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14岁被迫嫁给远房表哥。
婚后因不育被婆家扫地出门,沦落青楼唱粤曲。
她再婚嫁给上将,育11子女。
辅佐丈夫成为“南天王”。
被尊称为“广东之母”。
其中一子受邓公亲自接见。
01
莫秀英于1900年出生于广东高州茂名市的芝良坡村,虽然在她的祖父时也曾是富贵之家,但莫秀英出生后,家道中落。
莫秀英出生时,因为肚脐上有一颗黑痣,有算命先生说她:脐镶黑钻石,有大富大贵之相。
莫秀英在家中女儿中排行第五,人称“莫五姑”。
虽然家道中落,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父母让她在家里学习了琴棋书画。
封建家庭都尊崇“女子无才是德”,但竭尽所能让女子学习琴棋书画,就是为了能让她们嫁一个好人家。
![]()
图|莫秀英
莫秀英学习能力很强,很快就精通了这几门技能。
不仅老师夸她聪慧,父母逢人就夸她的懂事与聪慧。
再懂事聪慧,她也没有争得父母更多的疼爱。
在家中众多的孩子中,莫秀英被寄养在了外祖母家,幸好外祖母很疼爱她。没有玩伴的她,仍然很孤独。
外祖母为了哄她开心,就教她唱粤曲,那时候跟着外祖母学唱粤曲,成了她唯一的娱乐活动。
莫秀英学会了唱粤曲,唱得比外婆还好。
14岁那年,在父母的包办下,将她嫁给了一个以经商为生的远房表哥。
父母以为算命先生的“脐镶黑钻石”得到了印证,果然要大富大贵。
出嫁时,外祖母跟她讲:女子嫁了人,就要听丈夫的话,好好伺候公婆,要三从四德。
本以为人生迎来了转机,没想到堕入了深渊。
年仅14岁的莫秀英不谙世事,将丈夫作为她唯一的依靠。
到婆家后,她依照外祖母的关照,三从四德。
她的丈夫是家里的独子,在优渥娇宠的家庭环境中,养成了纨绔的流荡子性格,还染上了D博。
心情不好,对莫秀英动辄打骂,她都一忍再忍。
在外人看来富太太的生活,忍受的屈辱只有她自己知道。
婚后四年,她未能给婆家生下一儿半女。
婆婆经常指桑骂槐:养个母鸡还得下蛋呢。
莫秀英受了委屈,不敢还嘴,只能在夜深人静的时候默默掉眼泪。
四年里,她尝尽人情冷暖。
一天,婆婆跟儿子商量,让儿子休了莫秀英。
![]()
图|中间为莫秀英
丈夫也很听婆婆的话,将一纸休书拍在了她面前。
当时莫秀英很害怕,因为一旦被休,她不但无脸回娘家,连基本的生活也没办法保障。
她当时跪在地上乞求婆婆和丈夫,不要赶她走。
婆婆与丈夫非但没有心软,丈夫还一脚将她踢开:生不了孩子就滚出这个家。
莫秀英被休赶出家门后,年仅18岁的她,不敢回娘家,身无分文。
无奈之下,沦落青楼谋生。
迷茫、羞耻,不知道命运之舟要将她带到哪里。
02
真是任何年代,“技多不压身”都适用。
莫秀英幼年时曾学过的琴棋书画,以及粤曲唱法,竟然成了她安身立命的技能。
她能一边弹一边唱出古本小说,能弹唱名曲,并自成一派,很快在青楼崭露头角,并可以让她“卖艺不卖身”。
![]()
图|莫秀英
当时她受到许多高官显贵的青睐,有些还对她展开追求。
在第一段情伤中,饱受侮辱的她,虽然外表是18岁的容貌,但内心已饱经沧桑。
境遇已至此,再糟也不过如此,她保持了理性与清醒,没有接受任何一位达官显贵的追求。
一天,驻扎在阳江的陈济棠来到青楼,此时正是陈济棠事业的低落时,他心情郁结,没想到听完莫秀英那婉转空灵的歌曲后,内心突然很平静。
陈济棠出身草根,八岁丧母,十六岁参加乡试,榜列第三,因清廷的腐朽,无心求官,决定以武救国,他进入广东陆军学堂,加入同盟会,参加过辛亥革命,后进入广东地方部队,从排长一路成为连长,被授予一级上将。
![]()
1917年,陈济棠奉命率部驻防在阳江,负责剿匪和修桥。
莫秀英与陈济棠的缘分也开始于阳江,陈济棠被莫秀英的歌声和美貌打动,加上陈济棠大哥的撮合。
陈济棠的大哥陈维周以风水大师自居,说陈济棠有一双“绵软的朱砂掌”,如果朱砂掌与朱砂痣结合,定能家门兴旺,大富大贵。
陈济棠得知莫秀英有“脐镶黑钻石”,就认准了莫秀英是自己的福星。
于是,陈济棠提出要替莫秀英赎身,并纳她为妾。
对于一个身处青楼的女子,能被一个有权有势的人相中,并能替自己赎身,救自己于水火之中,就应该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抓住这难得的机会。
莫秀英仍然选择了拒绝,她知道轻率选择改嫁,只会重蹈覆辙。
![]()
图|莫秀英与陈济棠
陈济棠没有放弃,她跟莫秀英沟通,娶她为妾,许她与正室同等的地位。
莫秀英被陈济棠几乎于迷信的真诚打动,最终嫁给了他。
陈济棠自与莫秀英结婚后,果然命运发生了逆转。
因不育被丈夫休了的莫秀英,接连为陈济棠生下11个孩子,陈济棠的官运也开始亨通。
真是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
03
婚后,陈济棠对莫秀英言听计从。莫秀英也没有侍宠而骄,沉溺于富贵。
她省吃俭用,时刻提醒陈济棠,要以民生为主,不可骑在百姓头上作威作福。
1933年,陈济棠割据广东,在莫秀英的提醒下,他重点抓经济和民生,建粮厂、港口,大力发展经济,促进就业。
所以自九·一八事变后,全国各地都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时,广东却安定繁荣。
铁路里程全国第一,港口吞吐量逼近1000万吨,建立西南航空公司,直通武汉与上海航线,开创了民航事业先驱。
为了防止通货膨胀,他还在广东独立发行货币,使得广州物价相对稳定,被称为老广州的“黄金时代”,也被称为“陈济棠时期”,陈济棠被广州人民尊称为“南天王”。
![]()
图|莫秀英与陈济棠及儿女
除了民生,陈济棠与莫秀英看到很多流亡到广东的难民,心生怜悯。
于是,两人在广南开办了专为贫苦民众提供免费诊疗服务的广南医院,对常见病、多发病及小伤小病都不收取医药费。
为了保障医院的开销费用和正常运营,当时陈济棠下令将猪、牛、烟、盐行的市场租金划归到医院,作为办院的经费。
莫秀英还开设了慈善棠,主要是为灾年无家可归的民众提供援助。
陈济棠为表示对莫秀英的爱与感激,以莫秀英的名字命名,建设了秀英港、秀英码头、秀英区等。
广东的标志性建筑,中山图书馆、救济院、爱群大厦等,都是当年陈济棠所建。
莫秀英因辅助陈济棠在广州做了许多善事,她被当地人尊称为“广东之母”。
官场沉浮,陈济棠因反蒋失败下野,带着家人到香港避难,陈济棠也结束了在广东的割据生涯。但他在广东的八年在历史上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香港避难期间,莫秀英因查出肾病住院,心急如焚的陈济棠在公馆里设神案,每日磕头一百次。莫秀英终于转危为安。
且不说陈济棠这一招灵不灵,足见他对莫秀英的情深意笃。
莫秀英大病初愈,就遇上了香港L陷,陈济棠和莫秀英拖家带口逃到了高州。
在高州逃难的莫秀英,看到处于饥荒的乡民,决定将藏粮三千多石全部发放给灾民。甚至捐尽家产支援抗日。
她说:钱财这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走,不如用来做点有意义的事情。
6年后,也就是1947年,莫秀英因病去世,陈济棠十分悲痛,还作一首悼词悼念:丧我贤良伤肺腑,每逢虞祭泪万行。
陈济棠在词中称莫秀英为“贤良”,足见在丈夫的心中,她“福星”和“智囊”的身份刻骨铭心。
陈济棠与莫秀英的儿女个个成才,其中十子陈树柏,任教美国圣克拉拉大学,还在美国硅谷创办了美国国际大学,他回国探亲时,曾受到邓公的接见。
![]()
图|陈树柏与邓公
邓公见到陈树柏时说:令尊治粤八年,颇有建树,老一辈广东人都很怀念他。
而大家对于陈济棠的怀念中,有一半的功劳属于莫秀英。
04
史料中记载:陈济棠管钱,莫秀英管田,一省夫妻档,胜过十万兵。
世人在追忆“南天王”陈济棠在广东的功绩时,莫秀英的名字也与之同辉。
她与丈夫陈济棠联手,在广东的那八年,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
当然,我写下这篇文章,并不是为了标榜她多么能干。
而想说,她身上真正打动我的是:她所展现出来的女性力量,一种清醒处世态度。
她有着理性的自我认知,坚韧的生命韧性,超越时代的价值选择。
身处困境,她并非简单的自我“抗争”,而是对命运的本质做过深刻洞察后,主动驾驭。
弱者怨命,强者造命。
她拒绝被裹挟,拒绝随波逐流,拒绝怨天尤人,将伤痕锻造成勋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