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小雪,冬雪少!下午小雪,冬雪多”,这句流传千年的农谚,是祖辈们,观天察地的生活智慧。
随着2025年小雪节气临近,这个藏在时辰里的气候密码,再次勾起人们,对冬日的期许与探寻,今年的小雪,究竟在几点?
![]()
答案早已由天文测算揭晓:2025年小雪节气,将于11月22日14时38分正式交节。这个精准到分钟的时刻,并非随意判定,而是基于太阳公转规律的科学结论。
古人将地球绕日轨道,划分为24等份,每到太阳到达黄经240°的瞬间,便是小雪降临之时。如今借助精密观测技术,我们得以精准捕捉这一节点,延续着对节气文化的传承。
为何老辈人,如此看重小雪时辰?这背后藏着朴素的气候逻辑。小雪作为冬季第二个节气,标志着气温骤降、降水形态由雨转雪的关键转折。
![]()
农谚的智慧的在于,下午交节意味着,冷空气势力已足够强劲,且能持续向南扩散,冷暖气流交汇频繁,自然让整个冬季的降雪概率大增;
而上午交节时,地表余热未散,会中和部分寒气,冷空气势力较弱,降雪也就相对偏少。这与现代气象学中“大气环流变化,影响降雪频率”的理论不谋而合。
在农耕时代,这句农谚,是实打实的生产指南。若小雪在下午,农民便会提前备足柴火、给小麦浇足封冻水、为果树刷白防冻;
![]()
若是上午小雪,则侧重麦田保墒,防范冬季干旱。即便如今有了精准天气预报,这些经验仍在提醒我们,顺应自然节律。
2025年下午14时38分的小雪,按农谚预示着一个雪量充沛的寒冬,对北方麦田而言,这正是“瑞雪兆丰年”的好兆头,积雪能冻死害虫、保墒增肥,为来年丰收埋下伏笔。
除了预判降雪,小雪时辰,还关联着生活起居。下午交节的寒冬,需更早添衣保暖,尤其注重腿脚防护;
![]()
饮食上可多吃羊肉、萝卜等温补食材,顺应“冬藏”之道。而那些流传的配套农谚,如“小雪封地,大雪封河”,更在提醒我们,抓紧完成农田收尾工作,做好过冬准备。
当然,农谚是大概率规律,而非绝对定论,降雪还受地形、洋流等多重因素影响。
但这并不妨碍珍视这份文化遗产,它是祖辈与自然相处的智慧结晶,是节气文化中最鲜活的部分。
![]()
2025年14时38分的小雪,带着“冬雪多”的美好预示,即将拉开寒冬的序幕。
无论是农人的田间准备,还是普通人的添衣保暖,都不妨循着这份古老智慧,顺应自然、敬畏自然。
小雪已至,愿每一场冬雪都如期而至,为大地披上银装,也为生活带来安稳与期许。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