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储能电池厂商的扩产节奏,出现明显分化!
2025年前三季度,在头部储能电池厂商中,亿纬锂能资本支出达到74.58亿元,并以82.35%的同比增速位居第一。
同期,宁德时代资本开支同比增长41.47%;欣旺达、鹏辉能源同比增幅均超20%;南都电源、科力远等二三线电池厂商的扩张节奏则较为缓慢。
![]()
然而,在亿纬锂能高速扩张背后,是超过60%的资产负债率、高达225亿元的长短期负债,以及短期偿债能力的下滑。
那么,亿纬锂能为什么会加速扩张?产能又能否如期消化?
储能双雄,贴身肉搏
亿纬锂能以锂原电池起家,逐步构建起动力电池、储能电池、消费电池三大核心业务。2025年上半年,营收占比分别为45.26%、36.56%、18.03%。
不过,动力电池这一主战场有两座难以翻越的大山。自2017年起,宁德时代动力电池市占率连续8年全球第一,比亚迪从2022年起便牢牢占据全球第二的位置,甚至二者的市占率仍在不断提升。
面对双雄并立的竞争格局,亿纬锂能尝试以差异化破局。
公司没有扎堆方形电池,而是主攻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高功率的大圆柱电池,成为我国首家量产并供应大圆柱动力电池的厂商。
尽管如此,亿纬锂能还是难以撼动宁德时代和比亚迪的地位。2024年,宁德时代、比亚迪占据国内动力电池约70%的市场份额,而亿纬锂能装机量位居全球第九、国内第五。
市占率的落后,说明亿纬锂能等二线厂商规模效应不及宁德时代,这也反映在毛利率上。
2023-2025年上半年,亿纬锂能动力电池毛利率由14.37%增至17.6%,超越欣旺达、国轩高科,但还是略低于宁德时代。
![]()
对此,亿纬锂能董事长刘金成曾表示,“在动力电池行业,我们连内卷的资格都没有,没人卷得过比亚迪、宁德时代”。
不过,夹缝求生的亿纬锂能,在储能电池领域得以喘息。
2024年,亿纬锂能储能电池出货量首次超越比亚迪位居全球第二,市占率为11%,积累了Wärtsilä、ABB、台达电子、中国移动、南方电网等海内外客户。
亿纬锂能在储能电池领域的发展也离不开差异化。2018年,随着全资子公司亿星能源成立,亿纬锂能正式进军储能。
储能电池的发展趋势是通过不断扩大电芯容量,从而降低储能系统的集成制造成本。因此公司没有使用常规的卷绕工艺,而是研发更适配大容量电池的超薄叠片工艺。
![]()
2022年10月,当市场还在主推280Ah电芯时,亿纬锂能就推出560Ah超大容量方形储能电池LF560K,以零部件减少47%、生产效率提升30%,实现系统集成应用降本10%。
2024年,公司将电芯容量升级到628Ah,成为全球首家量产600Ah+大方形磷酸铁锂储能电池的公司,容量高于宁德时代的580Ah电芯。
国内动力电池的竞争格局是“宁德时代+比亚迪+其他”,而储能电池厂商的排名仍在快速变化中。因此,扩产成为各家电池厂商抢占市场的第一选择,亿纬锂能也不例外。
储能电芯,一芯难求
当下,正是亿纬锂能抢占市场的关键期。
2025年前三季度,我国储能电池出货量为430GWh,预计全年总出货量达580GWh,同比增速超75%,市场需求依旧旺盛。
同时,行业内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公司负责储能业务的高管,眼下的核心任务就是向客户道歉”。这句话道出了储能电芯供应紧张,订单不得不推迟交付的现状。
受益于储能电池的爆发,2025年前三季度,亿纬锂能储能电池出货量为48.41GWh,同比增长35.51%,已超过动力电池34.59GWh的出货量。
亿纬锂能披露其储能电池处于满产状态,公司的产能利用率也从2024年的86.56%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87.51%。
![]()
储能电池供不应求点燃了亿纬锂能的扩产热情。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固定资产为313.94亿元,在建工程为132.85亿元,再创新高。
而且,公司还计划2027年扩产到328GWh,约为2023年的四倍。
![]()
目前,亿纬锂能的在建工程主要包括荆门工厂及海外工厂。
2025年初,荆门60GWh超级储能工厂一期产线投产,二期仍在建设中,该工厂具备每秒1.5颗电芯、PPB级缺陷率、全流程自动化的制造能力,保障628Ah储能电池Mr.Big稳定量产。
4月,亿纬锂能匈牙利生产基地获得建筑许可,总投资额不超过99.71亿元,将生产适配客户宝马的大圆柱动力电池,年产能30GWh,预计2027年建成投产。
鉴于欧洲车企普遍关注宝马、奔驰等巨头的供应链选择,此次与宝马的合作有望助力亿纬锂能开拓欧洲市场。
6月27日,亿纬锂能公告拟在马来西亚投资86.54亿元,建设新型储能电池项目,预计2026年初部分产能实现量产。
![]()
亿纬锂能豪掷约190亿元投建海外产能有订单做支撑,不到两个月公司连续公布三项海外重大合作。
9月30日,公司与TSL Assembly签署2026-2030年1GWh储能系统项目协议;10月29日,公司与澳大利亚企业EVO Power达成合作,未来五年将为其供应2.2GWh储能大电池Mr.Big和储能直流系统Mr.Giant产品。
11月7日,亿纬锂能与西班牙企业CEGASA合作,计划在2026-2028年共同开发部署1GWh的储能项目。
从海外营收占比看,2025年上半年,亿纬锂能(24.74%)距离宁德时代(34.2%)、欣旺达(39.6%)、国轩高科(33%)等厂商均有差距。
但同期,亿纬锂能海外业务毛利率为21.71%,比国内业务毛利率高了接近6个百分点。海外市场的高毛利,也是亿纬锂能加速海外产能建设的重要原因。
赴港上市,补充资金
对亿纬锂能而言,大手笔押注产能,要背负一定压力。
自2019年以来,亿纬锂能通过定增等方式,共募集约190亿元。2020-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长期负债由11亿元攀升至217.64亿元,资产负债率也从35.13%增至63.47%。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在账资金有94.45亿元,交易性金融资产为55.8亿元,无法覆盖总计225亿元的长短期负债。
而且,公司的财务费用在2025年三季度末增长至5.72亿元,达到上市以来的最高值,其中利息费用为5.41亿元。这种加杠杆扩产的经营方式,使亿纬锂能背上了负债与利息的包袱。
从偿债指标看,2020-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流动比率从1.58降至1.05,速动比率从1.34降至0.92,短期偿债能力有所减弱。
在此背景下,亿纬锂能敢于继续下注,底气来自“造血”能力增强和“补血”方式增多。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450亿元,同比增加32.17%,第三季度营收达168.32亿元,创下单季度营收新高。
虽然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净利润出现11.7%的下滑,但这主要是受股权激励费用、单项资产减值计提等因素影响。剔除上述因素后,公司净利润仍保持了18.4%的同比增长。
![]()
而且,亿纬锂能赚到的钱实实在在落到钱袋子里。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经营现金流量净额为49.04亿元,同比大增131.7%,净现比明显大于1。
除此之外,亿纬锂能还将通过减持、赴港上市等方式补充资金。
2025年6月16日,亿纬锂能公告续期减持计划,拟在一年内择机减持控股子公司思摩尔国际约2.17亿股。
6月30日,亿纬锂能追随宁德时代脚步,递交港股招股书,拟募资300亿港币投向匈牙利30GWh大圆柱电池和马来西亚38GWh储能电池三期项目。
若是亿纬锂能成功赴港上市,就能够完成出海棋局的又一次落子,并且保障产能建设。
结语
亿纬锂能快速增长的资本支出,恰恰折射出其在巨头挤压下的求生法则。
面对主营业务动力电池领域的格局固化,亿纬锂能果断投入约87亿元押注当下供不应求的储能电池,并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当然,这种扩张驱动的发展模式也让亿纬锂能背上了不小的债务包袱。
未来,亿纬锂能在储能电池行业能走多远,关键在于产能与订单的适配情况,以及能否驾驭产能扩张与财务健康之间的平衡。
以上分析不构成具体买卖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