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今日(11月19日),台北地检署针对国民党民代王鸿薇、徐巧芯等人控告绿媒“三立”配合“青鸟”侧翼团体制造新闻一案作出侦结,认定王鸿薇等人言论“非凭空捏造”,且无“真实恶意”,对包括王鸿薇、徐巧芯在内的5人作出不起诉处分。
![]()
左一徐巧芯,右一王鸿薇
一、台北地检署为何作出此决定呢?其背后有民进党的授意吗?
台北地检署援引台湾地区《刑法》第310条关于诽谤罪的规定,强调王鸿薇的指控基于“亲身经历”与“公开观察”,且未涉及对“三立”公司本身的贬损,因此不构成“恶意诽谤”。要知道,此类判决在台湾司法实践中并非孤例。例如,2024年王鸿薇在指控林智坚论文抄袭时,北检同样以“言论基于转述”为由作出不起诉处分。与此同时,检方在调查期间发现,王鸿薇等人对“三立”配合“青鸟”的指控虽缺乏资金往来记录等直接物证,但符合“合理评论”的范畴。台湾司法对“诽谤罪”的认定需同时满足“陈述不实”与“意图贬损名誉”,而本案中检方认为王鸿薇的批评属于公共事务讨论,为逾越合理范围,因此决定不起诉。
![]()
在回答第二个问题之前,小编想插句题外话,着重谈谈台北地检署的“光辉战绩”:
1、柯文哲案中,北检以“图利罪”起诉柯文哲,但起诉书内容被指与媒体爆料高度重合,且1500万贿款流向未充分查证,因此被媒体批为“政治办案”;
![]()
柯文哲
2、罢免案操作中,2025年国民党议员王鸿薇遭罢免时,北检对罢免团体“山除薇害”的伪造文书指控快速起诉,但对绿营相关案件则拖延处理,凸显其“双标”的丑恶嘴脸;
总而言之,尽管无证据表明有民进党高层授意,但北检的决策逻辑显然与民进党维护政治优势的目标高度契合,到底“有”还是“没有”,大家可自行揣测。
二、王鸿薇等人对此有何表态?
王鸿薇在获知不起诉结果后,公开感谢台北地检署“明察秋毫”,并称此案是“司法对政治干预的制衡”。她强调,检方认定其言论“非凭空捏造”,实质是“对绿媒配合政治操弄新闻的见解否定”。同时,其并未因胜诉而止步,她联合许宇甄、卢县一等蓝营人士指控民进党通过“连署造假”“司法起诉”等手段打压在野党。例如,2025年11月,她公开质疑屏东地检署对许宇甄的起诉是“仓促办案”,并称“司法公信荡然无存”。王鸿薇肯定徐巧芯的“抗绿先锋”角色,认为其通过法律手段反击绿营的行为“有效且必要”。她指出,徐巧芯近年多次胜诉(如控告名嘴温朗东逃兵役),不仅巩固了个人形象,更对民进党形成了无形的压力。
![]()
三、蓝营对此持什么立场呢?
以罗智强为首的“主战派”,主张通过“个案诉讼”的方式来揭露绿营操弄司法的险恶用心。就比如说,罗智强此前提出“九合一选举前必须建立媒体自律机制”,呼吁蓝营媒体与绿媒及时切割,避免被标签化。
![]()
罗智强
而以马英九、卢秀燕为代表的“务实派”,则批评蓝营“过度依赖诉讼”会加深社会撕裂,主张回归民生议题,通过推动“蓝白合”来制衡民进党。马英九呼吁“司法归司法,政治归政治”,认为国民党应减少对检调的公开批评,避免被绿营反控“斗争司法”。
![]()
马英九
在小编看来,蓝营当前面临两大矛盾:
1、若过度依赖诉讼,可能被绿营“先入为主”,从而加剧社会对立;
2、党内“激进派”与“务实派”的分歧可能削弱国民党凝聚力,尤其在2026年“九合一”选举前,需协调不同派系共同对抗民进党;
![]()
郑丽文
综上所述,蓝营虽肯定此次判决的象征意义,但更关注如何将个案转化为“反绿叙事”的支点,同时避免因策略分歧影响整体选情。而作为蓝营“话事人”的郑丽文,是“坚持”还是“放弃”,让我们拭目以待即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