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高总的建议,
现在村里做树桩盆景生意的很多,
但规模都小,扩大规模又怕销不出去。”
“现在主要是通过网上销售,
普通的货好卖,但不挣钱,
精品盆栽贵,但没销路。”
“做的人虽然多,
但整体上还是大家各做各的。”
![]()
高步云(右二)与村组干部商讨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在宜丰县同安乡东曹村的村委会院子里,全村的老少爷们早早的就聚在了一起,大伙你一言我一语,围着高步云,谈起了村里的产业发展情况。
在东槽村,每年清明祭祖完成之后,聚在一起讨论村里未来的发展,成为了全村一年一度的“大事”,原因是村里的“能人”清明返乡,为村里的发展出谋划策。
高步云是东槽村的“头号能人”,今年59岁的他,靠自己的努力白手起家,如今已经成为了湖南同安医药集团董事长。“平时工作太忙,回乡的时间太少,只能利用清明节的时间为家乡发展提提建议,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
高步云(中)了解树桩盆景管理情况
东槽村是典型的山区村,山高田少,长期以来,村民靠山吃山,经济来源以山里的竹子和木材为主。2006年,为保护绿水青山,县里出台全面禁伐阔叶林政策,树不准砍了,村民收入减少,这可愁坏了大家。
高步云回乡,看着村民为发展面露愁容,便同大家伙一同寻找出路,如何能够在保护好家乡绿水青山的同时,又让村民脱贫致富呢?看到村民们用来当柴火烧的树桩子,高步云给大家支了一个致富的妙招,利用这些山里随处可见的赤楠、映山红、碎米柴的树桩子发展景观苗木肯定能行。
于是他带着村里的几个年轻人外出学习考察,让他们学好栽培、修剪和网络销售技术,鼓励他们大胆先干起来。经过几年的发展,如今东槽村的景观苗木已经初具规模,村里成立了四家景观苗木种养合作社,从业人员达60多人,占了全村人口的1/5。
![]()
高步云与社员探讨树桩盆景培植管理技术
“当初步云叔鼓励我大胆干,说这个肯定有前景,给了我信心。现在我有了20多亩的盆景基地,下一步怎么发展,我还要听听他的意见。”今年39岁的张海师是村里第一批做景观苗木生意的,如今的他,利用网络销售,每月的景观苗木销售额达十几万元,年收入上百万,成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
“我给大家带回来一个好消息,我已经联系到了全国最大的景观苗木交易平台,大家不用担心销路问题了,可以适当的扩大规模,下一步我们要培育出精品,做好包装,打造东槽品牌。”在听了村民们的困惑后,高步云给大家伙讲起了解决方法。
唐铁生曾是村里的贫困户,这几年帮着在苗圃里做事,每年能增收上万元。“这两年我也学到了一些盆景栽培技术,我有树桩资源,也想自己做生意,步云伢仔你看我行吗?”高步云刚说完盆景销路的问题,唐铁生就迫不及待地问。
![]()
高步云向社员了解树桩盆景网络销售情况
“你要根据你自己的特点,现在都是网上销售,不仅要有栽培修剪技术,还要懂网店经营、物流、运输等等,我建议你先不要急着自己做,先把你的产品放到张海师的平台上让他帮着你卖,等你把这些学懂了再自己做。”
高步云回答完唐铁生的问题,转身又同张海师聊了起来,“你年轻有干劲,但一定要记住,一个人挣不完所有的钱,一定要懂得合作,带着村民一块挣钱。”
对于村里下一步的发展,高步云又给大家提出了建议和帮助,村里应该成立大的合作社,大家抱团发展,统一品牌、包装,提高质量,培育精品,他还打算在村里成立一个基金会,给大家提供一套专业的拍摄器材,鼓励年轻人继续到外面去学习……
东槽村的这个清明节,通过大家一起讨论,互相启发,村民的思路开阔了,谋发展的决心和信心凝聚在了一起,大家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
高步云接受县融媒体中心采访
记者手记
振兴新乡村,用好新乡贤。近年来,宜丰县大力培育乡贤文化,建立了在外乡贤日常联络互动机制,时常邀请在外乡贤代表为家乡建言献策,乡贤的回归,也给当地乡村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 罗霄 邹丽/文,何贱来/图)
来源:宜丰发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