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人”突然变“河南人”,就因一条河堵了粮船?雍正这一刀,砍得真狠。
1725年腊月,田文镜的折子送到养心殿,只有十二个字:卫河三省卡口,漕粮年年搁浅。雍正看完,朱笔一勾,把直隶大名府的滑县、浚县、内黄县整块剜走,塞进河南卫辉、彰德两府。第二天,大名知府还在衙门里等岁终考成,辖区已经少了三成——连招呼都没打。
![]()
别急着喊“野蛮”,那时候卫河年年结冰,粮船一堵,京城就得饿肚子。问题是,修闸挖沙的钱谁出?直隶说“河段在河南”,河南说“河口在直隶”,扯皮到雪化,船还冻在那儿。田文镜干脆掀桌:把岸一起搬过来,省得吵。雍正正愁没人背锅,顺水推舟,连磁州也踢回直隶,当找零。
![]()
最懵的是三县百姓。大年初一,拜年帖子还没写完,落款得改“河南人”。浚县老秀才连夜翻族谱,发现上面明明写着“大明直隶大名府”,气得把笔摔了:考举人名额一下从北学变成南学,竞争对手多出一倍,这谁受得了?
![]()
更惨的是大名府。赋税少了一块,兵额不减,守道只好把亏空摊给剩下的县,肥乡、广平当场加派“河道捐”。百姓骂街:人家搬走的是粮船,我们搬走的是银子!
![]()
当然也有偷着乐的。滑县码头牙行连夜挂新招牌——“河南卫辉府漕粮第一口岸”。牌照一换,抽厘金理直气壮,过往船户敢怒不敢言。短短两年,县里多了一条“新街”,全是河南口音的掌柜,连驴肉火烧都加糖,说是“卫辉风味”。
![]()
故事没完。民国初年划道,1952年平原省撤销,滑县几经辗转又回河南,当地人早已懒得问“我是谁”,只认一条:河在哪家就在哪。至于磁州,被直隶抱走后,滏阳河上游水权归了广平府,下游邯郸天天喊渴,吵到今日还没消停。
![]()
一条河改道,三省人换籍。区划调整从来不是地图作业,是谁多交粮、谁少掏钱、谁背黑锅的精算。雍正那支朱笔,看似随手一划,背后全是银子、肚子和官帽。下次再听到“行政区界不合理”,先想想:要是让你家门口那条河决定户口,你搬不搬?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