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内娱最玄妙的事儿,得算官媒给王一博改了名。宣传新纪录片时,一向严肃的官方直接敲出“王亿博” 三个字,网友先乐了:这是夸他视频播放量破亿?但再联想前几天48小时内被央视四次点名的阵仗,才发现这哪儿是谐音梗,分明是官方盖章的 “身份认证”。
![]()
这四次点名简直像开盲盒,每次都开出不同惊喜。11月11日那天,央视新闻先用他的歌致敬空军成立76周年,文案里明晃晃标着名字;转头全运会表情包又嵌了他的元素,体育圈和娱乐圈来了波跨界握手;
同一时间,联合国气候大会的报道里,他以中国青年代表身份出镜;第二天央视又把他标为 “音乐提供者”,四天连刷四次存在感,比打工人的KPI更新还勤快。
![]()
直到“王亿博” 这个称呼出现,大伙才后知后觉:这哪是简单点名,分明是官方在说 “自己人”。
要知道内娱 “上岸” 向来难如登天,而一个 “亿” 字,把他从 “流量明星” 的待定区,直接划进了 “青年榜样” 的核心圈 —— 毕竟能当主流声音的 “扩音器”,可比单纯卖货吸金金贵多了。
这时候再翻出韩红那句 “王一博,你真的让人爱,爱你,是值得的”,突然懂了这评价里的分量。
![]()
谁能想到,现在被官媒追着夸的“王亿博”,当年也是在争议里滚过来的。2023年《无名》路演,一句 “问题没有意义” 被断章取义,直接被卷进 “绝望的文盲” 讨论,央媒配图批评虽没点名,他却成了舆论靶心。
后来工作室放出完整采访,导演也站出来说他对角色理解得通透,才知道是镜头 “掐头去尾” 惹的祸。
![]()
去年《追风者》播完更热闹,他演男主没拿白玉兰提名,搭档王阳入围,两边粉丝差点吵翻天。结果俩当事人直接出面降温,王一博闷头发了段角色创作手记,字里行间全是对表演的琢磨,反倒让网友看清:这小子不爱辩解,就爱跟作品较劲。
但较劲这事儿,王一博从出道就没停过。2014年以UNIQ成员身份出道时,他还是个在舞台上努力找准站位的少年,短短几年就把 “斜杠” 焊在了身上:《天天向上》的主持人席位坐得稳,《创造101》的舞蹈导师当得专业,连摩托车赛都能拿冠军。
最狠的是拍《这!就是街舞3》,脚踝扭伤了还硬扛着上水舞台,旋转跳跃一套动作下来稳如泰山,疼得攥紧拳头的样子反倒成了名场面。
![]()
现在的他更“疯”,放着舒服的剧组不待,偏要往苦里钻。为拍穿山甲纪录片《寻护者》,冒着暴雪扎进广东山区,素颜跟着科研人员找踪迹,零片酬不说,还带动百万粉丝承诺拒买穿山甲制品,片子直接拿了黄河奖。
前段时间刚从5005米的西藏雪山下来,顶着高原反应帮着采冰芯,转天去发布会,顶着个 “妈妈辈羊毛卷” 发型,脸蛋肿着扣手,活像刚加班完的打工人 —— 这哪是顶流,分明是 “旷野探险家”。
![]()
这些较真劲儿,终于攒成了实打实的认可:福布斯中国名人榜拿过第二,金鹰奖观众喜爱的男演员揣进兜里,现在还成了联合国气候大会中国角形象大使。
官媒喊他“王亿博” 那天,有网友算过账:他主演的剧播放量破亿,公益带动参与人数破亿,连传递的正向价值都能影响上亿人 —— 这 “亿” 字,还真不是白加的。
![]()
当年韩红说他“值得爱”,或许早看透了这小子的本质:流量是附加题,靠谱才是必答题。从被争议裹挟到被官方盖章,王一博用了十年证明:内娱从没有捷径,所谓 “上岸”,不过是把每一步都踩实罢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