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运会女排赛场的灯光渐次熄灭,当天津女排的姑娘们相拥而泣,镜头对准了眼眶泛红的李盈莹。
这个被球迷爱称为“妹妹”的25岁主攻手,在赛后采访中轻声却坚定地说出“下一步要出国打球”时,全网球迷的心情瞬间被喜悦与不舍填满——喜悦她终将奔赴更广阔的赛场,不舍这个陪伴了我们八年的姑娘,要离开熟悉的津门热土。
![]()
时间倒回2010年的那个秋天,10岁的李盈莹背着小小的行囊,独自踏上从齐齐哈尔开往天津的火车。1400公里的路程,载着一个女孩对排球的懵懂向往,也藏着远离父母的惶恐不安。
初入天津女排青训队的日子,高强度的训练让这个瘦弱的小姑娘每天以泪洗面,训练时哭、给妈妈打电话时哭、深夜躺在床上还在哭,最崩溃的一次甚至在楼道里嚎啕大哭,惊动了整个楼层的队友和教练。
但当教练问她“要不要放弃”时,这个倔强的左手姑娘摇了摇头——从那天起,泪水变成了汗水,楼道里的哭声变成了训练馆里的呐喊。每天加练3小时一传,反复打磨扣球细节,即使脚踝旧伤复发,也只是简单处理后便重返赛场。
这份坚持,为她日后的横空出世埋下了伏笔。
![]()
2017-2018赛季,18岁的李盈莹迎来了职业生涯的“高光元年”。在与上海女排的五局大战中,她单场轰下45分,打破了朱婷保持四年的联赛单场得分纪录,一战成名。
那个赛季,她以单赛季804分的惊人数据创下联赛历史最高分,毫无悬念地拿下MVP,帮助天津女排捧起冠军奖杯。
从青训队的爱哭鬼到联赛赛场上的“得分机器”,人们惊叹于她1米95的身高、3米18的扣球高度,更记住了她左手暴扣时的凌厉与坚韧。
![]()
此后的八年,李盈莹成为天津女排的绝对核心,带领球队豪取五个排超联赛冠军,多次斩获“最佳主攻”称号。
在国家队的赛场上,她同样不负众望:2018年随队拿下世联赛和世锦赛铜牌,2019年助力中国女排世界杯11连胜夺冠,2023年世界女排联赛以291分的总得分和49.8%的进攻成功率当选最佳主攻,2024年巴黎奥运会成为球队的技术核心,即便2025年泰国世锦赛中国女排仅获第九名,她依然是队伍中最稳定的得分点。
从青涩新人到全能主攻,她用一次次精彩的扣杀、一次次关键的救球,兑现了“付出多少就会回报多少”的承诺,也成为无数球迷心中“女排未来十年领军人物”的不二人选。
很少有人知道,这份耀眼成绩的背后,是天津女排早已为她铺就的留洋铺垫。
从2021年开始,俱乐部便为她聘请英文私教,每周三节课雷打不动,还请来欧洲体能师制定对标欧冠的训练计划。
全运会的落幕,成了最好的告别礼——尽管队伍最终获得第五名留有遗憾,但李盈莹用九场比赛的坚守,为这段津门岁月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当米兰女排官方以“重磅交易”宣布签下她,人们才明白,这个在国内赛场早已无敌的姑娘,始终渴望跳进“冷水池”,与博斯科维奇、埃格努这些世界顶级重炮手正面较量。
球迷的不舍,藏在每一条留言里:“以后在排超赛场,再也看不到穿7号球衣的妹妹了”“天津女排的主攻线,少了最靠谱的那一环”“习惯了看你为天津队冲锋陷阵,突然要去意甲打球,真的会想你”。
我们习惯了她在天津主场接受全场欢呼,习惯了她与王媛媛等队友默契配合,习惯了赛后她腼腆地说“谢谢球迷支持”。
这份不舍,是看着自家孩子长大成人的牵挂,是见证陪伴多年的球员远行的怅然。
![]()
但球迷更多的,是发自内心的祝福。
我们知道,意甲联赛有更快的节奏、更强的对手,也有更严苛的舆论环境,但米兰俱乐部早已备好中文翻译、食堂里的白粥酱油,甚至从天津空运她爱吃的辣条,这份细致让我们少了几分担忧。
我们期待12月8日米兰主场对阵诺瓦拉的首秀,期待在欧洲赛场上看她与埃格努联手冲击意甲冠军和欧冠奖杯。
正如她所说,“永远是天津女排的一份子”,无论身在何方,她身上的津门烙印永远不会褪去。
![]()
有人说,运动员的巅峰期很短,出国打球是一场豪赌。
但李盈莹的选择,是对梦想的执着,也是对中国排球国际化的助力——她的留洋之路,终将为更多年轻球员铺就坦途。
我们祝愿她在米兰一切顺利,脚伤早日痊愈,在异国他乡收获快乐与成长;更期盼多年以后,当她倦鸟归巢,能再次穿上天津女排的战袍,在熟悉的赛场继续绽放光芒。
![]()
津门飞絮已乘风,莹光万丈照前程。
李盈莹,愿你此去繁花似锦,再归仍是少年模样。
球迷们会永远在身后为你加油,等你回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