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桩大单分量不轻——220万吨的进口量,占到印度年液化石油气进口总量的近10%。
要知道,印度每年要消耗2000万至2100万吨进口液化石油气,这笔交易相当于直接将十分之一的进口份额交给了美国。
时机的选择耐人寻味。此时正值特朗普政府对印度发起“双重施压”。
一边痛批408.2亿美元的2025财年贸易顺差是“完全一边倒的灾难”,一边威胁制裁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还对印度商品加征50%的对等关税,其中俄罗斯石油进口附加25%惩罚性关税。
关税大棒已显现威力。自加征关税以来,印度对美出口连续两个月下滑,10月份出货量同比暴跌8.5%,仅63亿美元。
而美国仍是印度最大出口市场,本财年前七个月出口额高达520亿美元,贸易战的痛感实实在在。
但印度的回应堪称“精准踩线”。签下LPG大单的同时,10月印度依旧稳坐俄罗斯原油第二大买家宝座,进口量占比仍维持在34%左右。
![]()
这种“给美国让利、对俄罗斯留门”的操作,早有铺垫——此前特朗普声称莫迪承诺“停购俄油”,印度外交部却含糊回应“能源政策以国家利益为核心”,既不承认也不否认。
俄罗斯显然看穿了这层心思。俄罗斯副总理诺瓦克直言不讳:“印度不会放弃俄罗斯能源,毕竟我们的石油有价格优势。”
事实的确如此,俄乌冲突以来,印度靠采购折扣俄油已节省170亿美元,这对控制通胀至关重要。
而LPG大单恰似一剂缓冲剂,既回应了美方削减逆差的诉求,也为能源谈判留足余地——印度首席谈判代表坦言,从美能源采购还有120亿至150亿美元的提升空间。
但印度的平衡术玩得相当微妙。就在官宣美企大单的同时,俄印外长刚举行会晤,普京也即将于12月访问新德里。
印度炼油商透露,虽可能“渐进削减”俄油进口,但绝不会“完全停止”,毕竟突然转向将推高全球油价,引发国内通胀危机。
这场博弈中,印度的算盘打得精明。对美出口的依赖让它不得不接下LPG订单,以缓解关税压力;而俄罗斯石油的价格优势又让它无法彻底倒向美国。
眼下,这桩LPG大单更像一场外交试探。美国能否因此放宽关税?俄罗斯会不会用更大折扣挽留印度?12月普京访印或许会给出答案。
而印度用220万吨液化石油气证明,在大国博弈的夹缝中,“利益优先”才是永恒的外交准则。这场能源与贸易的双重博弈,显然才刚刚开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