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爷说财经讯:扛不住了荷兰被打疼了!
11月19日,荷兰经济大臣卡雷曼斯直接在社交媒体X上表态——暂停对安世半导体的所有干预!
这可是被荷兰冻结了近两个月的中资企业,突然迎来大反转,背后到底藏着多少博弈?接下来情况又会如何?今天这篇文章,5分钟给你扒透前因后果,看懂中国半导体的突围逻辑!
![]()
01、荷兰突然没收中企资产!
这事还得从9月30日说起。
当时荷兰政府突然掏出冷战时期的《货物可用性法案》,以“国家安全”为由,冻结了安世半导体的全球运营。
而且荷兰不仅不让中资股东闻泰科技调整资产、更换管理层,还通过法庭裁决,暂停了中方CEO的职务,甚至想把股权托管给外籍人士。
说白了,就是想把中资花268亿收购的企业,硬生生“抢”过去。
可能有人问,安世半导体到底有多重要?
它可不是普通公司,全球功率半导体市占率排第三,小信号MOSFET出货量连续多年全球第一。咱们用的华为、苹果手机,欧洲博世、大陆的汽车零部件,都离不开它的芯片。
更关键的是,它70%的产能都在中国东莞,2024年营收高达147亿,是实实在在的“中资控股、全球布局”的硬核企业。
![]()
02、荷兰为啥“先动手再收手”?
先动手然后又收手,卡雷曼斯这波操作,看似矛盾其实全是算计,核心就三个原因:
第一、美国“靠山”突然撤退!
荷兰动手前一天,美国刚出台“50%穿透规则”,要求凡是被列入实体清单企业的子公司,都要被制裁。而闻泰科技2024年底就被列入清单,美国直接给荷兰划了红线——要么换中方管理层、改股权,要么一起制裁安世。
荷兰一开始想当“马前卒”,结果玩脱了。要知道,10月底,美国宣布暂停"50%穿透规则"一年,荷兰失去外部支撑。
第二、中国反制的“精准打击”!
对于荷兰这种“强盗”行为,中方没废话,10月4日就出台出口管制,禁止安世中国出口特定元器件。
要知道,安世近80%的产品都要在中国封测,这一招直接切断了它的全球供应链。
欧洲车企马上慌了,纷纷施压荷兰政府,毕竟没人想因为缺芯停产。
第三、荷兰自身的“经济压力”扛不住了!
荷兰的光刻机巨头——ASML公司,2023年对华营收占比高达29%,赚了80亿欧元。中方后续又调整了稀土出口配额,而稀土是半导体制造的关键原料。
荷兰心里清楚,真把中国惹毛了,受损的可不只是安世一家。
更有意思的是,荷兰国内也吵翻了。欧洲议会议员直接痛骂卡雷曼斯“为了选举秀肌肉,不顾经济后果”,连荷兰学者都吐槽,这是“前所未有且不合常理”的干预。
![]()
03、影响有多大?未来又会如何?
这波反转可不是小事,三个影响直接改变格局:
首先,对安世半导体来说,中资控制权失而复得,东莞工厂不用再“上四休三”,之前紧张的原材料库存问题也能缓解,全球客户的订单终于能正常交付了。
其次,对中国半导体而言,这是继华为麒麟芯片回归后,又一个“反围堵”的胜利。证明只要咱们手握产能和市场,就能在博弈中掌握主动权。
最后,对全球供应链来说,给那些想拿“国家安全”当借口,干预企业正常经营的国家提了个醒——供应链是相互绑定的,“明抢”只会两败俱伤。
![]()
而对于未来,一方面,国产化提速是必然!
2024年中国芯片设计企业销售额已经达到3393亿,预计2029年能冲到11926亿。政策和资本都在发力,国产替代只会越来越快。
另一方面,博弈还会持续!
毕竟全球半导体市场2025年要增长11%,AI和汽车电子是核心动力。美国不会轻易放弃打压,但荷兰的反转证明,没有永远的盟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
所以啊,这一次,荷兰暂停干预安世半导体,不是良心发现,而是中国实力和反制措施的必然结果。这告诉我们,科技竞争拼的是硬实力,更是不卑不亢的底气。
你可以围堵技术,但堵不住市场;你可以干预企业,但挡不住趋势!
最后问问大家:你觉得,这波反转会让更多国家调整对华科技政策吗?中国半导体接下来该重点突破哪些领域?评论区一起来聊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