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来因为电视剧的受众人群更广,为了照顾观众的观剧感受,弘扬社会正能量,整体调亮原著暗沉的基调确实很有必要;
二来毕竟小说和电视剧不是一种呈现方式,要拍成剧必须得将小说进行二次创作,编剧自然会加入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解读。
小说有小说的特点,剧版有剧版的精彩,等于是同一个题材看了两种不一样的解读方式,多一种体验多一重思考,何乐而不为?
![]()
既然都能从中获得裨益,所以我尽量避免带着“先入为主”的偏见去审视挑剔剧版,为挑刺而挑刺,可是在观《四喜》剧版时,还是有些话不吐不快!
“四喜”昨晚终于点题了!
原著小说的“四喜”指的是喻静香的四个子女都各家有喜,因为剧版改编时把二女儿知春这个角色抹去了,我还一直疑惑这该怎么点“四喜”这题。
谜底终于揭晓:喻静香被儿子和准儿媳从老房子里接了回来,走在熟悉的小镇上,街坊四邻纷纷打招呼,喻静香一脸得瑟的向众人介绍自己未过门的好儿媳,众人纷纷道喜。
![]()
喻静香赶紧炫耀儿媳妇肚子里已经怀上了许家的孙子,众人又忙改口“那就是双喜临门”了,
嘴快不由人的喻静香还不知足,又把大女儿和送出去的小女儿有喜的事也一并讲了出来,
“那就是四喜了”,“对对对,四喜”。
哦,原来是这么个四喜!好吧,倒也说得过去。
![]()
因为比起剧版剧情设计其他不合情理的地方,这真不算什么,先说沈明辉。
沈明辉在原著小说中便是最不着调的那个,他作为沈家独子,因为沈母一直重男轻女,把他给宠坏了。
原著中的沈母也不像剧版中那样对两个孩子不偏不倚的,她更偏爱明辉。
所以明珠嫁到冯家这有钱人家,明辉是盘剥明珠最狠的那个,而沈母也做了儿子的帮凶。
剧版对沈明辉这个人物作了较大改动,今天就来盘点盘点明辉身上剧情设计不合情理的地方。
![]()
原著中的沈明辉二十出头,技校学历,已尝试过各种工作,高不成低不就地总也干不长,所以一直是沈父沈母的心病。
沈明辉在原著中戏份不多,一露面不是向明珠要钱,就是在外面惹了事,需要家人给擦屁股。
所以明辉是原著中最不招人待见的角色,即使最后有稍稍向好的迹象,也是被父亲逼着,而不是自己意识到了错误幡然悔悟,立志改过自新。
剧版的沈明辉由人气演员黄明昊饰演,是该剧的第三大主角,甚至排在著名老演员许娣前面,显见其受重视程度。
![]()
而且不仅戏份添了不少,人物定性也由负变正,成了妥妥的“护姐狂魔”,这些都没问题。
就说给他设定的人设,先是成了高中生不说,还是个高三已复读了两年的“高五生”。
看明辉吊儿啷当学习糟烂透顶那样,如果说是高中生还勉强说得过去,可把他说成是连读两年的复读生,就让人想不通了:
学习烂成那样,有必要一而再的复读吗?沈家也不是什么不差钱的人家,哪会不计成本地往明辉身上砸这个闲钱?
![]()
再说都复读两年了,看看沈明辉每天都在干些啥?
先是给临终闭不上眼睛的老太太去装在美国回不来的大孙子,
又变着法的捉弄自己的亲姐夫:给姐夫带的饭里偷偷撒盐、放泻药;要不就给正在洗澡的姐夫关了热水器,还把蛇给扔进了浴室......
沈明辉这都多大了,这是个十八九岁的成年小伙子能干出来的事吗?
![]()
还有是偷摸开上姐夫的车载着朋友大晚上的出去喝酒,朋友怂恿他上去一展歌喉,大概明辉平日里就唱歌好听吧,
学生明辉上台就和驻唱歌手合作得天衣无缝,赢来一片叫好声,显见这种地方沈明辉平日里没少来。
这剧情设计符合沈明辉的高中生身份和高五生的课程密集程度吗?
还有是在姐姐明珠的事上存在感太强。
![]()
不光姐姐的订婚宴上有他,就连屡次明珠的亲妈亲姐亲弟上门也都能和明辉撞上,被明辉用水管子呲着水的往外撵人了,和许知冬大打出手了……
还有每次去给搬到建奇家住的明珠送吃的也都是明辉。
还一出现就自带主角光环,与冯建奇父母当面理论了,决定姐姐生不生孩子了,反正哪哪都有他。
就说明辉一个高五生,哪来的这么多时间的?
如果是想给人气演员黄明昊多点露脸机会,把他设置成原著中的无业游民身份不更合理吗?搞不懂呀搞不懂。
![]()
为了凸显沈明辉的魅力,学渣沈明辉还追到了班里最漂亮的高四生——补习只为冲刺清北的陆冰。
且这沈明辉不光是个学渣,还曾为了博得陆冰的关注,用蛇吓唬过人家。
陆冰倒是不计前嫌,也不嫌弃沈明辉是个学渣,总之是默许了沈明辉的示好,学霸这口味还挺清奇的。
且不光陆冰喜欢他,就连老师也争着抢着地要为学渣沈明辉补课。
![]()
补课起因是沈明辉在课堂上计算家里饭店的毛利,被班主任孙老师发现后让叫家长,明辉说“来不了”,老师问“为什么?”
明辉说他的学习归姐夫管,姐夫来不了了,老师又问“为什么?”他说“姐夫死了”,听到这么荒唐的借口,老师质疑他的品格问题。
陆冰马上站起来替沈明辉作证,说明辉姐夫是为救落水儿童而死,然后老师感于他是英雄的家属,提出每天放学后在办公室无偿为沈明辉补课。
![]()
班主任后来被明辉举报不再担任明辉的班主任了,接替他当班主任的正是沈明珠的闺蜜大倪勾引成功的物理老师胡刚,于是在办公室有了这样搞笑的一幕:
班主任不计前嫌,还在积极为沈明辉补课。胡刚则为了讨好新女友,也当仁不让地为沈明辉补起了物理,两大老师时间上撞车,于是靠“猜跟齐”决胜负来决定到底给沈明辉谁先补谁后补?
这老师补课都这么上赶着了?且耽误上自己的午休时间争着抢着为一学习态度差到无可救药的高五学渣补课。
这得多没有生活多不接地气才能编出如此奇葩如此离谱的剧情呀!这编剧是为搞笑还是专门为弘扬师德来的?
![]()
沈明辉在学校里搞的事业也挺离谱的。
明辉在学校食堂听到学生纷纷吐槽食堂的饭不好吃,没油水,于是灵机一动想把自己家的“沈家大排”引进校园。
且看他是怎么做的,先每天带了二十来块大排免费分发给同学们只为累积口碑,被后勤主任告发到校长那里说他在扰乱食堂秩序。
吃过沈明辉大排的班主任孙老师在一旁帮沈明辉说话,这后勤主任是校长的小舅子,却被姐夫批评了并让他去沈家饭馆取经,实在不行就去沈家饭店定制。
![]()
这后勤主任倒也听话,听说胡刚跟沈家是亲戚,便委托了胡刚去谈合作,胡刚也没去沈家饭馆,直接就找沈明辉谈合作事宜。
这沈明辉这时倒是记起自己的身份了:“胡老师,我是个学生呀,马上要高考了,我的首要任务是学习,没时间跟你搞大排生意。”
而说番话的目的当然不是真心,是为了吊着胡老师好抬高沈家大排的身价。
![]()
然后便对自家大排的运营成本一番精确计算,最后直接和胡老师报了价格:十八块钱一块,一天能供货一百块。于是果然生意就谈成了。
咱也不知这符不符合现实,一个中学校园能消费起十八块钱一块大排的真就人数多得数不过来吗?
反正大排进了学校后便总是供不应求,成为学生们中间的抢手货。
这就是沈明辉的商业头脑,而且感觉他这生意做得那叫个一路平趟,从校长到班主任到带课老师无一不好说话,从善如流的,就连难搞的后勤主任也没整些幺蛾子出来。
![]()
这沈明辉上的到底是什么神仙学校?还有,一个私营饭店的特色品种进学校食堂都这么简单草率吗?不需要流程审核?不需要上下打点,打通关节?这符合当下校园的食堂环境吗?
反正是诸如此类不接地气的情节比比皆是,看原著时觉得这是部剧情能经得起推敲的家庭伦理剧,
谁知经编剧这一魔改,就成了爽剧,搞笑剧,难道真得只有这样的剧才符合观众当下的审美水平和追剧喜好吗?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