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法治日报)
转自:法治日报
□ 本报记者 张 冲 □ 本报通讯员 赵雅雯 郭美琳 “多亏了李法官,咱家这地总算有着落了……”玉米地里,村民老徐拉着法官李雪梅的手,声音微颤着说。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将平安建设效能提升到新高度。在黑龙江省伊春市嘉荫县,全会精神正通过这样一个个“小案件”的公正审理,化作司法为民的生动实践。 老徐与邻居因承包地边界问题争执不下,双方就相邻的两垄地及附属农作物归属各执一词,矛盾愈演愈烈,眼看着就要耽误秋收。 嘉荫县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法官李雪梅深知“小案件”连着“大民生”,土地纠纷不仅关系农户生计,更关乎乡村振兴大局。她带着书记员两度冒雨下乡,翻遍多年土地台账,跑遍乡政府、司法所,最终在县综治中心、人民调解委员会共同见证下,促成双方在秋收前达成和解。 “就像全会强调的,要‘坚持人民至上’。”李雪梅拍掉裤腿上的泥土说,“每一起涉农案件都关系着群众的饭碗。”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嘉荫法院创新推出的“嘉里嘉外”司法品牌,正是这一要求在基层的生动回应。 “线上调解太方便了。”屏幕那端,远在内蒙古的当事人连连称赞。在“嘉里嘉外”人民调解室,一起跨越三省的借款合同纠纷正在线上调处。调解员轻点鼠标,微信小程序上的证据材料清晰呈现,仅用40分钟,纠纷顺利化解。 “以前这类案件仅送达就要跑断腿。”嘉荫法院立案庭庭长王树林对记者感慨道,“现在通过电子送达、在线调解,办案效率成倍提升,这正是‘以科技创新提升服务水平’的具体实践。” “感谢法院为我们讨回血汗钱。”4名农民工拿到执行款时热泪盈眶。这起欠薪案件一度陷入僵局——被执行人账户空空如也。但嘉荫法院执行干警没有放弃,他们放弃周末休息,反复沟通劝导,最终让农民工在年前拿到了工资。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强调“保障和改善民生”。在执行干警心中,农民工工资就是最大的民生。“执行工作没有捷径,我们多跑一步路,群众就少一分愁。”嘉荫法院执行局干警贺力勋在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笔记中写道,“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每个劳动者的辛勤付出,我们要做他们最坚实的司法后盾。”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嘉荫法院诉前调解成功率达75.3%,平均审理期限缩短至28天,群众满意度持续攀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