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银行迎来新一轮高管调整 国有大行背景成管理层显著特征
在迎来成立五周年之际,四川银行正经历着自成立以来最密集的高管团队调整。这家注册资本达300亿元的省级城商行,近期不仅完成了董事长、行长的更迭,还迎来了具有丰富银行业经验的新任副行长人选,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管理层注入新鲜血液
最新消息显示,乐山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席代金已出任四川银行党委委员,待监管批准后将正式担任副行长一职。现年50岁的席代金是典型的"金融老兵",拥有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博士学位。其职业生涯始于邮政系统,后转战邮储银行四川省分行,历任多个重要职务,积累了丰富的银行管理经验。2018年通过市场化选聘进入投资领域,2021年起在乐山市担任副市长,分管金融等工作,兼具金融专业背景和政府管理经验。
![]()
与此同时,四川银行内部也正在酝酿提拔年轻干部。现年39岁的行长助理刘小波已作为"拟任副行长"参与公开活动,预示着这位来自国家开发银行的年轻干部即将获得晋升机会。值得注意的是,刘小波若顺利晋升,将成为四川银行高管团队中最年轻的成员,体现出该行在干部梯队建设上的长远考量。
国有大行背景成高管标配
梳理四川银行现有高管团队可以发现,国有大行工作经历几乎成为管理层的"标配"。董事长郑晔来自工商银行,行长王波出身农业银行,三位副行长罗军艳、石军、潘蔚均曾在建设银行任职,加上即将到任的邮储系席代金和国开行背景的刘小波,形成了覆盖主要国有大行的多元化高管团队。
这种人事布局既体现了四川银行广纳贤才的用人策略,也反映出其借鉴国有大行成熟管理经验的战略意图。不同国有大行背景的高管汇聚一堂,有利于博采众长,为这家年轻的银行注入多元化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方法。
五年发展目标如期实现
在管理层调整的同时,四川银行的业务发展也取得了显著成效。最新财报显示,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该行资产总额突破5000亿元大关,达到5121.79亿元,较年初增长18.17%,增速位居城商行前列。这意味着该行在成立之初制定的"五年突破5000亿元"发展目标已如期实现。
从经营业绩看,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2.75亿元,同比增长25.37%。其中净利息收入61.2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9.63%,成为拉动营收增长的主要动力。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营业收入快速增长的同时,净利润增速相对平缓,前三季度净利润20.38亿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反映出在规模扩张过程中,成本管控和资产质量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间。
资本充足助力外延扩张
良好的资本状况为四川银行的扩张提供了有力支撑。截至9月末,该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达10.24%,一级资本充足率11.10%,资本充足率15.72%,均显著高于监管要求。充足的资本缓冲不仅保障了业务发展的需要,也为外延式扩张创造了条件。
今年7月,四川银行完成了对长城华西银行40.92%股权的收购,成为后者第一大股东。近期长城华西银行管理层也出现调整،原行长、副行长双双离任,由四川银行派驻的王宁接任行长职务。截至三季度末,长城华西银行资产规模达1640.07亿元,此次并购将进一步提升四川银行的整体实力。
展望未来发展
站在五周年的新起点上,四川银行正朝着"十年突破万亿"的长期目标稳步前进。随着具有丰富经验的新高管陆续到位,以及对外并购战略的持续推进,这家年轻的省级城商行有望在四川乃至全国银行业格局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如何平衡规模扩张与质量效益,整合不同背景的管理团队,消化并购标的,将成为考验新一届领导班子智慧的关键课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