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高市叫嚣台海,美军撤走射程上千公里的“战斧”-“堤丰”,用行动划清界限

0
分享至

前言

11月,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刚高调宣称“台海有事就是日本有事”,话音未落,美军当天就从岩国基地悄悄撤走了“堤丰”中导系统,连个告别的仪式都没有。

这场“说走就走”的军事行动,无异于当众给了东京一记响亮的耳光。

日本为何突然被盟友“背刺”?这场赌上国运的豪赌,究竟错在哪里?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一场豪赌,等来美军釜底抽薪

谁能想到,在高市早苗频繁插手中国内政的情况下,日本竟然还有脸对我国发起抗议。

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木原稔在11月17日的记者会上宣称,“已通过外交渠道向中方提出抗议”。

岂料日本这边话音刚落,咱们中国海事局就发布了一则航行警告。

从18日开始,连续八天解放军都要在黄海南部开展实弹射击演练,这无疑是对日本抗议最好的回击。



要知道,“堤丰”中导可不是普通装备,能发射射程达到上千公里的“战斧”导弹,部署在日本,对中俄等周边邻国的安全,构成直接威胁。

中俄早就明确提出反对,批评此举可能会推高地区军备竞赛。


再加上日本当地民众的强烈抗议,直言部署中导系统会“刺激周边国家”,恐令部署地区“成为优先攻击目标”。

原本美军还打算再拖延一阵子,但眼下高市早苗的危险举动,颇有“捆绑”美国卷入台海的意图。

这令特朗普政府不得不警惕起来,“堤丰”中导再不撤走,恐怕会引发更大的麻烦,所以加快了撤离行动。


这场突如其来的撤离,让此前叫嚣“倚美抗中”的日本右翼势力陷入了极大的被动,一下子就被晾在了原地。

日本防卫省通报:驻日美军岩国基地的“堤丰”中导发射装置撤走了。

当地政府虽然第一时间收到了通知,但这场“说走就走”的军事行动,明显不是提前规划好的节奏。

美军到底想干嘛?


高市早苗上任以来,表现得比任何一位日本首相都强硬。

11月7日她在国会公然宣称:“一旦台海爆发武力冲突,日本将进入‘存亡危机事态’,可能启动集体自卫权。”

这话一出,整个亚洲的军事温度计瞬间爆表,这不是日本第一次对台海说三道四,但这是第一次由正牌首相发出“我们要参战”的信号。


她不是在吓唬人,而是在为日本动武寻找法律依据。

这种说法已经不是口头支持,而是赤裸裸地把台海危机等同于日本本土安危,属于严重越线。

中国当然不能忍,外交部连发三道交涉,国防部、国台办也先后发声,措辞之严厉,直接把日本推回了二战末期的记忆。

当年也是这种“安全焦虑”,让日本走上了军国主义的道路。


高市这番话,不只是挑衅中国,更是顶风作案把中日关系往死胡同里带。

问题是说狠话容易,真要动手,就要看你有没有人撑腰。

高市以为后面站的是美国,结果美军干了一件让她傻眼的事,“堤丰”系统撤了。


这套系统原本是美军在9月联合军演时部署到岩国的,按说演习结束就该搬走,但拖到11月都还没动静。

很多日本人都以为美国这是要长期驻扎,结果突然撤走。

还是在日本首相刚刚扯上台海战争的时候撤的,你要说这事和高市的言论没关系,谁信?


这不是巧合,这是美国在划界限,美国不想被日本拖进台海冲突。

说白了,它也不信任高市这种“自己点火、让别人灭火”的做派。

美军这次撤退,不是战术调整,而是战略表态。

美国人用行动告诉日本:你要挑事,可以,但别指望我陪你打。


美国选择“退一步”,很多人会问,美国不是一直在靠拢“印太战略”,怎么这回退了?

是不是怕中国?不,是它不想替别人擦屁股。

我们得看清楚美国现在的总统又回到了特朗普,他的外交方向非常明确:

聚焦国内经济、搞关税、管住边界、处理俄乌和加沙问题,东亚不是他的优先事项。


他在多个采访中都对“协防台湾”保持回避态度,还反复强调“我们和中国有良好关系”。

这不是口头客气,这是在给自己留后路。

更关键的是这次日本的挑衅不是“被动应对”,而是主动找事。

美国最怕这种“尾巴摇狗”的场景:小弟惹事,大哥收场,这不是同盟合作,而是战略绑架。

美军撤走“堤丰”,就是在告诉高市,你要玩火,自己玩去,我不陪。


华盛顿的算盘,不是退缩是止损

美军撤离“堤丰”的时机,恰好与日本政客高市早苗的涉台言论引发的风波形成鲜明呼应。

高市早苗在近期公开表态中提及“武力涉台”,并特意设定了一个前提:若美军下场介入台海事务且遭到中方反击,将触发日本的“集体自卫权”。

这一言论看似是在强化美日同盟,实则暗藏“拖美国下水”的小心思。


美国政府从未明确承诺会“武力保台”,高市早苗的表态相当于变相替美国做出承诺,试图以同盟名义绑架美国的战略决策。

这种“尾巴摇狗”的外交策略,源于日本对美国战略收缩的深层担忧。


近年来,随着亚太地区实力格局的变化,国际社会始终存在关于“美国是否会逐步撤出第一岛链”的讨论。

对日本而言,若失去美军的直接军事支撑,其在东亚地区将面临更大的防卫压力。

尤其是日本右翼势力,长期希望通过强化对中国的强硬姿态,让美国意识到日本在遏制中国中的“不可替代性”,从而将美军更牢固地绑定在亚太地区,为日本的地缘政治诉求背书。

高市早苗的言论并非孤立事件,而是日本右翼势力近期密集发声的一个缩影。


此前,日本防卫省年度预算连续多年增长,2025年防卫相关费用占GDP比例已接近2%,创战后新高。

在军事合作方面,日本与美国频繁开展联合军演,试图通过“秀肌肉”的方式彰显同盟稳固。

但这些动作始终未能完全打消日本对“被美国抛弃”的顾虑,高市早苗的激进言论,正是这种焦虑情绪的集中爆发。


美军选择在中日摩擦升级时撤走“堤丰”,绝非临时起意,而是基于自身全球战略优先级的理性判断。

当前的美国正面临内外多重压力,根本无力在东亚地区陷入与中国的直接冲突。

国内层面,美国两党博弈日趋激烈,民主党在近期三场重要选举中接连获胜,对共和党形成压制,特朗普领导的内阁团队需要将更多精力投入国内政治博弈。


特朗普本人更是深陷多重困境,不仅面临与爱泼斯坦相关的指控。

其推行的关税政策还正在接受美国最高法院审理。

有法律专家分析,若最高法院最终判决该关税政策无效,美国政府可能需要退还高达1万亿美元的相关收入。

这一潜在风险让特朗普政府焦头烂额,在这样的国内政治环境下,美国根本没有意愿为日本的激进言论“站台”,国际层面,美国的战略注意力被多个热点问题分散。


加沙地带的停火协议谈判仍在艰难推进,美国需要协调各方立场。

俄乌冲突进入僵持阶段,对乌克兰的援助政策引发国内争议,针对委内瑞拉的军事打击提议,也让美国在拉美地区面临外交压力。

相比这些涉及美国核心利益的议题,中日之间因政客言论引发的摩擦,显然不在美国的优先处理清单上。


更关键的是,高市早苗的涉台言论触及了二战后国际秩序的底线,让美国陷入“道义困境”。

中美同为二战胜利国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而高市早苗的言论本质上是在试图颠覆二战后形成的地缘政治格局,推翻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果实。


作为二战胜利国,美国若公开支持日本的这一立场,将违背自身历史定位,也会引发国际社会的广泛质疑。

因此,以撤军的方式与日本的激进言论保持距离,成为美国最稳妥的选择,值得注意的是,美国驻日大使格拉斯同期虽表态“美日同盟致力于维护台海和平稳定”。


但这种口头声援与撤走“堤丰”的实际行动形成鲜明反差,在国际政治中,军事部署的调整远比外交辞令更能反映真实战略意图。

格拉斯的表态更像是对日本的“安抚性回应”,并未改变美国不愿介入的核心立场。

美军这次撤离,不是战术调整,而是战略表态,美国人用行动告诉日本:你要挑事,可以,但别指望我陪你打。


棋子的宿命,可抛弃性是铁律

撤走“堤丰”之后,日本国内的反应也很微妙。

民间是松了口气,地方政府和市民团体早就对导弹系统不满,担心一旦有事,日本本土会成为“靶场”。

可右派政客却炸了锅,特别是高市身边的人,开始质疑美日同盟的稳定性。


甚至有人在社交媒体上说“我们被出卖了”,这就暴露了一个根本问题。

日本真以为自己是美国的“战略核心”?

错了,它只是美国用来制衡中国的一颗棋子,还是可以随时换掉的那种。


日本现在的战略困局是经济上离不开中国,安全上离不开美国。

但它的右翼政客却总想两头挑事,以为自己能左右局势,现实是一旦出事,美国未必会为日本出兵,中国一定会反制。

日本最终成了两边都不讨好的孤家寡人。


更讽刺的是日本还在推进“防卫费占GDP2%”的计划,准备部署远程打击能力。

这些动向,不是在增强安全,是在制造风险,日美同盟表面看上去稳固,其实内部早已分歧重重。

美国驻日大使嘴上支持日本,背后却撤走导弹,这种“口头支持+行动后撤”的模式,日本应该早就习惯了。


俄罗斯也不是吃素的,早就对“堤丰”系统表示过关切。

东南亚国家更是警惕美日抱团搞事,担心引发新一轮军备竞赛,这时候日本还在高调渲染“台海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简直是把整个东亚地区往火坑里推。

问题的关键在于台海问题本质上是中国的内政,任何外部势力插手,都是非法干预。


日本想把它变成自己的“安全议题”,只会破坏地区稳定,也注定要失败。

更何况,美国内部也分歧严重,国会、五角大楼、白宫三套班子各有打算,特朗普更是一个现实主义者,不会因为日本的一通嘴炮就把美中关系推入对抗深渊。

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核心目的是维护自身霸权,而非为日本的利益“保驾护航”。


当日本的激进行为可能将美国拖入与中国的直接冲突时,美国必然会选择“割席”。

让日本独自承担后果,“堤丰”系统的撤离,正是这种共识在军事部署上的具体体现。

日本共同社的民调显示,撤军消息公布后,日本民众对“美日同盟可靠性”的信任度下降12个百分点。


有62%的受访者认为“日本不应追随美国的亚太战略,应保持外交独立”。

这一数据反映出日本国内对美日同盟的幻想正在破灭,也给日本政府的外交政策带来压力,当前,日本正面临关键的外交抉择。


一条路是继续追随右翼势力的激进路线,不断强化军事力量,试图以自身实力与中国抗衡。

但这一路线违背了日本和平宪法的精神,也会引发周边国家的警惕,最终可能让日本沦为亚太地区的“地缘政治孤岛”。


近年来,韩国、东南亚国家对日本军事扩张的担忧持续升温。

若日本继续激进路线,将进一步孤立自身。

另一条路是回归理性,正视二战历史,践行和平宪法精神,以对话协商的方式处理与邻国的分歧。


作为东亚地区的重要国家,日本若能摒弃冷战思维,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和安全对话,将更有利于自身的长远发展。

事实上,日本与中国在经贸、环保等领域存在广泛共同利益,理性处理双边关系,符合日本的核心利益。


“堤丰”系统的撤离,为日本的外交政策敲响了警钟。

在亚太地区实力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试图依靠外部力量实现地缘政治诉求的做法早已过时。

唯有认清自身定位,尊重历史事实,以和平方式处理国际争端,才能让日本在亚太地区找到真正的立足之地。



结语

“堤丰”的撤离,撕下了美日同盟最后的温情面纱,露出了国家利益至上的冰冷内核。

这预示着一个盟友“风险自担”时代的到来,所有幻想都将被现实的巨轮无情碾碎。

当棋手开始精简棋盘,那些自以为重要的棋子,是否该思考自己的下一步了?

#2025百度军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流年拾光 incentive-icons
流年拾光
从时光中精选最美的片段,编织成册,献给珍惜回忆的你
5373文章数 94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