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东台
来源 | 赛柏蓝器械
合规只会强化,不会弱化。
01
国家医保局通报,医药代表被查
11月19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医药代表篡改检测报告骗保案例》。
![]()
其中提到,某医药公司主要负责推广肺癌靶向药奥希替尼的医药代表,为完成销售指标,明知患者EGFRT790M基因突变检测结果为阴性,不符合奥希替尼的使用条件,仍擅自使用“WPS”软件将三名患者的检测报告中基因突变“阴性”结果修改为“阳性”,合计共造成医保基金损失27540元。
法院审理认为,其行为已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诈骗罪。综合考量其具有自首、自愿认罪认罚、积极退赔等情节,依法可以从轻处罚;但鉴于其作为医药代表为推广药物使用,获取业绩和提成,罔顾医保资金安全,其行为社会危害性大,不宜适用缓刑。最终判决:被告人陆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八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七千元;退赔在案的违法所得予以发还。
医药代表篡改检测报告并非个案。
去年,一起医药公司医药代表篡改患者检测报告骗取医保基金的案件被列入了《“两高”关于依法惩治医保骗保犯罪典型案例》。
当前,医保基金监管持续强化,医药代表违法违规行为被揪出。
今年9月,国家医保局披露数则医保飞检典型案例,其中提到,某医药代表收敛数十人社保卡,使用这些参保人身份到医院就诊,另有医生明知其冒名就医,仍长期配合为其开具诊断为糖尿病、二甲双胍用药疗效不佳、建议使用司美格鲁肽的门诊复诊处方。医药代表随后前往某定点零售药店集中刷卡,使用门诊统筹基金购买大量司美格鲁肽注射液。
在从严监管大背景下,医药代表从业规范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
02
合规只会强化
医药代表转为复合型人才
医药代表行业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传统“带金销售”和各类灰色模式越来越难走通,合规转型成为必然。
当下,医药代表所面临的是其身份价值的重塑。作为医药企业与院端之间的重要桥梁,过去医药代表肩上扛的产品进院、上量的担子。在强监管和反腐高压之下,依靠利益输送维持客情、提高销量的模式不可持续。
去年11月,《医药代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发布,其中再次明确了医药代表的定义,并首次明确医药代表任职条件。
这份《征求意见稿》中要求,医药代表应当:具有医学、药学或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或者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具有药品临床理论知识及实践经验,或者具有药品研发、生产、检验、质量管理等岗位工作经验;掌握所推广药品的药理毒理、功能主治或者适应症、联合用药、不良反应、禁忌症和注意事项等知识;经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培训并考核合格。
传递、沟通、反馈专业、前沿信息,在医药代表工作中的权重提升。
11月18日-11月21日,第46届中国医药产业发展大会及2025赛柏蓝峰会在南京召开。
会上专家提到,合规不会弱化,只会强化。未来医药代表的准入门槛将提高,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和相关专业背景,并且明确医药代表不得背指标,专注于学术推广。这些规定的落实是必然的,因为国家政策的导向是推动医药行业的规范化和专业化发展。
“旧瓶装新酒”的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的合规要求,医药企业需要从根本上转变思路。未来需要的医药代表是复合型人才,不仅要懂市场和营销,还需要具备医学知识和大客户管理能力。在单纯的专业知识之外,服务和沟通的重要性不可小觑。
在医药代表转型过程中,企业也具有合规管理的重要责任。国家卫健委等14部门印发的《2025年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要点》中特别提到,鼓励医药企业参考《医药企业防范商业贿赂风险合规指引》加强合规管理,推动医药代表在医疗机构内的合规管理。
从请客吃饭、搞好关系的“销售代表”,到传递与反馈信息的“医学顾问”,转型阵痛期之后,医药代表将走上一条新的道路。
内容沟通:微信 nrzx0321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