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产业链全景图
![]()
AIGC 的技术栈中,算力层如同建筑的地基,是上层模型与应用得以稳定运转的核心支撑。
![]()
02 通俗讲解 AI 算力
AI 算力是 AI 运转的核心动力,如同汽车油箱里的油,托底模型能力与反应速度 —— 训练时处理海量数据、调整上亿参数,日常语音助手响应、刷脸支付验证等功能,都离不开它高效输出,算力不足会直接导致卡顿、识别出错。
大模型竞争的核心是算力较量,充足算力能推动模型快速迭代,就像电力普及带动家电普及,算力爆发让 AI 走进日常与产业;
全球算力分为通用(基础扳手)、智能(AI 助手)、超算(科研重器)三类,分别承接不同场景需求。
![]()
03 上游产业链
03-1、国产 AI 芯片
AI 芯片市场如同「算力蛋糕」,2022 年英伟达垄断 85%,国产仅分零头;2024 年蛋糕扩至超 270 万张出货,国产抢到 3 成(82 万张),但仍是追着英伟达跑的选手,差距仍存。
![]()
但是当前,国产AI芯片正在加速突破,从华为公开产品规划、AI 芯片企业扎堆上市,再到寒武纪收入爆发式增长,不难看出国产算力产业正按下加速键,产业链已初步搭建起稳固框架,如正在成型的精密机器逐步运转起来。
华为时隔多年终于公布昇腾 AI 芯片规划路线图,计划几乎一年一代、算力翻倍推进,在昇腾 960 和 970 的算力、内存规格及互联带宽等关键节点实现实打实的跃升,这节奏堪比科技赛道上的冲刺选手。
AI 芯片企业上市也接连传来好消息:摩尔线程 11 月 19 日就要开启初步询价,沐曦股份也已拿到证监会的注册批复,扎堆冲刺资本市场的架势,像极了产业爆发前的集中蓄力。
![]()
03-2、国产算力破局
超节点就像算力世界的 “超级交通枢纽”,把分散的计算资源集中起来,形成超强算力集群。它能扛起大模型训练、复杂数据处理这类 “重活”,让原本要分散协作的计算任务,高效集中完成。
扩展集群算力的方式,一是升级芯片制程这一 “核心硬件”,二是扩大集群规模这一 “协作团队”。在制程突破遇阻的背景下,我国在大规模集群的系统建设与通信领域具备比较优势,建设超节点成为国产算力的重要发展方向,其如同算力世界的 “聚合枢纽”,能高效整合分散计算资源。
华为、阿里、中科曙光已纷纷推出超节点技术,通过高速高带宽互联实现 AI 芯片计算能力的整合;而国产 AI 算力尚处成长期,市面上 AI 芯片供应多元,异构算力的整合就像让不同类型的工具协同作业,需攻克适配与兼容的核心难点。
![]()
国产 AI 算力正加速崛起,智算规模扩容、芯片与超节点技术持续突破,已成 AI 产业落地的核心支撑。恒生互联网 ETF(513330)覆盖的港股互联网龙头(如阿里、腾讯等),既是国产算力的核心需求方(布局智算中心、大模型训练),也在 AI 应用层快速兑现业绩(大模型、AI 工具等业务增长显著)。如果有朋友想进行参与AI算力赛道,这个产品可一键把握国产 AI 算力崛起带动下,互联网企业 AI 化的成长红利。
03-3、国产AI服务器
互联网、运营商、金融等行业加码 AI 算力,国内 AI 服务器市场加速增长。IDC 预测未来 4 年其增速远超通用服务器,其中 GPU 服务器占 86%(43 亿美元)主导市场,非 GPU 加速服务器同比增速 182%(7 亿美元),追赶势头迅猛。
![]()
竞争格局
国内 AI 服务器市场如同一条激烈赛道,浪潮信息与新华三稳居第一梯队,牢牢掌控主导地位;超聚变、华鲲振宇等昇腾系厂商则像紧追其后的追兵,正稳步提升市场份额。
![]()
浪潮信息是通用与 AI 服务器国内双料第一,靠贴合客户需求的 JDM 模式拿下大量互联网核心订单。2024 年昇腾 AI 芯片供应到位,昇腾系厂商份额显著增长,三大运营商 2023-2024 年释放的 AI 服务器大订单,多数被其拿下:
![]()
![]()
下方扫码直接加入:
04 中游产业链
04-1、智算服务
供给端:智算中心正掀起大规模建设热潮,如同算力领域的 “基建扩容”。截至 2025 年 6 月底,我国在用算力中心机架总规模达 1085 万标准机架,智算规模 788 EFLOPS(FP16),2025 年预计增长 43%;多数智算中心带有国资属性,一方面明确要求适配国产算力,另一方面需要第三方提供运营支持。
需求端:动力同样充沛,大厂持续加大资本开支,智算需求同步攀升。AI 如同渗透力极强的水流,在运营商、金融机构及其他行业持续落地生根。
![]()
基于智能加速卡半精度(FP16)计算,中国智能算力规模正沿着指数级攀升的阶梯快速增长,2028 年预计达到 2781.9 EFLOPS,2023-2028 年期间 CAGR 预计达 46.2%。
智算中心投资规模则像持续扩容的蓄水池,据科智咨询数据,2024 年已突破千亿,2028 年有望增至 2886 亿元,2023-2028 年 CAGR 达 26.8%。
![]()
04-2、IDC进入新周期
IDC 行业的供给从之前的快速扩张慢慢变理性,现在正进入新周期。2015-2020 年 IDC 跟着云计算、大数据发展越建越多,2020 年后政策推动下更是扎堆建,质量有好有坏;2021 年起因为需求没跟上,扩张慢了下来,现在还出现有的地方供过于求、不同区域情况不一样的问题,但智算中心的需求在快速增长,整个行业正朝着供需平衡的方向调整。
![]()
04-3、国内巨头加大投资
国内字节、阿里、腾讯纷纷推进 AI 布局:字节6 月发布豆包大模型 1.6 版与 Seedance 系列模型,斩获国际赛事第一且调用量大涨;阿里9 月升级全栈 AI 体系、推出相关模型,通义千问开源成果突出;腾讯2-9 月通过微信落地模型、发布混元图像 3.0,后者在 LMArena 盲测中登顶全球第一。
![]()
2024 年国内互联网厂商 BAT (百度、阿里、腾讯)的资本开支如同 AI 基建的 “燃料注入”,合计达 1574 亿元,同比激增 165%。
阿里巴巴以 725 亿元资本开支(同比增长 197%)领跑,还计划未来 3 年投入超 3800 亿元建设云和 AI 基础设施,规模超越过去 10 年总和;腾讯紧随其后,2024 年资本开支 768 亿元(同比增长 221%),2025 年将进一步加码,预计占收入的低两位数百分比;字节跳动也将跟进,2025 年在 AI 算力芯片、数据中心及配套设备的投资,有望较 2024 年实现大幅跃升。
![]()
腾讯、阿里等国内 AI 大厂正全力加码 AI 布局,成为行业增长的核心引擎 ,AI 相关产品收入连续七季度三位数增长;腾讯大幅增加资本开支投向算力与大模型,AI 已实质带动广告、游戏等核心业务增长。因此,对于这些互联网巨头想进行全面布局的朋友,不妨可以关注下恒生互联网 ETF(513330),它的前两大重仓股就是阿里和腾讯,还涵盖了快手、京东这类在 AI 领域扎得深的港股科技龙头,可以说是一键全参与了。
04-4、国产运营商--国产算力搭建
运营商正从传统网络基建的 “深耕者” 转向算力赛道的 “发力者”,资本开支持续向算力倾斜。截至 2024 年底,中国 5G 基站达 425.1 万个,占移动通信基站总数 33.6%,传统网络投资边际收益递减;而 AI 大模型训练的算力需求快速增长,运营商手握数据中心、云计算和全国网络资源,自带 “AI 基建商” 基因,即便整体开支收缩,三大运营商仍维持算力高投入。
中国移动2025 年资本开支计划 1512 亿(同比 - 7.8%),其中算力投资 373 亿元(同比 + 0.5%),通算规模(FP32)累计 8.9 EFLOPS、智算规模(FP16)超 34 EFLOPS,智算以预训练资源为主,推理资源投资随市场需求不设上限;中国电信2025 年资本开支预计 836 亿(同比 - 10.6%),算力投资同比 + 22%;中国联通2025 年固定资产投资约 550 亿元(同比 - 10.4%),算力投资同比 + 28%。。
![]()
05 下游产业链-应用场景
05-1、国产AI应用
多家上市公司的财报显示,AI 应用已成为其重要业绩驱动,进入价值兑现期:比如第四范式靠 “先知 AI 平台” 实现核心业务收入大增且单季盈利,昆仑万维 AI 业务助推营收高增,科大讯飞大模型项目中标金额远超同行,福昕软件、金山办公借 AI 实现营收 / 利润增长,用友网络的 AI 产品签约金额已超 7.3 亿元。
![]()
05-2、阿里云-通义万相
通义万相 Wan 模型聚焦图像、视频、数字人等多模态生成,其 Wan2.5 版本包含图像生成(Wan2.5-I,新增图表生成、支持图像后编辑)与视频生成(Wan2.5-V,声画同步、长指令理解,画质接近电影);
通义百聆 Fun 系列是语音大模型,Fun-ASR 侧重语音识别,具备多语种适配能力且已集成到钉钉的会议记录等功能中,Fun-CosyVoice 主打语音合成,提供上百种音色,可落地于客服、直播等场景,两类模型分别覆盖了多模态生成与语音交互的不同 AI 需求。
![]()
![]()
下方扫码直接加入: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