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宝丰县,曾舟楫往来、商贾云集的老滍阳街——这片旧属宝丰管辖,今划归平顶山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的土地——民间童谣不仅是孩童的启蒙读物,更是一部用方言口语写就的、带着体温的“地方志”。它记录着滍河(今沙河)岸边的市井悲欢、码头喧嚣与人情伦理,成为这片土地深沉而鲜活的文化记忆。以下谨选数则流传于街巷阡陌的童谣,全文照录,以存其真,以传其韵。
一、街巷游戏与市井日常
童谣生于日常,长于巷陌,是民间生活最生动的回响。
《盘脚盘》
盘,盘,盘脚盘,
脚盘高,磨大刀。
大刀快,切辣菜,
辣菜辣,切苦瓜。
苦瓜苦,起豆腐,
豆腐甜,抓把盐,
盐盐,一溜儿蜷蜷!
《月奶奶》(版本二)
月奶奶,明晃晃,
读《四书》,念文章。
来日身乘官轿过,
满滍阳,桂花香。
《盘脚盘》是孩童围坐玩耍时的脚点游戏歌,节奏轻快,充满互动之趣;《月奶奶》则寄托了民间对读书致仕、光耀门楣的朴素愿望。歌谣融生活于韵律,在简单中见深情。
二、节庆习俗与伦理教化
童谣亦为习俗之载体、教化之媒介,潜移默化间传承礼俗与德性。
《过年歌》
二十三,祭灶官;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磨豆腐;
二十六,去割肉;
二十七,杀只鸡;
二十八,蒸枣花;
二十九,去打酒;
年三十儿,贴门神儿;
大年初一,撅着屁股作揖儿。
《麻野鹊(喜鹊)》
花喜鹊,尾巴长,
娶了媳妇忘了娘。
把娘背到山后头,
媳妇背到炕头上。
烙油馍,打鸡汤,
媳妇媳妇你先尝,
我去山后背咱娘。
咱娘变成屎壳郎……
《过年歌》如一幅民俗长卷,细致勾勒出腊月至春节的仪轨流程;《麻野鹊》则以诙谐语调,讽喻忘本负恩之行,在代代传唱中传递孝亲之理。
三、乡土风物与淳朴情感
童谣中蕴藏着对一方水土的眷恋,也凝结着人伦亲情与生活智慧。
《小白鸡》
小白鸡,挠墙根,
一挠挠出个落生仁(花生仁)。
俺给奶奶剥着吃,
奶奶说俺是好孙孙。
《日头落》
日头落,狼下坡,
放牛娃儿,跑不脱。
待到老杆来救你,
吱溜一声钻进窝。
《小白鸡》勾勒出祖孙之间的温情瞬间,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日头落》则以“狼下坡”的意象,再现旧时傍晚田野间的场景,兼具童趣与警示意涵。
![]()
《滍水遗韵》——老滍阳街的童谣记忆(本文文图为AI制作效果,侵删)。
——作者补记:这些源自老滍阳街及宝丰生活的童谣,是我们共同的文化根脉。其价值不止于文学趣味,更在于其中所封存的、鲜活的乡土记忆与地域精神。本文所录文本,由地方资料采集与智能技术协同整理完成,旨在如实复原与呈现这一濒临消逝的口头传统,以供后世品读、传承与再发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