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深度丨被量产难住的人行机器人,退场与进场同时发生

0
分享至


·聚焦:人工智能、芯片等行业

欢迎各位客官关注、转发

前言

当硅谷明星初创公司K-Scale Labs烧光400万美元融资黯然退场,当达闼机器人深陷资金危机被曝[人去楼空]。

与此同时,宇树科技新款机器人预约破三千,优必选工业版机器人订单超8亿元,资本仍在核心部件赛道疯狂加仓。

退场与进场同时发生的背后,是人形机器人产业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艰难跋涉。

作者| 方文三

图片来源 |网 络


泡沫破裂,明星公司的集体折戟

资本狂欢的退潮,总是从最脆弱的环节开始。2025年的人形机器人赛道,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洗牌风暴]。

成立仅一年的硅谷明星企业K-Scale Labs,曾凭借开源低成本的噱头估值冲到5000万美元,吸引了OpenAI、英伟达工程师上门参观,拿下100多台每台售价1.5万美元的预购订单。

然而,在融资窗口收紧、供应链问题凸显的双重打击下,这家公司的资金储备迅速消耗殆尽,从最初的40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到最后仅剩40万美元现金。

创始人原计划再融1000-1500万美元推进量产,却无人接盘,最终只能宣布关停公司,退还所有用户订金,连知识产权都被迫开源甩卖。

同样陷入危机的还有行业[老兵]达闼机器人,这家累计融资超50亿、估值一度突破220亿的独角兽企业,因产品竞争力不足、商业化场景有限,长期依赖外部[输血]。

自2023年7月完成C轮融资后,达闼再未获得新的资金注入,两次上市尝试均以失败告终。

2024年起,公司陷入严重的资金危机,股权被多次冻结,频繁成为被执行人,累计被执行金额超3500万元。

不止初创公司,行业巨头也纷纷踩下刹车。

马斯克原本承诺2025年量产5000台Optimus机器人,最终推迟至2026年底。

国内头部企业智元机器人2025年全年量产仅2000多台,离规模化目标相去甚远。

法国机器人先驱Aldebaran血亏2900万美元后破产卖身,美国儿童陪伴机器人公司Embodied直接停掉产品服务,员工集体失业。


三重死局,横亘在量产前的[死亡之墙]

从实验室到量产线,人形机器人面临着技术、成本、场景三大核心壁垒,它们相互交织,共同构筑起一道难以逾越的[死亡之墙]。

①技术瓶颈:实验室炫技与现实失语

实验室里的机器人能后空翻、泡咖啡、写毛笔字,但进入真实场景却频频[失灵],三大[隐形天花板]成为量产路上的首要障碍。

能耗悖论堪称人形机器人的[先天缺陷],一台50kg负载的机器人通常需要30-40个自由度,每个关节都需输出大扭矩,却只能采用低能效比的旋转电机+减速器方案。

业内测算,这样的机器人连续工作4小时,能耗高达2.3kWh,相当于一辆微型电动车行驶20公里。

而电池能量密度的瓶颈,让机器人陷入[续航—重量—成本]的不可能三角。

想要延长续航就得增加电池重量,增重又会提升关节负载,最终陷入恶性循环。

感知精度不足则让机器人在工业场景寸步难行。

工业生产要求重复定位精度≤0.02mm,但主流RGB-D相机在动态遮挡下的感知误差超过5cm,是工业标准的250倍;六维力传感器分辨率仅0.1N,只有工业标准的十分之一。

这导致机器人在精密装配环节[一抓就偏、一插就歪],在汽车零部件组装等核心场景根本无法替代人工。

算法泛化性的[数据荒]则进一步推高了技术风险,真实场景数据采集成本高达50万元/万小时,而虚拟仿真数据的复用率不足30%。

每进入一个新场景,机器人都需要重新训练12-18个月,是传统工业机器人的两倍时间。

对于小批量试产的企业来说,数据缺失直接转化为技术风险,让量产计划屡屡搁浅。

②成本高企:40万BOM背后的沉重枷锁

马斯克曾断言,只有把成本压到2-3万美元,人形机器人才会迎来[iPhone时刻]。

但2025年行业平均BOM成本仍高达40万元人民币,是目标价位的整整两倍,其中执行系统占比高达55%,成为成本高企的[罪魁祸首]。

核心零部件依赖进口是成本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行星滚柱丝杠、谐波减速器、六维力传感器三大核心部件占关节成本的70%。

全球70%的市场份额被日本哈默纳科、德国ATI等少数厂商垄断,进口单价普遍在万元级别。

尽管国产替代产品价格能降低三分之二,但寿命和精度却差了一半。

国产谐波减速器寿命约2000小时,而进口产品可达5000小时以上,下游厂商为保证稳定性不敢贸然切换。

非标准化生产则进一步放大了成本压力,目前机器人行业缺乏统一的关节和传感器接口协议,每家企业都需开制定制模具,单套费用超50万元,装配时间是标准件的3倍。

超精密加工依赖进口慢走丝机床,良率仅60%,比工业机器人低30%,相当于每生产100台就有40台需要返工,隐性成本直线上升。

供应链的[倒三角]结构让成本控制雪上加霜,与新能源汽车成熟的Tier 1-Tier 3金字塔供应链不同,人形机器人产业顶层需求刚起量,底层却是百余家分散在长三角、珠三角的中小工厂,缺少年产十万级的大规模生产基地。

以2028年全球10万台的需求测算,仅减速器一项就存在8万台的缺口,现有产能需翻倍才能满足。

③场景迷失:[用得起]与[用得值]的终极拷问

即便突破了技术和成本瓶颈,人形机器人仍需面对[用得起]与[用得值]的商业拷问,虚假需求与真实价值的错位让商业化落地举步维艰。

工业场景面临严重的ROI困境,以3C工厂为例,一台人形机器人替代两名工人,年节省人力成本14万元,但设备折旧+维护费高达18万元/年,投资回收期超过5年,远高于工业机械臂的1.5年。

在汽车工厂,传统工业机器人已覆盖90%的标准化工艺,人形机器人仅在狭窄空间等特殊场景有用武之地,全球年需求不足1万台,难以支撑规模化量产。

家庭场景的付费意愿同样低迷,扫地机器人、智能音箱已分别以5000元、2000元的价格锚定用户心智,而人形机器人售价超20万元,却只能完成擦桌子、取快递等[痒点]功能。

市场调研显示,家庭用户对人形机器人的付费意愿仅10%-15%,远低于智能音箱的40%。

新场景的[隐藏关卡]更让商业化雪上加霜,当机器人从工厂走向家庭,数据隐私、事故责任、社会接受度成为新的挑战。

而[恐怖谷效应]导致60%的用户对表情僵硬、动作机械的人形机器人产生心理抵触,企业不得不投入额外资源优化拟人化设计,进一步推高成本。


趋势向好,长期护航下的变化正在发生

政策层面,国家层面将具身智能列为未来产业培育的重点方向,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写入具身智能。

政策与资本的加持加速了国产替代进程,国家出台《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明确2025年实现批量生产,2027年形成完整产业链。

各地纷纷出台专项政策,深圳支持具身智能机器人研发推广,上海徐汇区推出区级具身智能产业扶持政策,北京、苏州等地成立百亿级产业基金。

2025年前三季度,机器人产业链累计获得超600起投资,比前两年全年还多,其中大部分资金流向减速器、丝杠、传感器等核心部件赛道。

随着国产部件性能提升和成本下降,整机成本有望逐步逼近2-3万美元的目标价位,为规模化量产奠定基础。

产业链协同正在加速形成,头部整机企业与核心部件厂商联合研发,智元机器人与国产减速器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优必选与绿的谐波合作开发定制化减速器。

行业组织推动标准制定,人形机器人场景应用联盟发布多项团体标准,规范关节接口、传感器数据格式等关键指标,逐步解决非标准化生产问题。

跨行业合作不断深化,车企将智能驾驶技术复用至机器人自主移动,消费电子企业的精密制造能力赋能机器人灵巧手研发,产业链的协同效应正在逐步显现。


未来展望,黎明前的坚守与等待

人形机器人的量产迷局,本质上是技术创新与商业规律的博弈。

从短期来看,行业仍将处于[洗牌期],一批缺乏核心技术、商业化能力不足的企业将被淘汰,市场份额将向头部企业集中。

工业场景仍是主要的突破口,随着核心部件国产化率提升和规模效应显现,整机成本将逐步下降,投资回收期有望从5年缩短至2-3年,推动更多企业引入人形机器人。

中期来看,2027-2030年有望成为行业爆发的关键节点。

随着固态电池、高精度传感器等核心技术突破,机器人续航、感知能力将大幅提升。

标准化生产带来成本进一步下降,人形机器人单价有望降至10万元以下,C端市场将逐步打开。

高盛预测,2026年特斯拉Optimus第三代发布、各家公司公布真实订单后,市场需求将迎来真正检验,行业有望实现从千台级到万台级的跨越。

长期来看,人形机器人将成为继个人电脑、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之后的新一代智能终端,成为社会的[通用劳动力],把人类从重复、危险、不体面的工作中解放出来。

当成本曲线进一步下移,10万元价格关卡被击穿,分散的场景需求将连成一片,家庭服务、医疗护理、教育陪伴等场景将全面爆发。


尾:

当虚头巴脑的PPT公司被淘汰,真正有技术、能落地的玩家正在悄悄布局,从核心部件国产替代到场景精准突破,一条艰难的破局之路正在显现。

这场革命的到来,可能需要5年,也可能需要10年。

在黎明前的暗夜里,需要企业耐住寂寞、深耕技术,需要资本保持理性、长期陪伴,需要社会给予包容、允许试错。

部分资料参考:亿欧网:《60亿[国家赌注]!中国为何死磕这场硬仗?》,无冕财经:《人形机器人的真正危机,不是朱啸虎炮轰》,智造智库:《人形机器人:量产迷局与未来破局》,证券日报之声:《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产业加速仍需越过[四重门]》,具身研习社:《人形机器人的冰与火:上游沉默撞上量产狂欢》,IT时报:《人形机器人[闹展会] 量产易、应用难》,人形机器人发布:《聊聊人形机器人[深水区]的老问题和新问题》

本公众号所刊发稿件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用于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回复,我们收到信息后会在24小时内处理。

请务必注明:

「姓名 + 公司 + 合作需求」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女童在客房摔倒额头缝十余针,家长称因床铺尖锐物造成要求酒店担责

女童在客房摔倒额头缝十余针,家长称因床铺尖锐物造成要求酒店担责

澎湃新闻
2025-11-20 19:46:36
从11月份开始,国内或将迎来4大降价潮,建议大家提前做好准备!

从11月份开始,国内或将迎来4大降价潮,建议大家提前做好准备!

猫叔东山再起
2025-11-19 13:00:03
禁止所有中国外交官入境,不让两岸统一,这个国家比美国还要嚣张

禁止所有中国外交官入境,不让两岸统一,这个国家比美国还要嚣张

文史旺旺旺
2025-11-19 20:52:03
矿山老板请4000多人吃火锅被质疑!网友:感觉员工没有开心地笑…

矿山老板请4000多人吃火锅被质疑!网友:感觉员工没有开心地笑…

火山诗话
2025-11-20 10:42:47
库里缺席勇士惨负热火吞2连败 鲍威尔25分波杰20+8

库里缺席勇士惨负热火吞2连败 鲍威尔25分波杰20+8

醉卧浮生
2025-11-20 10:57:35
窦骁开始接触赌王家业?何超莲带他去澳洲开董事会在他面前像小孩

窦骁开始接触赌王家业?何超莲带他去澳洲开董事会在他面前像小孩

阿纂看事
2025-11-19 16:39:15
欧豪一家三口这画面,谁看了不迷糊啊!

欧豪一家三口这画面,谁看了不迷糊啊!

老吴教育课堂
2025-11-19 12:00:49
北京未来两天晴朗干燥 下周一将迎雨雪降温

北京未来两天晴朗干燥 下周一将迎雨雪降温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2025-11-20 13:43:06
惠东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刘勇辉被查!8天前被突然免职

惠东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刘勇辉被查!8天前被突然免职

南方都市报
2025-11-20 14:32:10
申京轰28+11+7仍无缘今日最佳!对不起,你碰到创纪录的约基奇了

申京轰28+11+7仍无缘今日最佳!对不起,你碰到创纪录的约基奇了

世界体育圈
2025-11-20 13:42:55
前NBA球员贝弗利被捕,涉重罪袭击

前NBA球员贝弗利被捕,涉重罪袭击

鲁中晨报
2025-11-19 09:40:11
合富中国再度涨停 15天涨超290%

合富中国再度涨停 15天涨超290%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20 10:55:10
真猛!20日上午,山东又摘2金2银1铜,领先第2名10枚:蝉联稳了?

真猛!20日上午,山东又摘2金2银1铜,领先第2名10枚:蝉联稳了?

萌兰聊个球
2025-11-20 12:05:22
琉球不属日本!50年代琉球老照片:街头到处是中文,琉球女孩漂亮

琉球不属日本!50年代琉球老照片:街头到处是中文,琉球女孩漂亮

生活新鲜市
2025-11-19 00:35:05
王晶曝霍震霆离婚内幕,罗康瑞早与朱玲玲约定,只是碍于豪门体面

王晶曝霍震霆离婚内幕,罗康瑞早与朱玲玲约定,只是碍于豪门体面

白面书誏
2025-11-20 15:12:11
又一百年巨头塌了!从技术神话到贴牌代工,网友:买了个牌子壳!

又一百年巨头塌了!从技术神话到贴牌代工,网友:买了个牌子壳!

青眼财经
2025-11-18 23:16:47
郑思维/黄雅琼夺得全运会羽毛球混双冠军

郑思维/黄雅琼夺得全运会羽毛球混双冠军

新京报
2025-11-20 17:11:02
美驻日大使:如果中国不按美国的意愿行事,就让十四亿人陷入饥荒

美驻日大使:如果中国不按美国的意愿行事,就让十四亿人陷入饥荒

荆楚寰宇文枢
2025-09-28 21:58:22
狗主人赵某晖最新采访,透露大量细节:判对方正当防卫她也能接受

狗主人赵某晖最新采访,透露大量细节:判对方正当防卫她也能接受

江山挥笔
2025-11-19 08:59:33
深圳模特比赛争议后续:冠军一身赘肉年纪大,主办方发声却翻车

深圳模特比赛争议后续:冠军一身赘肉年纪大,主办方发声却翻车

深析古今
2025-11-19 13:26:48
2025-11-20 20:11:00
AI芯天下
AI芯天下
从芯出发,用心服务
6420文章数 16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马云发话了:冲第一

头条要闻

媒体:中日之间交锋继续 全世界都是"当事方"

头条要闻

媒体:中日之间交锋继续 全世界都是"当事方"

体育要闻

Faker,何以成为Faker

娱乐要闻

胡彦斌的每一任都是大美女

财经要闻

霸王茶姬创始人将与“光伏女神”结婚

汽车要闻

AI驱动内容营销新纪元 2026网易年度新车总评榜揭晓

态度原创

本地
游戏
时尚
旅游
公开课

本地新闻

卖力整活儿的大湾鸡,靠疯癫成了新顶流

《永恒之塔2》捏脸被玩出了花!从日本老师到科比哥布林!

这四组绝美的冬季配色,很“暖”!

旅游要闻

一折玩转沪苏浙皖 "长三角畅游护照"重磅首发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