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的时候,岛内几乎所有的手机都收到了一条相同的短信:11月17日起日本外务省亚洲大洋洲局局长金井正彰到北京访问。时局敏感,关系到中日冲突,也关系到台湾海峡的安全。
赖清德罕见地开口,要求大陆控制住情绪、表现出大国的样子,并且在岛内强调要尊重日本、不要产生负面的解读。这番话引起两方面的担忧:一是担心高市早苗把局势抬得太高,一旦承受不住,日本可能会撤回,以后日本政坛还会有谁高调“挺台”就不得而知了。其次,日本国内务实派和右翼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这将会直接影响到政府对于台湾的态度。
![]()
更现实的担忧是:如果高市早苗因为受到大陆反制而被打痛,那么西方一些政客以及菲律宾政客会不会收手呢?过去几天里,日本向澳大利亚、菲律宾以及西方国家求援,但是没有得到很好的回应。各方都在观察大陆的反应,等看清楚了再决定是否表态。
岛内舆论也存在不同声音,绿营给高市早苗打气,而马英九、洪秀柱直言不讳,洪秀柱说台海的事情跟日本有什么关系?把问题的边界讲清楚,引起两极的反应。国民党也发出了信号:郑丽文主张两岸继续交流、保持台海和平稳定,一贯坚持“降温而不是升温”的立场。岛内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情绪和方向都不一致,虽然争论很激烈,但是也说明了要回到事实当中来。
![]()
区域上,钓鱼岛海域很不安宁,共同社报道说,四艘中国海警船进入了该区域。日本态度坚决而冷静地对待此事,并对海上自卫队是否采取进一步行动进行了慎重考虑。外界所关心的并不是简单的“几艘对几艘”,而是意志和节奏的比拼。
更让东京感到不安的是驻日美军的动向:岩国基地的“堤丰”中程导弹发射装置被撤走,时间点很敏感,信号也很耐人寻味,为了避免触碰红线或者是出于策略性的降噪考虑。外界将其和华盛顿的风险权衡相联系,对于北京和东京之间“气压变化”的猜测也多了起来。同时日韩海军原定联演取消或者延期,显示出“美日韩同盟”的叙事按下了暂停键。
![]()
从赖清德的发言来看,“要有大国风范”无可厚非,但是岛内同时要求“尊重日本、不要负面解读”,这就等于公开站队了。政治人物在紧张的时候发出信号并不稀奇,关键是站在哪一方,保护谁的利益。岛内社会可以分辨出谁在喊口号、谁在谈论现实;谁在制造紧张、谁在努力降温。
本轮中日对决的开端已经明确,高市早苗先是用涉台言论点燃,接着一系列动作不断升温。要降温和平息,日本应该做出姿态——撤回有关台湾的言论、对右翼进行反省等等看似强硬的措辞,其实质上是务实之举。因为这不是社交辞令,而是关乎周边安全的严肃问题。东亚每升高一度,各国的神经就会绷得更紧;政治人物每说一句话,就有可能引起海上的一次对峙。
![]()
在此节点,建议先有一个:岛内的公共讨论,不能再只有“支持/不支持”的二元对立,而应该把话题引向“怎样才能防止事情变得更糟”。质问高市早苗没有问题,“台海的事情和日本有什么关系?”对边界要有警示作用;
两岸交流也很重要,交流是第一道防线。外部势力的实际行为比口头承诺更具有说服力:美军撤出、日韩联合军演的调整,都显示出现有的多边场域里存在着一种求稳的心态。站在台海这一边,最应该做的就是降低风险,同时坚持一个中国原则,顺应统一这一历史的必然趋势。
11月18日的谈判是否会有转机,没有人敢说。但是可以有界限明确的期待:正视挑衅、尊重事实、降低火药味。政治表态要把握好尺度,舆论导向要守住底线,海上行动要掌握好节奏。岛内的民众不是任人摆布的棋子,对于安全问题非常敏感。局势稳定的人就赢得信任,局势不稳的人就会失去耐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