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报AI平台生成
“穿上4000多元的设备花了半个多小时学会爬树,登上树梢后立刻解锁了人猿泰山的动作,感到自己与自然融为一体了……”这是上海交通大学学生今年第一次上学校攀树课的感受。事实上,上海交大不是第一个开设攀树课的大学。从龙舟、攀岩、射箭、高尔夫到攀树,高校体育课在不断“推新品”。
过去,多数人认为上体育课的主要目的是增强学生的体质,但近年来,体育课的育人功能越来越凸显,并受到重视。不仅如此,体育课程的核心要求也已从单一的技能传授转向“以体育人”,强调通过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培养团队精神和规则意识等核心素养。
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学校体育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性工程,要发挥其以体育智、以体育心的独特功能,推动学生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
当前,高校通过积极引入爬树、匹克球、飞盘、攀岩、激光射击等新兴体育项目,突破传统体育竞技化、单一化的局限,从心理健康、社交能力、综合素质、生活方式等多个维度,为学生成长提供全方位支撑,进一步适配当代大学生的发展需求及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情绪疗愈:与大自然互动,有助缓解压力
大学生需面对学业压力、职业规划困扰、人际关系问题等多重挑战,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而新兴体项目因其独特的运动属性,在情绪调节方面有着特别的效果。
以爬树项目为例。爬树本身就是人类的本能,每个小孩都曾向往过爬树,也曾有过爬上树顶看天下的“梦想”。同时,爬树过程中“拥抱”的动作,能够满足人与自然连接的天生需求,帮助放松和改善情绪、实现减压,甚至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相关研究指出,拥抱的动作能够有效提升人体内催产素的含量水平,这是与幸福感、快乐感、平静感和信任感等情绪体验密切相关的激素,也常被称作“拥抱激素”。它不仅能让人产生依恋感,还具有缓解压力的显著效果。在北欧,抱树疗法被认为是心理疗愈的方式之一。
同时,爬树、攀岩等作为一种具有一定冒险性的活动,要求学生克服心理上的障碍,挑战自我极限。这一类课程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构建“能够战胜困难”的积极心理暗示,进而培养他们的冒险精神与实践能力,激励他们勇于探索新领域、直面挑战并最终克服困难。
除此之外,还有研究表明,人只需要花20分钟至30分钟待在自然环境中,就能显著降低压力激素水平,特别是皮质醇。爬树这类与自然场景深度绑定的运动,能让学生脱离教室、宿舍的封闭环境,在接触自然的过程中获得“自然疗愈”,降低氧化应激和促炎水平,增强副交感神经系统活性,使身体整体进入放松状态,减少负面情绪和压力。可以说,这些与自然有着强互动的体育课堂,成为大学生的情绪“天然疗愈场”。
跨圈层社交:陌生人友好,避免尬聊
当代大学生多为“Z世代”,他们往往更习惯网络社交,在线下交往时则会遇到“社交恐惧”“圈子固化”等问题。新兴体育项目以“轻器材、重体验、高社交、低门槛”的特点,成为打破社交壁垒的重要桥梁。
一方面,这类新兴项目具备“陌生人友好”的特性,降低了社交启动难度。以匹克球为例,新手只需10分钟即可掌握基本规则,无需长期训练积累,学生即使独自参与,也能快速融入陌生团队。项目中频繁的传球、换队配合,让学生在“无需刻意找话题”的轻松氛围中自然互动,避免传统社交中“无话可聊”的尴尬,尤其适合内向、社恐的学生逐步打开社交圈。
另一方面,很多新兴运动蕴含着鲜明的潮流元素,完美契合当代年轻人对时尚与个性的追求。其中不少项目还可以通过线上分享引发社群互动,推动潜在用户参与线下体验,再激发更多线上分享,从而在青年群体中形成集聚效应和正向循环。
不少年轻用户密集的线上平台,正因此成为“孵化”小众运动项目的理想载体。相关调研显示,在小红书、抖音等平台,以“#攀岩初体验”等社媒话题带来的引流量同比分别激增55%、53%,2024年参与人数也实现同比增长,社交媒体带来的裂变效应加强。
与此类似,高校开展的新兴体育项目也吸引了更多不同专业的学生参与。这种跨圈层社交,不仅拓宽了学生的人际关系网络,还能帮助学生跳出专业局限,学会从多元视角理解问题,为未来职场中的跨部门协作积累经验。
突破局限:锻炼体能,锻造多方面核心能力
新兴体育项目不仅是一种运动方式,更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延伸载体,能在锻炼体能的同时培育学生多方面的核心能力。
研究显示,在风险判断与安全意识方面,爬树、户外攀岩等项目要求学生运动前检查装备、评估环境风险,攀爬过程中根据树干状态调整动作,这种“事前评估、事中调整”的过程,能培养学生的风险预判能力、增强安全意识,这种能力在未来职场中同样适用。
在应变能力与责任感形成方面,匹克球等项目需要学生根据场上局势快速调整战术。这种“即时决策”训练能提升学生的反应速度与逻辑思维能力,帮助他们在面对学业中的突发问题、未来工作中的紧急任务时能保持冷静并快速找到解决方案。再比如,飞盘中的“角色轮换”,让学生体验不同岗位的职责,学会换位思考,理解“团队协作中每个角色的重要性”,培养集体意识。
在价值观形成与创新思维方面,新兴体育项目常伴随新型运动文化的传播,如飞盘文化中的“Spirit of the Game”(飞盘精神),强调尊重对手、自我裁判,这种文化理念通过运动渗透到学生的价值观中,帮助学生建立诚信、公平的处事原则。
同时,学生在参与新兴项目的过程中,还可能主动探索项目的创新玩法。如将飞盘与定向越野结合,设计“飞盘寻宝”活动,这种 “二次创新”的过程,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从“被动参与”转向“主动创造”,培养对新鲜事物的探索欲与创新能力。
健康生活:突破“三分钟热度”,运动融入日常
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达到终身体育。
有调查机构对全国各地2892名大学生发起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39.83%的受访者对冲浪、攀岩、滑板等新兴运动中的一项或多项非常感兴趣,47.06%受访者表示对这些运动项目比较有兴趣。有了兴趣的支持,才能帮助学生突破“三分钟热度”,逐步养成规律运动的习惯。
同时,新兴项目具有场景灵活性的特征,有助于让运动融入日常生活。爬树项目只需一片有安全树木的场地,匹克球可在校园篮球场、空地开展,无需大型专业场馆。学生课后、周末随时可约上同学参与,无需受到场地、时间等方面的限制和束缚,这种便捷性让运动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而非需要特意规划的事项。
此外,新兴项目还能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生活认知。在参与爬树项目时,学生需学习树木保护知识,了解哪些树木适合攀爬、如何避免破坏生态等等。“运动+生态保护”的新型学习方式,让学生意识到真正的健康不仅是身体健康,还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在团队项目中,学生通过合理分配体力、调整饮食作息以保持运动状态,逐步建立“科学健康”的生活理念,这种认知会延伸到饮食、作息、心态调节等多个方面,帮助学生形成全面的健康生活方式。
(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体育学院书记、副研究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