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一封来自同乡的邮件出现在聂辉华教授的信箱,邀请他成为演讲嘉宾,他以“身份不合适”婉言谢绝。从江西农村一路走来,虽然求学时没落下打工,从教与科研也经常下基层调研、做田野调查,但那个时候,这位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除了担任一所国家高端智库的领导工作,其工作重心还在佶屈聱牙的契约理论和曲高和寡的新政治经济学。
2019年年中,聂辉华教授辞去所有行政职务,专心科研。但突如其来的疫情带来了新的改变——网课成为常态,作为一位早已习惯“出镜”的学者,聂辉华教授意外地发现自己的课堂能穿透屏幕,打动了不少求知的心灵。更让他触动的是,当今天的大学生遇到难题,他们的第一反应不再是翻开教科书,而是登上B站。
2021年初,在老乡的支持下,他决定“试一试”。几期用政治经济学解读热点的短视频使他在短短一个半月收获了超过10万粉丝——一个研究企业理论出道,进而研究矿难、腐败、僵尸企业和城市问题,后来落脚在应用前沿的契约理论方法,研究中国政治经济学问题的严肃学者,在最具活力的知识社区找到了回响。
真正的爆点在2023年初悄然到来。春节前后,网络上弥漫着“乡下悲歌”式的乡愁,人们关心基层,却未必理解其规则与内在逻辑。于是,他录制了一期《带你了解真实的基层,县委书记权力到底有多大?》。视频一夜爆红,播放量突破500万。汹涌的流量背后,他看见了一种未被合理疏导的巨大渴求。
曾被问及如何用一句话来概括经济学,聂辉华教授的答案是:“求解约束条件下的最优化问题”。那么,面对基层中国的政治经济学这道无限的命题,在交出《基层中国的运行逻辑》这份答卷后,作者还有什么话想说的呢?
《基层中国的运行逻辑》
以下内容选自
《基层中国的运行逻辑》
后记
身为一个中国人,最大的“福利”之一是有机会撞到很多奇迹,甚至是见证历史。四年前,我绝对不相信自己有一天会成为B站的UP主;两年前,我绝对不相信自己有一天会成为B站粉丝数最多的经济学教授(目前70万人);一年前,我绝对不相信自己介绍基层治理的一门视频课程会成为“爆款”。要知道,我本来是一个严肃的学者,研究的内容是佶屈聱牙的契约理论和曲高和寡的新政治经济学。
故事要从六年前讲起。2019年初,贝尚智库演讲局的负责人何华锋给我发了一封邮件,先说他和我是一个县的老乡,然后说希望我签约成为演讲嘉宾。我当时正担任一家国家高端智库的负责人,因此以身份不合适为由回绝了。进入2020年,世界因为新冠疫情发生了重大改变,其中之一是在线交流成为人类主要的沟通方式。当时所有大学都在上网课,而老师们也被动分成两类:一类是善于上网课的老师,另一类是不太善于上网课的老师。因为少年成名,我很早“出镜”,所以上网课也算得心应手。那年底,何总专程来北京,我们在人民大学西门旁边的江西餐馆吃饭。他说B站影响很大,我善于表达,应该在B站做一些短视频节目,每周只要花半天时间就行。我了解了一下,现在大学生上课如果听不懂,第一反应可能不是去查教科书或者问老师,而是直接上B站找视频。不夸张地说,B站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大学。我开始动心了,决定试一试。2021年初,我和贝尚合作,在B站上传了几期短视频,主要内容是用政治经济学方法来分析热门经济现象。没想到这些视频观看者众多,不到一个半月我的B站账号(“聂辉华教授”)粉丝数量就突破了10万。
![]()
目前拥有73.1万粉丝的聂辉华教授
转折点发生在2023年初。通常每年春节前后,互联网上就会出现大量诸如“乡下人的悲歌”这样的文章。很多人关心基层、关注乡村、关爱老家,但他们其实未必理解基层治理。于是,我在B站上发布了一期短视频《带你了解真实的基层,县委书记权力到底有多大?》。没想到,这期短视频成为“爆款”,一天之内播放次数就超过了100万次,之后达到了500万次。既然有这么多人对基层治理感兴趣,我们之后就陆续制作了几期关于乡镇、县局和“官场”的短视频,并在B站的支持下,于2023年10月份上线了一门专门介绍基层权力运行和治理机制的视频课程——《基层中国的运行逻辑》。这门20讲的视频课程同样备受欢迎,长期在通识科普榜排名前列,并且一度在所有课程中位列第一名。
![]()
聂老师一炮而红的视频代表作
然而,很多网友或观众看了视频课程之后表示还不过瘾,他们热切希望我在此基础上写一本书。与此同时,多家出版社也追着我们要这本书的版权,最终花落世纪文景。与视频节目相比,书的内容更有条理、更有深度,并且更加丰满。例如,本书第一章有很大的篇幅是全新的内容,它提供了一个关于国家治理根本逻辑的分析框架,并且贯穿全书始终。除了提供统一的分析框架,我根据从国家治理到基层治理的总体思路重新编排了章节。在内容方面,我不仅增加了一些严谨的学术文献,而且补充了很多生动的调研细节,此外还新增了“数字时代的基层治理”等三节内容。总之,著作跟视频相比,提供了充分的价值增加。我希望,即便看过视频课程的读者,购买此书也会觉得物有所值,甚至是物超所值。
《基层中国的运行逻辑》
本书的出版得益于很多人的支持、关心和帮助。除了许许多多热心网友的鼓励,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以下人士:贝尚视频的负责人何华锋及其团队成员刘逸、万雨;B站课堂的杨圆圆、王梦熊;荷川文化的朱墨;世纪文景的总编辑姚映然、副总编辑贾忠贤和责任编辑曹迪辉。奠定本书分析框架的第一章,得益于和中国人民大学苗彬教授、朱萸副教授、陈雨新助理教授,北京大学沈吉副教授,南京大学桂林副教授和吴思先生等人的多次讨论。此外,中国人民大学的贺千禧和沈浩翔协助我收集了不少资料。最后,我要感谢家人长期以来对我事业的大力支持。本书也是献给我两个孩子渠渠和文文的礼物,希望两位宝贝在成长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国情。改善营商环境是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因此本书也属于我主持的北京高等学校卓越青年科学家计划项目“北京市建设全球营商环境标杆城市的机制体制创新以及扩散效应研究”(编号JWZQ20240202001)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2013年夏季,我成为中国人民大学当时最年轻的正教授之一,距今已经超过十年。在这十来年里,我没有一天不如履薄冰,生怕自己拿不出像样的作品,因而辜负了很多师友的厚望。说实话,我对自己的作品总是不太满意,总希望更上层楼。午夜梦回,月满西楼,何处消愁?彼时彼刻,唯有谨记哲人的教诲: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聂辉华
2024年12月9日
中国人民大学
目录
前言:透过基层,理解中国
第一部分 上下同治
第一章“条块结合”中国国家治理的根本特征
第一节 当代中国的治理架构
第二节 地区边界是如何形成的?
第三节 古代为什么皇权不下县?
第四节 中国国家治理的根本逻辑
第二章等级制是行政资源分配的主要方式
第一节 中国城市的等级体系
第二节 中国官员的行政等级
第三节 中国官员的晋升规律
第四节 重大政策是如何出台的?
第二部分 权力运行
第三章基层首长的权力清单
第一节 县委书记究竟有多大权力?
第二节 哪些单位有两个“一把手”?
第三节 哪些部门可以设立常务副职?
第四节 哪些职务的“含权量”更高?
第四章国家治理的毛细血管
第一节 别不拿街道办当干部
第二节 城市基层岗位很清闲吗?
第三节 乡镇年轻公务员的出路
第四节 “村官”不是“官”
第三部分 基层治理
第五章地方主官的挑战
第一节 县委书记的“三座大山”
第二节 乡镇党委书记的挑战
第六章基层公务员的激励
第一节 乡镇公务员的曲折升迁之路
第二节 干部考核指标越多越好吗?
第三节 数字时代的基层治理
第七章基层治理的困境
第一节 基层招商引资的秘诀
第二节 土地财政还能持续吗?
第三节 天量地方债出路何在?
第四节 电商能救活小县城吗?
第八章区域协同发展之路
第一节 大国大城还是均衡发展?
第二节 投资不过山海关?
参考文献
后记
基层中国的运行逻辑
聂辉华 著
⚪ 读懂基层,才能读懂真实的中国
⚪ 由制度背景、权力运行、基层治理入手,构建读懂中国政治经济运转的认知框架
⚪ 理论框架+实证分析+实地调研,百万网友的“宝藏老师”聂辉华教授20余年教研精华之作
⚪ “社会大学”的教科书,也是职业生涯的参考书
⚪ 刘守英、何刚、冯军旗推荐阅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