城县为告成县,以表“登封嵩岳,大功告成”之意。有意思的是,嵩山似乎真的能给她带来好运,公元700年武则天大病一场,朝中大臣便道嵩山为其祈福,后来武则天的病竟真的好了。
公元700年农历七月初七,77岁的武则天来到嵩山,刻下一通投龙金简,派遣道士胡超在嵩山山门投下,以求除病消灾、长生成仙。这是武则天晚年向上天祈求的心愿。
![]()
5个自造“异体字”,体现武则天的政治思想
这枚金简更重要的价值还在于,上面有5个武则天自造的“异体字”,为“圀”(国)、“瞾”、日、月、臣。
这些字体现了武则天的统治思想,如她自己的名“瞾”字,为日月当空,光照万物。而“圀”字较为曲折,据《正字通》载:“有言国中或者,惑也,请以‘武’镇之。”但改后像武氏被困,于是又改成“圀”,意为国家统御八方,八方之民悉为掌握。“日”“月”“臣”也各有寓意。
![]()
武则天称帝以后为了彰显她的标新立异,表达她的政治意图,先后创造了19个自造文字。这些自造文字基本是在原有文字基础上加以改造。
所造文字一是武则天年号如:载初、天授、圣历、证圣等。二是年、月、日、星、天、地、人、臣、君、国等国家公文、书信、文章常用字。三是武则天自己的名“瞾”。
武则天通过造字宣扬她的治国方略,传达她的对于国家、人臣、天地的思想,树立她作为人君崇高的地位。
可由于这些字既复杂难懂,又背离了中国传统汉字的成字原则,所以武则天退位后就不再使用,直至今天已销声匿迹。这枚金简上的武则天自造字,无疑是宝贵的历史物证。
![]()
一枚小小的金简,跨越千年岁月留存至今,让我们得以窥见武则天时期的政治思想与投简制度,既是一代女皇的风采写照,也是当时思想、制度与文字的鲜活缩影。
如今这枚金简在电视剧中重现,那份跨越时空的联结仿佛悄然复苏,重新走进大众心中。更盼有更多优秀文艺作品,继续以这样生动的方式挖掘文物故事、传递文化底蕴,让传统文化在当下持续焕发新生。
你见过这枚武则天“金简”吗?
你还知道河南博物院的
哪些镇院之宝呢?
快来评论区留言分享
综自河南博物院、央视新闻、博物馆圈、汉服、视觉中国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