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每日粮油)
来源:每日粮油
关注每日粮油,了解全球市场最新动态。
近年来,随着全球国际形势的变化,各国在对包括粮食、原油、稀土、镍等大宗原料商品市场的争夺愈加激烈,并传导至下游生产贸易企业层面,跨国性商品贸易集团的合并重组也愈加快速,在此期间,代表我国走向世界粮食市场的中粮国际也快速成长为全球粮商巨头。
但由于此前中国在国际商品市场的失败案例,从2003年的第一次大豆危机,再到原油宝、中航油套保巨亏等案例,让不少投资者对国际大宗商品交易工具——期货市场仍心有余悸。
![]()
在最近一次的内部讨论中,每日粮油就期货对粮食产业的风险规避问题也进行了简单的交流,特别是针对当前国内玉米市场面临产量、需求不确定性,实体企业该如何利用期货工具避险?
据悉,今年玉米市场走势较为复杂,部分网友认为今年黄淮地区遭遇历史罕见的持续阴雨天气,无论对玉米的品质和产量都构成了极大的影响,且造成大面积的小麦冬播延迟,加上玉米价格已经跌至近10年的低位水平,未来玉米走高的概率更高。
但也有网友认为,今年黄淮雨水造成的实际损失有限,特别是今年东北玉米种植面积出现大幅增加,各地单产大幅提升的消息也不断传出,在养殖业低迷的背景下,本年度的玉米市场依旧是供大于需。
尽管从期货投资角度而言,多空的争议正是市场机会的潜在隐藏,但对于实体企业而言,对于未来玉米价格是继续延着10年前的价格走低,还是逐步回升至近几年的中枢位置,无疑是一次大的冒险。
以粮油仓储贸易企业为例,目前全国粮食标准仓房完好仓容超过7.3亿吨,比“十三五”时期末增加5800万吨,如果加上这几年民间资本建立的粮仓数量,该数据预计至少仍有30%以上的增长。
但由于当前市场行情低迷,除政策性的收储外,大部分粮仓目前面临着何时建仓的难题,如果以当前价位建仓,担心未来玉米价格走低;如果继续空置仓容,又会造成资产的浪费,并损失各项运营成本。
这种情况下,在以往的粮食贸易实操中,考验的就是投资人对未来市场的预判,是亏是赚,完全凭借拍板做出决策时的豪赌。
就今年的玉米市场而言,不但种地农户担心粮价下跌影响收益,收粮的企业也是未来粮价走低,会导致手中的玉米出现巨亏,因此,在无人托底的背景下,尽管当前玉米价格处于近10年的低位,仍不敢大量收购。
而对于仓储企业而言,如何刺激用粮企业委托其代收代储,获取仓储经营利润在这时也就变得较为困难。
但现在随着期货风险规避机制的诞生,让企业有了更多的选择,即便无法进行完全套保,也还可以利用低成本的卖出虚值期权,来对玉米库存进行调节获取增收。
假设某粮食仓储企业参照当前大连玉米明年1月份的合约,与下游的甲企业签订1000吨玉米的代储协议。协议规定甲方委托仓储公司进行玉米代购代储,相关保管和收购等相关费用由甲方承担。同时,为规避甲方企业的采购风险,协议规定,若至明年1月份玉米价格低于2100元时,代储的玉米以2100元的价格卖给仓储公司,除保管等费用外,甲方企业无须承担因价格下跌带来的亏损风险。
在签订该份协议后,仓储公司在进行代购代储的同时,会利用大量玉米期权市场买入对应的看跌期权。
若到期玉米价格涨至2100元上方,则代储协议顺利执行,而在价格上行期间,仓储企业可利用轮换策略动态调整成本。
若低于2100元,则仓储企业接管这批玉米的实际成本为2100元减去期权权益金。同时,由于与甲方公司签署的代收代储协议,仓储公司还会赚取甲方公司支付的代收代储费用。
总而言之,随着期货风险规避平台的出现,利用期货市场规避风险的操作使得市场交易风险大幅减低,他不会让你赚的更多,却能在市场风险中减少你的亏损。
不过,期货的介入也使得交易程序也变得更为复杂,加上期货套保操作本身会增加成本,并且不会产生任何额外利润,让很多实体企业对期货市场的利用显得并不热心。因此,在全球化竞争格局下,如何快速深入的了解和利用期货市场,也是每一个国内大宗交易者所必须要面临的课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