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新华日报)
□ 胡阳梅 毕建宇
挖掘机长臂挥舞,管廊蜿蜒盘桓,塔罐高耸林立,装满货物的车辆往来穿梭……初冬时节,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内热潮涌动,这片干劲十足的热土,澎湃着发展新动能。
作为江苏沿海开发的重要经济增长极之一,徐圩新区已形成盛虹石化、卫星化学、中化循环经济产业园三大石化产业集群,集聚了包括韩国SK致新包装领域新材料、长华化学二氧化碳聚醚及高性能多元醇等10余个下游产业链项目。2024年徐圩新区规上工业总产值2050亿元。“近年来,我们把招商作为重中之重,聚力打造招商引资‘强磁场’,加快引进一批支撑带动效应强、强链补链延链程度高、具有典型示范引领作用的产业项目,形成‘引进一个、带动一串、辐射一片’的集群效应,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徐圩新区商务和投资促进局局长杨成说。
龙头带动,集群优势持续凸显
不久前,盛虹石化10万吨/年POE项目成功投产,首批320吨优等产品同步发车交付。随着盛虹石化的POE实现量产,中国光伏产业将彻底告别“天价进口膜”的历史,每年可为下游企业节约成本超50亿元。目前,盛虹石化已成为全球唯一同时自主供应EVA和POE的企业,拥有“原油—烯烃—高端膜”一体化产业链,建成全球最大高端膜料生产基地。
10月16日,质子汽车核心零部件制造基地项目落地徐圩新区。这一重大项目落地,是徐圩新区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招商版图上落下的又一枚“重磅棋子”。
重大项目是引领投资、支撑发展的“压舱石”。去年以来,徐圩新区持续提升重大产业发展能级,我国首个工业用途核能供汽项目——“和气一号”建成投用,盛虹商业油气储运基地、高端深加工产业链等项目加快推进。今年1至10月,徐圩新区33个省市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26.9亿元。在徐圩,一个个重大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拔节生长。
“伴随着盛虹石化、卫星化学、中化循环经济产业园等‘链主’企业的落地,园区吸引了大量为其提供配套产品、物流、仓储、技术服务的中小企业,这不仅降低了龙头企业的运营成本,更在园区内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增强了整个产业的抗风险能力和竞争力。”杨成说,“我们将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提升区域发展集中度,增强园区发展韧性。强化资源综合利用能力,持续完善‘一根管廊集聚一条产业链’招商机制,积极培育装备制造业矩阵,深度布局1—2个新兴及未来产业,构建‘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港口物流加工’四位一体产业生态。”
主动融入全球化工园区坐标系,徐圩新区以产业链为基础,夯实创新链,完善供应链,着力打造全球领先的高端石化产业集群。
精准发力,打造招商引资“强磁场”
修订印发《徐圩新区科学招商精准招商工作方案》《加强新形势下招商引资工作的若干措施》等文件,进一步提升招商引资工作质效;组建云湖科技招商和洋井科技招商2个专业化招商公司,全员实行“底薪+季度考核+招商奖励”的薪酬制度,推动招商工作市场化、专业化、精细化;主动融入全市一体招商机制,7人被长期派驻在长三角、粤港澳等6个市级招商中心,聚焦产业链头部企业、上市公司、高精尖技术企业,逐家上门摸清项目规划,洽谈合作意愿,提升驻点招商成效……今年以来,徐圩新区积极营造全员招商的浓厚氛围,全力推动招商引资工作提速、提质、提效。
在招商实践中,徐圩新区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并举,招商足迹覆盖多个省份,工作成效显著。“聚焦‘强链、补链、延链’核心目标,我们精准锁定产业方向与项目定位,一方面,大力引进支撑带动效应突出的龙头产业项目,以重点项目引领产业集群化发展,夯实经济根基;另一方面,积极对接具有创新示范价值的科研项目,推动创新成果转化落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徐圩新区商务和投资促进局负责人陈逸洋说。目前,徐圩新区重点在谈项目共有38个,计划总投资930亿元。
徐圩新区长期坚持将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全力推进,充分发挥盛虹石化、卫星化学、中化循环经济产业园三大龙头产业的规模效应,重点发展烯烃、芳烃下游延伸项目的高端深加工产业链,做好重点方向的招引与布局,赋能园区高质量发展。
——立足石化产业基地原料资源和比较优势,开展产业链招商,结合现有石化企业配链补链需求,加快构建现代化石化下游产业链体系,重点招引现有产业补链延链及具有发展潜力的高端紧缺化工新材料项目。依托徐圩港区海洋资源禀赋,强化高端船舶与高端装备产业项目招引,加快布局海工装备、船舶总装及配套产品制造等海洋产业体系,进一步推进港产城融合发展。
——推动航运要素发展,加快引进国际知名港航服务企业和机构总部在园区布局。围绕徐圩新区港口及岸线资源,重点洽谈招引大宗资源物流、加工及配套码头建设项目,在大宗资源进出口深加工项目及港口码头共建共享等区域合作上取得突破。
——围绕化工“卡脖子”技术,联合具有先进科研力量、引领技术革新的科研机构、科研院所及科技创新平台,开展关键“卡脖子”技术攻关,招引化工院所、重点实验室等落地,提升园区科技研发创新水平。精准招引国内行业领先的头部企业和化工龙头企业,紧盯外资类世界500强企业及行业影响力强的领先企业,并大力招引和培育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和创新能力的专精特新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抓招商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我们将统筹做好项目信息第一时间对接、企业诉求第一时间响应、资源要素第一时间配置,对在谈项目及时开展信息对接和预审把关,重点项目难点、堵点及时予以协调解决,全力以赴打好招商引资‘主动仗’。”陈逸洋说。
做好服务,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污水处理费每吨降低1.82元,算下来我们每年能节省492万元!”日前,盛虹石化产业集团公用工程事业部相关负责人说,“这笔省下来的钱,我们立刻投向了技术创新。”
“通过生产工艺优化提升效率,我们将降低的污水处理成本让利园区企业,去年一年为园区企业优惠1000万元左右。”江苏方洋水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江云说。江苏方洋水务公司主动调研成本空间,徐圩新区经济发展局联动多部门启动调价程序,最终推动政策落地,让企业真切感受到“真金白银”的支持。
为了当好园区水环境综合治理“管家”角色,江苏方洋水务有限公司突破了传统的污水处理模式——“企业厂内预处理+园区集中处理”模式,采用“一企一管、一企一罐、分类收集、分质处理”的精细化管理体系,显著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
据统计,占地600亩的连云港石化基地工业废水综合治理中心,目前具备13.2万吨/天污水处理能力和17万吨/天污废水再生处理能力,实现园区污废水70%再生回收利用,年污水减排量达3800万吨。2024年累计为企业节约治污成本超2000万元。
想企业所想,主动靠前服务。今年以来,徐圩新区持续增强园区管理软实力,在建设阶段,企业服务人员帮助企业提供手续帮办服务,为企业创造真正的“零延时”落地体验。在运营阶段,园区通过发挥国有企业公共服务职能,推动企业降低交通、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成本,营造优质的营商环境。
“紧扣打造万亿产业集群、建设全球有重要影响力石化园区目标,我们将在强链补链延链中做优产业生态,在项目培育壮大中夯实发展根基,加速推动与周边石化拓展区联动成片、链群成势,带动形成超千亿吨级石化下游产业,铸强连云港工业经济发展‘主引擎’。”徐圩新区相关负责人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