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能够让毛主席握着他的手,称他为“中原老军事家”?这位跨越清末、民国、新中国三个时代的传奇人物,究竟有着怎样的军事韬略与人生智慧?张钫的人生轨迹历经晚清民国,抗战内战,一直走到新中国,他也是名副其实的近代活化石。
![]()
中原大地的辛亥烽火
1886年生于河南新安的张钫,早年考入保定陆军速成学堂炮兵科,这群学校后来有了一个更为响亮的名字保定军校,可以说张钫算得上是保定军校化石级的校友了。
1908年张钫加入了同盟会,1911年10月22日,在西安起义的枪声中,张钫率敢死队潜入禁城,亲手点燃清军火药库,随后身先士卒斩杀旗兵统领文瑞,为光复西安立下首功。
在之后的潼关保卫战中,面对清军的数倍兵力,张钫指挥部队三失三得,最终以“陕军不可侮”的气势守住陕西东大门。这场持续百余天的血战,一城之地牵制清军数万精锐,也为武昌革命政权赢得宝贵喘息机会。
民国初建,张钫担任陕西陆军第二师师长,但是他却在暗中联络豫陕反袁力量。在1916年张钫利用假办民团之名回河南组织联军,策应云南护国军。
尽管张钫因刘镇华告密被捕入狱,但是他命不该绝,张钫在袁世凯死后重获自由。张钫一出来就跟于右任组建陕西靖国军,在三原整军经武,此后与北洋军周旋好几年。
![]()
纵横捭阖真名士
1927年冯焕章五原誓师后,他特邀张钫入陕共商大计。张钫来到冯焕章处之后,两人在西安城墙上彻夜长谈,冯焕章盛赞张钫“用兵如神”,甚至将西北军粮饷调配大权托付于他。
然而老冯的嘴骗人的鬼,政治利益的博弈很快撕裂了这份信任。1929年,冯焕章为筹措军费强征河南救灾粮,张钫拍案而起道:“此举无异于饮鸩止渴!” 他通电批评后,又不得不化装成商人,在卫兵护送下星夜逃离开封,在他的身后是冯玉祥派来查抄家宅的手枪旅 。
道不同不相为谋,张钫从冯焕章处离开来到了老蒋这边。1930年在徐州行营,他向蒋介石献上“攻心为上”之策,“归德守将万殿尊乃酒囊饭袋,只需虚张声势便可破城。”
果然,在张钫的建议下,二十路军仅用三日便克复归德。更传奇的是,张钫孤身潜入漯河,在阎冯联军溃败之际,以“既往不咎”为饵收编万选才旧部,使二十路军兵力激增三倍。
张钫的所作所为让冯焕章闻讯暴跳如雷,甚至直接开出20万大洋悬赏取其首级。而蒋介石则加码至60万要生擒冯焕章,这场有些过家家的“脑袋竞价”最终以张钫策反吉鸿昌等十万西北军告终。
![]()
文韬武略有儒风
张钫能文能武,在他主政河南的时候,他在开封铁塔湖畔创办黄河水利工程专门学校,亲自踏勘黄河堤坝,主持疏浚贾鲁河。
1942年大旱,张钫变卖家产40顷水田赈济灾民,他在西安广仁寺设粥厂时,亲眼看见难民啃树皮充饥,不禁泪湿长衫:“我张某人若不能救父老于水火,有何颜面见关中百姓!”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张钫带头发起的“移民垦殖”计划,将3万灾民分批送往甘肃、新疆,沿途设立医疗站,为每个家庭发放农具和种子 。
从1931年起,张钫不惜重金搜求唐代墓志,他更是在铁门镇祖宅修建千唐志斋。康有为游历陕西时,被他请到蛰庐论道,留下“丸泥欲封紫气犹存关令尹”的楹联。
一代大师章太炎亲题斋名,于右任也送来北魏墓志拓本。如今斋内存在1191方唐志,从相国太尉到宫娥彩女,完整勾勒出大唐三百年风云,被誉为“石刻唐书” 。
![]()
何去何从
1949年,蒋介石以鄂豫陕绥靖区主任之职拉拢张钫,而胡宗南更送来机票和入台证。白市驿机场,张钫背着老母亲登机时,母亲叮嘱:“办完差事早些回来。” 飞机轰鸣中,他望着舷窗外渐远的巴山蜀水,想起1937年淞沪会战,二十路军在昆山防线与日寇肉搏的惨状,想起1944年河南大饥荒中饿死的百万乡亲。
经过反复思量考虑,张钫最终在郫县指挥所拍案而起:“不能再让百姓流血了!” 于是在12月25日,张钫率二十兵团通电起义,成都百姓箪食壶浆迎接解放军时,他独自在武侯祠写下:“半生戎马今解甲,愧对巴蜀父老情。”
这位1966年病逝于北京的传奇人物,晚年在病榻上完成30万字回忆录《风雨漫漫四十年》。周恩来曾握着他的手说:“伯英先生为历史留下了珍贵的见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