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湖州日报)
转自:湖州日报
记者 张志炜
本报讯 “建议建立企业对接专员队伍,提供一站式服务,实现资源高效链接”“要深化校企合作,联合培养科技型、复合型人才”……在日前举行的湖州市第139期“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人才会客厅活动现场,受邀人才代表与相关部门面对面谈问题、说想法。这里没有固定主持人,也不准备刻板的发言材料,轻松、开放、“话家常”式的交流,打破了沟通壁垒,让人才敢于发声、乐于建言。
为了让更多人才在湖州安业安身安心,2022年以来,市委组织部紧扣区域人才工作情况特点,探索实行人才会客厅工作机制,每周确立不同主题,邀请来自教育、医疗、科技、文化、企业等各行各业的人才走进会客厅,提建议、讲诉求、诉心声。截至目前,“人才会客厅”已成功举办139期,累计帮助千余名人才解决各类问题1600余个,成为湖州人才工作的一张亮丽名片。
“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一直是“人才会客厅”的核心生命力。浙江涟屹轴承科技有限公司在人才项目技术成果转化过程中,遇到了创业场地难找、初创资金不足等问题。通过“人才会客厅”,企业创始人尹忠慰提出了困难。市委、市政府第一时间通过组团服务、专员问诊、现场办公等方式,协调解决了场地问题。同时,积极牵线搭桥,帮助企业获得共计3000万元投资,助力后续扩产发展。“我们团队就像一棵正在成长的树,是湖州这方热土,给了我们向上生长的充足养分。”尹忠慰说。
“我们对了解到的人才发展痛点难点进行梳理归类,并实行‘项目化交办、专班化运作、闭环化跟踪’的管理模式。”市委组织部介绍,我市坚持对所有交办问题100%开展跟踪回访评价,并建立督办复核机制,定期对办理落实不力、人才满意度不高的予以退回重办,推动意见建议落地、困难问题解决。
通过把“人才会客厅”作为人才服务体系的精细化、个性化补充,我市还进一步将原本覆盖不到、覆盖不全的复杂人才服务事项一并收集进来,大力推进复杂问题的解决。
其中,针对“人才会客厅”上反映的用地难、融资难等问题,我市组建行业专家、律师、会计等人才帮扶团,建立土地资源蓄水池,组织金融机构开展“百行惠千才”人才企业融资系列活动;针对创业人才的合作需求,我市广泛对接相关高校院所和上下游企业,组建湖州市高层次人才专业委员会,组织在湖人才开展学术交流、项目路演、行业论坛等活动;针对越来越多外国人才集聚湖州创新创业,我市第一时间组建外国人才服务专班,举办中文培训班、推出“市情体验车”等服务。
此外,借助“人才会客厅”,近年来,我市精准梳理并办好了一大批“关键小事”,帮助人才解决住房保障、配偶就业及子女就学等方面的问题。同时,通过搭建专属人才交流平台,组建人才社团,推出青年人才夜校课程和四季主题活动等举措,丰富了人才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人才的凝聚力和获得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