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际政坛的气氛有点微妙。
西方不断在各种多边会议上针对中国,尤其是七国集团(G7)这种冷战时期的“小圈子”,更是频频把中国放在“对手”的位置上。
![]()
然而,就在这种背景下,法国总统马克龙却抛出一个出人意料的大动作:他不仅要在2025年12月踏上北京的土地,还打算亲自邀请中方参加2026年由法国主办的G7峰会。
要知道,G7一向是西方发达经济体的自家聚会,非成员国中国几乎从未被请上这个桌。
那么,马克龙邀请中方参加G7峰会究竟有何目的?
给G7“输血续命”:破解西方俱乐部的合法性危机
![]()
马克龙心里比谁都清楚,现在的G7早就不是当年那个能说了算的“大佬俱乐部”了。
想当年,G7国家的经济总量能占到全球七成,随便说句话全世界都得认真听,可现在呢?这个比例跌到不足四成,连一半都不到了。
更关键的是,碰到那些真真切切的全球问题,比如气候变化、全球债务危机、供应链重构这些,光靠G7这几个国家根本解决不了,没有新兴经济体参与,出台的政策就是“自说自话”,根本落不了地。
![]()
就拿能源转型来说,法国一直喊着要在2030年实现可再生能源占比40%的目标,可光靠自己哪儿行啊?中国的光伏技术成本比西方低将近三成,锂电池在欧洲市场的份额都超过60%了,这些都是法国实打实需要的东西。
还有全球债务重组的事儿,发展中国家欠的钱里,中国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没有中国点头,G7再怎么商量都是白搭,最后还是推进不下去。
马克龙想借着2026年法国当G7轮值主席国的机会,把中国拉进来,本质上就是给这个有点过气的俱乐部“输血续命”。
![]()
他打的算盘很简单,把中国请进来,就能把G7从“西方内部茶话会”改成真正能解决问题的“全球平台”,这样一来,G7的决策才重新有分量,而法国作为推动者,还能牢牢抓住议题的主导权。
毕竟德国已经表态支持这个想法了,要是真能成,法国在全球治理里的话语权肯定能上一个台阶。
当然,这事儿美国和日本肯定不愿意,他们一直把G7当成对抗中国的工具,哪能容忍“对手”坐到自家桌上?可马克龙才不管这些,先把提议抛出来,就占了主动,至于后续怎么谈,慢慢再说。
![]()
除此之外,马克龙这么做也是想跟美国“掰掰手腕”,把他天天喊的“欧洲战略自主”从口号变成实实在在的动作。
这些年,马克龙一直强调欧洲要“战略自主”,说白了就是不想再当美国的“跟班”,希望欧洲在安全、经济这些关键问题上能自己拿主意。
但口号喊得再响,没有实际行动也没用,邀请中国参加G7,正好是他把口号落地的关键一步。
跟美国“掰手腕”:把“战略自主”的口号变成实招
![]()
美国这些年一直在撺掇G7搞“反华小圈子”,前阵子还想把印度、澳大利亚拉进来,把G7变成围堵中国的“篱笆”。
马克龙抢先一步邀请中国,就是要打乱美国的计划,告诉全世界:欧洲的外交不是美国说了算,欧洲有自己的想法。
而且这么做还能给美国施压——欧洲在核能、汽车这些领域跟中国绑得特别紧,法国电力集团和中国的核电合作都几十年了,台山核电项目就是中法合建的标杆;空客每年卖给中国的飞机都占全球总量的20%,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利益,不是说断就能断的。
要是美国非要逼欧洲跟中国“脱钩”,法国就能用这个当筹码,跟美国讨价还价,争取更多主动权。
![]()
更重要的是,这招能帮欧洲在中美之间找到平衡。现在中美博弈越来越激烈,欧洲夹在中间特别为难:跟着美国反华吧,经济上肯定得吃大亏;跟中国走近点吧,又怕得罪美国。
马克龙邀请中国进G7,等于是给欧洲找了个“缓冲带”,既能继续保持和中国的合作,拿到实实在在的经济好处,又能借着G7的框架跟美国周旋,慢慢摆脱对美国的依赖。
德国之所以支持,也是看透了这层意思——毕竟德国车企的“半条命”都在中国市场,谁也不想被美国绑上“脱钩”的战车,最后得不偿失。
给自己“解困救场”:用外交突破稳住国内基本盘
![]()
马克龙敢冒这么大的风险搞这个外交动作,很大程度上是被国内的烂摊子逼的。
这两年法国的日子可不好过,养老金改革引发的罢工闹了好几个月,通胀、住房、移民这些问题堆得跟山一样,马克龙的支持率跌到了执政以来的低点,议会里连个稳定的多数派都没有,一年多换了四个总理,政府想推点政策比登天还难。
这种时候,搞出点有分量的外交成果,是最能快速转移民众注意力、挽回支持率的办法。
![]()
要是能把中国这个“重量级玩家”请进G7,马克龙就能在国内塑造“全球领导者”的形象,告诉法国人“咱们法国在世界上还是说话管用的大国”,说不定能挽回不少中间选民的支持。
而且这事儿还能给国内经济带点实在好处,中法贸易额2024年都到8500亿欧元了,中国是法国第四大出口市场,空客飞机、奢侈品、农产品这些法国的拳头产品,都得靠中国市场拉业绩。
要是借着访华和邀请G7的机会,再敲定几个大的合作项目,既能拉动就业,又能给低迷的经济添点活力,简直是“一举两得”。
![]()
不过马克龙也知道这步棋风险不小,国内已经有不少人质疑他“对华妥协”,欧盟里法国刚投票支持调查中国电动车,转头就邀请中国参加G7,难免被人骂“前后矛盾”。
可他也没得选,内政实在破局无望,只能靠外交“突围”。要是这招能成,他就能给自己的执政生涯续上一口气;可要是失败了,比如中国不接招,或者G7内部因为美国、日本的反对闹掰,那他的支持率恐怕会跌得更惨,到时候麻烦就更大了。
说到底,马克龙邀请中国参加G7,从来不是什么“突发奇想”,而是法国在内外交困下的“现实选择”。
![]()
他既想给G7找条活路,让这个过气的俱乐部重新有分量;又想跟美国掰掰手腕,把欧洲战略自主落到实处;更想给自己国内的烂摊子找个出路,稳住自己的政治基本盘。
这事儿能不能成还不好说,毕竟美国和日本的反对摆在那儿,中国对G7这个“西方小圈子”也一直保持警惕——毕竟G7前脚还在炒作针对中国的议题,后脚就递橄榄枝,任谁都会多琢磨琢磨。
但不管结果怎么样,这举动已经说明一个趋势:全球格局早就不是西方说了算了,没有中国参与,再牛的“俱乐部”也解决不了真问题。
![]()
马克龙的算盘能不能打响,还得看他能不能平衡好美国、欧洲和中国的利益,更得看他能不能给法国国内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毕竟外交最终还是要为内政服务,要是国内的问题解决不了,再风光的外交动作,也很难让民众买账。
信息来源:
欧洲时报——法国将办G7峰会 马克龙欲邀中国出席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